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0:56 2025年1月28日 星期二

时事大家谈:自由的代价:刘晓波留下什么样的精神遗产?


时事大家谈:自由的代价:刘晓波留下什么样的精神遗产?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42:59 0:00

时事大家谈:自由的代价:刘晓波留下什么样的精神遗产

首位华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7月13日在中国沈阳医院中病逝,终年61岁。这位曾经为改革中国、推动民主、平反六四发出巨大呼声的中国异见人士,尽管再也无法发声,他为自由民主付出的代价,他的改革思想理念将继续冲击整个中国。如何解读刘晓波留下的精神遗产?刘晓波的遭遇凸显了哪些政治层面的问题?

时事大家谈:自由的代价:刘晓波将留下什么样的精神遗产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42:59 0:00

中国著名文学家、《河殇》撰稿人苏晓康表示,中共是在病房里对刘晓波执行死刑,并直播给全世界看。苏晓康认为这就是中国人三十年不谈政治,西方和国际社会三十年对中共政权绥靖主义的结果。国际社会还能不能允许这样一个肆无忌惮的政权继续存在下去,这是中国人和国际社会都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苏晓康认为刘晓波是从文化激进走向政治温和的,“他是一个在文明衰败的社会中出现的才子型学者。他曾经强烈质疑中国的政治制度,而他从才子向圣徒的转型是很奇怪的。他对于中国的贡献主要在于寻求一个解决中国暴力循环的和平道路。这正是他从六四这一教训中得出的反省”。苏晓康认为刘晓波得到诺贝尔和平奖,是他代表那些死在广场上的人(包括学生和市民)向国际社会,也向中共说:政治不是杀人,政治要讲道理。这就是刘晓波的最大遗产。

网络杂志《纵览中国》总编,也是《自由荆冠:刘晓波与诺贝尔和平奖》一书编辑陈奎德认为,刘晓波一生角色重大变化的关节点是1989年天安门事件。经过这次事件刘晓波开始深入地反省自己,所以他成为当代中国精神思想上的,文化上的一面旗帜,成为中国的良心。他将自己的一颗心掏出来照亮在黑暗中、在集权暴政中的中国人前进的道路。“刘晓波在监狱中度过的这些年是在代中国受难,代中国知识界赎罪。他认为中国知识界这些年来虽然做出一些努力,但是非常不够,有些方面很令人失望。他认为自己需要承担这一部分义务,虽然他自己过去一系列行动与后来有巨大反差。他一步步走上精神巨人的道路,起初他以文学批评家出现中国舞台上,但是他一步步走下来成为了一个中国的政治转型的标杆式人物。”

陈奎德表示,作为刘晓波的私人朋友,我内心很沉重,我宁愿他作为一个普通人仍然生活在阳光中。但是刘晓波还是会对中国的未来产生巨大的精神影响。他为中国输入了某种宗教感。刘晓波生命产生巨大升华的事件是8964事件,他成为中国的良心。在监狱里的十年,他是在代替中国和中国的知识界受罪。我们可以看到他如果从文学评论学者一步一步如何走向成圣、精神巨人的道路。

陈奎德表示,刘晓波目前是求仁得仁。这个结果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悲剧,但是他完成了他作为一个殉难者一个圣徒的道路,他进入了中国和世界历史,包括他和刘霞的爱情。至于会不会出现第二个刘晓波,在中国目前的状态下,暴政一定会刺激各种仁人志士起来。这很像古罗马后期,基督教像野火一样蔓延。虽然中共采取了许多暴力行动,制造了殉难者,但是会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刘晓波会成为人类的精神象征。人类基本的天性——追求公平追求正义等等,一代一代的人一定会继承的。

苏晓康认为,刘晓波是政治英雄,也同样是精神英雄。他认为刘晓波是一种精神,精神的东西是不可能被消灭的,这也正是中共清楚并惧怕的。刘晓波所倡导的无敌论是不可能被打败的,因为在刘晓波的角度,他从未批判过有敌论。刘晓波的想法是,不希望中共再实行暴政,他自己不将中共当作敌人,也不希望中共把人民、把自己当作敌人。这种思想是不可能被战胜的。

苏晓康还表示,中共政权的暴力机器,极权程度前所未有的扩大。如果拥有独立律师、独立媒体、独立公司、独立社团的公民社会不存在,那么人民就不再是人民,而是一个个单独的人。一个单独的人去与武装的政权去对立,当然是会害怕的。人民的害怕不应当被责备,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要改变,刘晓波三十年来做出许多建立公民社会的努力。建立公民社会对于当代中国将会是极漫长的过程,不能急。

更多精彩内容,请收看2017年7月13日的《时事大家谈》完整版视频

时事大家谈是一个自由论坛。嘉宾和观众听众发表的都是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美国之音。

《时事大家谈》YouTube播放列表:http://bit.ly/VOAIO-youtube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