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士王妃凯特周五(3月22日)说,她患有癌症,正在接受化疗。
根据伦敦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RUSI)安全智库的一份报告,俄罗斯正在加强与中国在5G和卫星技术方面的合作,而与中国在网络技术上的合作可能使俄罗斯获得其觊觎已久的军事突破,进而对莫斯科侵略乌克兰的行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澳大利亚和英国政府星期五(3月22日)严厉批评中国在香港和南中国海采取的行动以及北京对莫斯科的支持。
有英国国会议员引述英国外交部内部文件指,去年11月英国政府已决定“无限期暂停”考虑制裁中国官员,起初英国官员不愿正面评论,一日之后另一名官员指,英国政府从来没有 排除制裁任何人或个体。不过,有英国政界人士对美国之音指,看过相关文件,质疑英国政府有所隐瞒。
中国与俄罗斯“上不封顶”的合作似乎还是出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因为一些中国的银行已经开始拒绝接受来自俄罗斯的贸易结算款项,包括以人民币付款。
3月19(星期二)至21日,布鲁塞尔的欧洲议会门口树起了纪念中国“八九六四”大屠杀受害者的“国殇之柱”。这是名为“被禁止的艺术”展览的一部分,是香港和欧洲艺术家为抗议香港新国安法的通过和香港当对艺术政治的审查而发起的。
美国军方和国防官员越来越担心,随着中国和俄罗斯建立越来越牢固的关系,他们可能会试图挑战西方的团结,并最终改变世界舞台上的力量平衡。
美国财政部周三(3月20日)对两名个人及其总部在俄罗斯的公司实施制裁,美国指控他们支持克里姆林宫指挥的虚假信息行动,涉及假冒合法的新闻网站。
据外交消息人士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今年5月在巴黎与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进行会晤,届时贸易将成为重要议程。这次访问将是习近平5年来首次访问欧洲,而此时正值中欧紧张局势加剧之际。
中国欧盟商会星期三(3月20日)公布的一份报告称,在中国的欧洲企业面临“难以预测”的营商状况,迫使它们分配更多资源用于风险管理,而不是拓展市场。
在香港立法会3月19日以89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通过了名为《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法案(即“23条”草案)的同时,远在布鲁塞尔的欧洲议会对中国侵犯人权、新闻审查和对欧盟渗透进行了辩论。在辩论中,议员们对香港通过新的国家安全法案提出抗议,多名议员还呼吁重新评估对华关系。
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表示,尽管美国国会尚未批准为乌克兰提供新的资金,但美国仍决心向乌克兰提供抵抗俄罗斯侵略所需的资源。
国际奥委会星期二禁止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参加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传统游行。
香港立法会周二(3月19日)一致通过《基本法》第23条国家安全立法,涵盖了叛国、破坏、煽动叛乱、窃取国家机密和间谍活动等罪行。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和国际机构表达了此法案可能进一步限制香港自由的担忧。
刚在一场没有真正对手的总统大选中”胜选连任”的俄罗斯总统弗拉迪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将于今年5月再次访华,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双边峰会。
俄罗斯总统大选落幕,现任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赢得五连任,将执政到2030年。普京3月18日发表胜选谈话时强调,俄中关系牢固且互补,也获得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贺电回应。虽然外界多视这场大选为“假选举”,但不少中国网民透过微博讨论选情,并语带讽刺地说:“至少俄罗斯人还能投票选总统,自己连选票长啥模样,都没见过。”
俄罗斯总统弗拉迪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以87.28%的得票率5度当选总统,准备开始新的第五个六年任期。星期一(3月18日)俄罗斯的盟友包括中国和印度,皆祝贺普京连任,西方国家则一致谴责俄罗斯的选举既不公平也不民主,是在没有异己的情况下赢得所谓压倒性胜利。
台湾副总统当选人萧美琴(Hsiao Bi-khim)结束对华盛顿的低调访问后,星期二(3月19日)出现在欧洲,参加捷克一家智库举办的一场有关台湾与捷克关系的研讨会。台湾媒体报道说,萧美琴欧洲之行的行程对台湾媒体保密。
美国和日本周一(3月18日)提出一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强调各国应遵守禁止在太空部署核武器的条约,这一举动似乎是针对俄罗斯的。
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周一(3月18日)访问格鲁吉亚并会晤该国领导人,讨论了加强格鲁吉亚与北约联盟的合作以及格鲁吉亚最终加入北约的路径。
俄罗斯总统弗拉迪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在一场没有真正对手的总统大选中毫无悬念地取得大胜之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一(3月18日)致电普京,祝贺他当选连任,承诺与俄方保持密切沟通,推动中俄关系持续深入发展。
俄罗斯总统弗拉迪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星期一(3月18日)警告西方说,若俄罗斯和北约之间发生直接冲突,那代表着世界距离第三次世界大战只有一步之遥。普京同时表示,没有人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发生。
俄罗斯宣布普京总统在星期天的总统选举首轮计票中得票88%,这位独裁者无情镇压异议,在本次选举中没有真正的替代人选。
2024年斯洛伐克总统选举在即,民调结果领先的两位候选人所主张的外交政策迥异。观察人士认为,如果前总理、现任国会议长彼得·佩莱格里尼当选总统,可能会将斯洛伐克引向较为亲中的路线。
俄罗斯大选历时三天的投票星期天(3月17日)进入最后一天,现任总统弗拉迪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在消除异己打压异议之后,即使没有开票就已经稳获压倒性“胜利”。但是被禁止参选的反对派仍在呼吁民众在投票日最后一天的中午前往投票所表达象征性的示威抗议。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