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六月四日发生的“天安门事件”已经过去27年了,“89六四”在中国依然是敏感词。对于在相关信息被全面封锁之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年轻一代来说,“六四”到底意味着什么?美国之音这几天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采访了多位年轻人,试图在对话中了解他们的看法。
六四纪念日降至,流亡台湾的前中国学生运动领导人吾尔开希,再次抨击中国大陆当局使其骨肉分离。与此同时,台湾朝野政党立委,也对中国大陆民主化运动共同发声。流亡台湾的前六四学生运动领导人吾尔开希......
27年前的六四事件彻底改变了一些人的人生。 27年后,当六四参与者回顾那段历史,又有着怎样的感慨和思考呢?我们连线六四学生领袖之一熊焱,一起来听听他的心声。
明天是六四27周年纪念日。在美国,六四事件的参与者和公民团体自发地举办了一系列的六四纪念活动。我们连线活动参与者,八九民运学生领袖吕京花女士来谈谈她的感受。
台湾立法院跨党派立委星期五举行纪念六四27周年追思会,出席会议的15名立委联署临时议案,要求中共结束恐怖,停止灾难。前天安门学运领袖吾尔开希和人权组织代表等参加了追思会。
六四纪念日降至,流亡台湾的前中国学生运动领导人吾尔开希,再次抨击中国大陆当局使其骨肉分离。与此同时,台湾朝野政党立委,也对中国大陆民主化运动共同发声。
美国国会一个跨党派的委员会在中国“六四”事件27周年之际,致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敦促他解除针对“六四”事件的相关禁令,允许民众公开讨论“天安门”事件,并结束针对“六四”运动前学生领袖的以及那些调查“六四”真相的人员的报复行动。
又到了一年一度令人悲伤的六四纪念日。每年这个时候,最难让人释怀的是当年六四屠城之后那位穿白色衬衣、提着两个塑料购物袋只身阻挡中共军队20多辆坦克列队的青年男子。虽然他作为坦克人已经举世闻名,成为勇气和和平抗争的全球标志,但至今为止,他叫什么名字,他的身份,他的死活,我们均不得而知。
在纪念六四镇压事件27周年前夕,国际人权组织--人权观察发表声明,要求中国政府承认六四真相,为相关的镇压活动负起责任。
在六四事件27周年前夕,流亡美国的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严家其先生对美国之音表示,中国至今仍然延续着宫廷政治。如果中国的政治体制不改革,很多错误将会重演。
流亡美国的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严家其在六四27周年前夕,接受了美国之音记者东方的专访,谈到天安门事件民运、屠杀与宫廷政治这三个组成部分,并呼吁中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采取美国的文官制度......
27年前的6月4号,北京街头的坦克和枪声成为了几代中国人无法磨灭的记忆。超过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这个记忆仍然被北京当局所压制,民间最简单的纪念活动都被封杀。面对六四,我们如何在强迫遗忘和主动记忆之间进行选择?为什么这种选择对我们又如此重要?
再过两天就是中国“六四”事件27周年纪念日,许多人对于六四事件印象最深刻的一幅画面就是那位曾经在长安街只身阻挡坦克的北京青年王维林。27年过去了,王维林的经历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今年是六四事件27周年,美国各地都举行了多项纪念活动,其中包括由洛杉矶中国民主平台等多个民运团体发起的《中共国家恐怖主义暴行展》,该展览以宣扬民主、争取自由、保障人权为主题,在5月14日从西岸的洛杉矶出发,使用28天的时间途经美国各大城市展开宣传活动。
1989年六四天安门屠杀27周年纪念日前夕,当年的学运领袖吾尔开希在台北一家咖啡馆接受了美国之音记者齐勇明的专访。吾尔开希说中国政府不让民众提及六四,是因为他们害怕真相。
“天安门母亲”群体授权人权组织“中国人权”发表文章纪念六四27周年。文章说:“‘六四’惨案已经过去27年,对于我们难属来说可谓是白色恐怖的27年、令人窒息的27年。”
六四天安门事件27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北京市公安局对一些反对向学生和市民开枪和敦促重新评价那段历史的知名人士提前采取了消音封口行动。据悉,72岁的资深记者高瑜星期三被当局人员带到青岛,84岁的鲍彤日前被带往昆明。
香港几十位前学运参与者,因不满目前学界否定27年来要求平反六四的支联会,以及切割悼念六四的立场,星期二在网上发起“悼念,就是抗争”的联署,强调坚持悼念和要求平反六四,是因为与强权的斗争,也是记忆与遗忘的抗争,“因为独裁者深知,若要消灭抵抗,就要先消灭记忆”。
在八九民运六四事件27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中国各地开始展开“六四维稳”,严厉防止和打压以任何方式参与纪念六四的人士。
二十多年来坚持纪念八九民运六四事件的香港支联会,星期天下午举行年度爱国民主大游行,悼念六四27周年。面对近期来自大专学界一些学生会代表对支持"建设民主中国"和悼念六四的批评,数以百计的市民参与今天的游行......
二十多年来坚持纪念八九民运六四事件的香港支联会,星期天下午举行年度爱国民主大游行,悼念六四27周年。面对近期来自大专学界一些学生会代表对支持"建设民主中国"和悼念六四的批评,数以百计的市民参与今天的游行,从湾仔一路游行到位于西环的中共政府驻港机构中联办,表达平反六四和争取民主的诉求。
每年一直在香港学校巡回表演有关八九民运六四事件的剧团“六四舞台”今年的票房大幅减少。剧团表示,香港人的专注点有所转移,更关注本土议题,对六四事件等历史问题则不如以往。请看美国之音记者谭嘉琪从香港发来的报道。
过去27年一直举办纪念六四民主游行和维园烛光晚会的香港支联会星期一宣布,今年六四集会的主题是要求中国当局“停止滥捕”维权和异见人士。支联会对早前退出支联会的学联首次缺席六四集会表示遗憾和伤感。
两次组织民间公祭前领导人胡耀邦、赵紫阳以及六四死难者活动而被关押近两年的前广州六四学生领袖于世文案件的审理星期二再次被延期三个月。这是负责于世文“寻衅滋事”案的郑州市管城区法院第四次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延期。
国前外交部长钱其琛2003年退休后写了一本回忆录,名为《外交十记》,在国家媒体、党宣的力荐下成为畅销书。其中一章叙述 “六四屠杀”后的外交。“天安门事件”还是“六四屠杀”都是不能说出口的词,于是钱其琛称之为“上世界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那段时间。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