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黎巴嫩的一个沿海小镇,有一户人家传承着一门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手艺。吹制玻璃的工艺可以追溯至生活在这个地区的腓尼基人,卡里夫一家说,他们是黎巴嫩这门手艺的唯一传承者。
它比莎士比亚的浪漫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早问世了一千年,但现在这一有关爱情、背叛和权力的古老故事讲首次被搬上歌剧舞台。在《安塔尔与阿布拉》(Antar and Abl)于黎巴嫩举行首演之际,美国之音记者采访了这部剧的几位演职人员,他们表示希望向世界展示出丰富多彩的阿拉伯文化。
一组年轻的创业家把他们的穆斯林信仰和对足球的酷爱结合在一起,树立起贝鲁特最新的地标。这座巨大的穹顶结构让人们聚集在一处,一道观看世界上最大的足球盛会之一,同时拥抱斋月的社区精神。不过,人们张开臂膀欢迎的不仅仅是跟他们一起封斋的教内同道。
欧洲关闭边界使5万多难民困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成为那些无处可去的难民的主要滞留点。如今,旅游旺季快要到来,希腊政府急于推动萎靡不振的经济,因此希望把难民送到其它地方,而并不是人人对此都感到高兴。
黎巴嫩曾经是中东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可是现在,一度繁荣的铁路系统瘫痪了,一度繁忙的火车站成了酒吧,即将被拆除。一些活动人士呼吁修复黎巴嫩的铁路,以减轻交通堵塞,甚至帮助修复内战造成的分裂。
这个周末是情人节,不过黎巴嫩的空气中并不止弥漫着爱。半年多以前开始的垃圾危机至今悬而未决,垃圾无人收走,街头充满腐臭。“我是小丑”剧团走上街头,用他们的特殊演技展开社会活动。
在饱受暴力和轰炸的黎巴嫩第二大城市的黎波里,当地的一个嘻哈乐队决定不再只追求说唱音乐。这个名为“同一个声音” (The One Voice Team)的乐队正在为数十年来冲突不断的社区添加一抹色彩。他们为阶梯和建筑涂上亮丽的色彩和图画,希望为居住在那里的居民重塑自豪感。
随着叙利亚战争进入第五年,大约430万叙利亚人被赶出祖国,新一代人在境外的成长过程中对故乡只有支离破碎的印象甚至毫无记忆了。据估计,黎巴嫩居住着80万和家人一道逃离战火的叙利亚儿童。随着记忆的渐渐消逝,一些有心人利用古代的历史来重新建立破裂的民族纽带。
“跑酷”,是一项在法国诞生的新潮运动,它包括跨越,跳跃等动作。这项运动正在伊拉克北部城市基尔库克找到它的新粉丝。而这座城市正受到所谓伊斯兰国的威胁。尽管紧张局势和军事检查站遍布整个城市,仍挡不住一派欣欣向荣的“跑酷”景象。参加“跑酷”的人中甚至包括因极端分子而流离失所的青少年。
在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地区首府埃尔比勒,有一间教堂为那些逃离伊斯兰国浩劫的基督教难民提供了避难所。如今,一个综合的营地成立了,难民们甚至能得到学校教育和音乐课程。在中东地区基督徒的减少令人担忧之际,美国之音记者采访了这个营地。
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的埃尔比勒城堡在关闭数月之后,重新面向公众开放。这座城堡拥有八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年代最久的有人居住的空间之一。关闭期间,相关人员对城堡进行了大量的修葺及维护。不过,由于政府将资金用于打击“伊斯兰国”(IS),城堡的维护成果难以保证。
黎巴嫩安全部队自从去年夏天开始以来一直在阿尔萨勒附近同伊斯兰激进分子进行激烈但时断时续的战斗。美国之音记者采访了被圣战分子绑架的军人的家属,这些家人在贝鲁特市中心搭起帐篷,逼促政府争取让亲人获释。
在宗教多元的黎巴嫩,许多居民认为对于艺术文化的审查是维护和平与道德的必须方式。然而,艺术家和活动家们将会到法院为言论自由而战斗。
中东十年来最猛烈的冬季风暴之一迫使几十万难民苦苦寻找取暖的燃料。这些难民有的在贝鲁特街头的临时帐篷里栖身,有的流落在黎巴嫩山地的安置营内,有的生活在黎巴嫩北方农村地区的简陋住宅内。
受叙利亚战火影响,黎巴嫩第二大城市的黎波里两个长期不合的社区冲突加剧,可是在冲突前沿的一条街道上,来自两个对立社区的妇女为了生计,共同经营着一个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