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躺平”在中国新闻中异军突起,盛极一时。据维基百科解释,这个词源于百度贴吧,此后,豆瓣上出现“躺平小组”。这个小组在上星期四被关闭之前,组员数量曾在一个星期之内,从三千增加到九千。
六·四纪念日即将来临,世界各地正在酝酿纪念活动。中国民主党、人道中国、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中国民主阵线等多个组织,将于6月4日当天,在南加州的“自由雕塑公园”举行“中共病毒”大型雕塑落成典礼,以及“共产主义受难者纪念馆”奠基仪式,为六·四纪念活动增添新的篇章,让六·四精神继续传递。
白俄罗斯星期天迫降飞越领空的国际航班并登机抓人的行动引起强烈的国际反应。
好莱坞业内两大主要杂志之一的《好莱坞报道》(The Hollywood Reporter)5月19日刊文首次反思好莱坞制片厂与中国的不对等合作,及其关系由兴奋到失落的演化过程。文章引述分析人士的话说,好莱坞与北京之间的现金流已经停止,审查还在增加,中国这个“中心王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已经成为好莱坞的雷区。观察人士称,好莱坞权威刊物论及这个长期以来的禁忌话题,本身就是规则的改变。
在中共宣布发动文革的“5.16”通知55周年之际,包括红片红书、红歌红舞、红校红服以及红祭红庙等在内的红色主题现象,以及纪念文革的活动四处出现,获得广泛的注意,也引起“文革是否卷土重来”的担忧。
中国国务院人口普查小组和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称中国“人口总量达到14亿1178万”,与 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了7200多万,增幅5.38%,属于“保持低速增长”状态。
北京时间星期二(5月11日)上午,中国国务院人口普查小组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称中国“人口总量达到14亿1178万”。
上星期五(5月7日),习近平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通了电话。之后,中国官媒开始热炒。新华社说,这“再度将‘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奥会’等热词拉进了人们的视野”,并且强调,“特殊的历史节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使得这次通话拥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
5月3日星期一中午,名叫孟宪军的洛杉矶居民带着太太和16岁的儿子,在临时居住的酒店召开了近两小时的Zoom网络发布会,为他所指控的法庭“非法驱逐令”(wrongful eviction)进行公开陈情。
华裔女导演赵婷成为首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亚裔女性,缔造了传奇。与此同时,曾经夸赞她是中国“骄傲”的中国宣传机器却罕见沉默,甚至封杀社交媒体对赵婷和奥斯卡的讨论。有评论称,中国用政治缠斗娱乐,好莱坞很难在中国市场混下去。
星期天(4月25日),美国影艺学院的年度奥斯卡金像奖颁发同一天,中国海外民运设立的“奥斯卡人权奖”,在洛杉矶自由雕塑公园揭幕。本次人权奖的个人奖项被授予在中国为人权抗争的四位女性,团体奖则荣归全体香港人,也就是“香港手足”。
不久前,第一个被捕的709律师王宇获得美国政府颁发的“国际妇女勇气奖”。王宇因为承担律师天经地义的职责而一度身陷囹圄,更使得她的儿子从少年时代开始,便受到监控和暴力的折磨。
今天(4月16日星期五),在洛杉矶阿凯迪亚市,今年一月逃进美国的青年“香港锤佬”,面见了帮助他成功留在美国的诸多人士。尽管目前仍然不能公开自己的真实姓名和照片,他却用大声呼喊“我回来了”,来表达对获得自由的欢呼。
缅甸局势的火爆与日俱增。国际社会呼吁联合国进行军事干预,而缅甸数个武装少数民族团体出面喊话,威胁将支持缅甸抗议者对抗军政府。与此同时,美国缅甸社区指控中共染指缅甸事务、支持政变的军政府、扰乱缅甸的民主进程,等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在缅甸有重大利益,面对政变左右为难。
本星期开篇,美国、英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宣布,针对中国大规模关押新疆维族人的行为和政策,制裁数名新疆官员。并且,所有27个欧盟成员国政府都同意实施制裁。这显示出,在西方国家,价值观高于商业利益。
数百人在洛杉矶华人聚集的圣盖博市举行集会,悼念亚特兰大枪击事件中的不幸丧生者,并呼吁各方提升对仇恨亚裔犯罪的意识。 在圣盖博大剧院(Mission Playhouse )广场上举行的这场集会,是全美“停止仇恨亚裔”(Stop Asian Hate)活动的一部分。
赵胜今年2月底从香港飞到了美国洛杉矶,事业和生命的轨迹都改变了路径。他告诉美国之音,他第一次来到美国就要在这里扎根,这样的人生急转弯,是两年前想都没有想到过的。 赵胜曾经是香港保安局辖下惩教署的高级官员。他在这个一位难求的执法机构服务了近十年,一度得心应手,还当上了高级惩教主任(Principal Officer)。不过,2019年“送中”提案和随后的反送中运动之后,一切都翻了篇。
《投喂中国龙,置身于好莱坞、NBA和美企面临的万亿美元难题》,这本批评好莱坞为市场而逢迎中国政府的警世之作,2020年8月出版后,引发巨大反响。时隔数月,“喂龙人”芬顿和他的这部回忆录(以下简称《投喂中国龙》)近来再度被热炒。美国之音记者因此专访了芬顿,请他分享更多“投喂中国龙”的应景启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