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1月6日是美国的总统大选日。但你可能不知道,选票并不会直接把候选人送进白宫,而要等到12月17日的选举人投票日,才有正式的结果。这就是美国的选举人团制度(Electoral College)。尽管这一制度并不完美,却从本质上体现了美国的联邦制。
在美国这个民主社会,18岁以上的公民,人人都有投票权。然而,200年前的美国可不是这样。黑人、妇女,甚至21岁以下的美国人都是经历了一番斗争,才赢得了这一权利。今天,亚裔等少数族裔在美国大选中地位日益重要,他们的文化独特性让他们格外自豪。
美国人喜欢幽默睿智的领导人。自乔治•华盛顿以来,很多美国总统秉承这一特点,或是自嘲一下自己的外形特点,或是以风趣地回答令人尴尬的问题,留下许多幽默的小故事,令人回味无穷。
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携夫人杰奎琳·肯尼迪访问法国。在一次宴会上,肯尼迪自称:“我是陪杰奎琳·肯尼迪到巴黎来的那个男人,我很享受这次旅程……”
美国总统候选人获得本党的提名后,还要与对手进行几场电视辩论。无情的电视镜头会数十倍放大他们的缺点和优点。举止、表情稍不留神,就会在辩论中大失民心,甚至白宫梦碎。不信,就一起来看一看……
贸易和人权政策向来是美国对华关系中的重点议题。在今年的共和党党代会上,州长云集,其中几位在接受VOA卫视记者采访时,分别就此发表了各自独到的看法。对华贸易是否平等?贸易与人权政策实施中是否有相互矛盾之处?州长们各抒己见……
无论是沉默寡言的柯立芝,还是一丝不苟的杜鲁门,身处高位的美国总统们身边大多有灵动可爱的宠物相伴。这些小家伙不但能快慰压力繁重的白宫主人,还在无形中拉近了总统与选民们的距离,给他们加足了亲切爱家的形象分。
好莱坞的大多数演艺明星是自由派,但这里也不乏一些支持共和党的声音。在刚刚结束的美国共和党党代会上,多位保守派明星登台演讲,为罗姆尼助威。美国之音的记者们在现场对他们进行了专访,深入了解了这群好莱坞“另类们”的政治理念。
在美国当总统不是个能发财的差事。美国历史上颇有几位总统在卸任回家后,过着两袖清风的生活,甚至走到了破产的边缘。尽管200多年来美国总统的工资不断增长,但总统们 “平民化”的活法依然如旧……
无论是正面宣传还是攻击对手,美国的竞选广告必须“正大光明”,亮出广告出品人的身份。谁是竞选广告背后的策划者?高额的广告经费又从何处来?请收看“趣谈总统竞选广告”的最后一集----广告开支。
每到总统大选年,美国的电视上就充斥着各类充满火药味的竞选广告,人们戏称为“空中战争”。30秒钟的视觉冲击力往往能迅速激发选民的感性认识,为候选人带来打击对手,树立正面形象的直接效果。其中,负面广告的杀伤力尤其强大。
在选举年,美国“党派之争”的重头戏便是各个政党的全国党代会。这可不仅仅是确定总统候选人的例行仪式,持续数日的党代会就像一场热闹非凡的大派对,聚集了全美各地的党代表,宣传候选人主张,宣誓党内团结,还要出台各种纲领政策……
在美国这个平民社会,即使贵为总统,也往往会有一两个诙谐有趣的外号,任百姓们挂在嘴边。褒也罢、贬也罢,别人要给你起外号,就算你是国家领袖,也奈何不得!
林登٠约翰逊总统在1964年大选中做了一则电视广告。直到今天,这则广告还被认为是电视竞选广告中最有影响力的经典。当时,亚洲战场上越南战争正在逐步升级,美苏之间的核对抗进入紧张阶段,有一触即发之势。
为了在选民中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美国总统候选人经常会推出各种正面广告为自己加分。打出“理性”和“感情”牌,“说服”选民支持自己,这就是总统选举中“正面广告”的妙用。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