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总统蔡英文星期日下午启程,开始了“同庆之旅”。在中国持续挤压台湾外交空间之际,蔡英文表示仍将坚定拓展外交空间,坚守民主价值。
美中贸易战持续升温。川普政府周二宣布即将征收关税的第二波中国产品或将冲击亚洲的半导体产业,包括台湾的芯片业。面对北京不断的打压,台湾发现自身处于一个新的险境 — 美中贸易争端扩大将对这个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所倚赖的供应链造成广泛深远的影响。政府在面对潜在危机时呼吁戒慎,同时也看到一个推进其“新南向”经济策略的新契机。
台湾总统蔡英文星期一说,2019年度台湾的国防预算将比前一年增加6亿美元,其中超过两成将用于推动国防自主计划。面对中国加大对台军事威胁,蔡英文承诺将增加军费投资,同时以“潜舰国造”推动国防自主计划。
“2019年度国防授权法” 1日在美国联邦参议院经表决通过后,中方对其中与台湾有关内容反应强烈,并批民进党政府“挟洋自重。”台方则称陆方老调重弹,无助两岸良性互动。
美国国会星期二完成了2019年国防授权法草案的协商。其中有关削减中国影响力的条文将拉近美国和台湾的关系。国会的态度也呼应了川普政府在挑战日益自信的中国,重视台湾防卫方面所展现的更积极的意愿。
美国前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星期二访问台湾期间说,他支持传统的美国对台政策,同时也支持 范围广泛的印太战略,而台湾是这个范围广泛的网络中的一员。
台湾针对解放军东海六天实弹演习有何回应? VOA卫视驻台北记者萧洵带您掌握相关的讯息。
就在解放军于东海举行实弹演习之际,台湾军方也举行了从美国购买的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全作战能力”的成军典礼。台湾总统蔡英文亲自主持典礼,并在致辞中称赞,装备阿帕奇直升机的陆军航空第601旅,将是台湾防卫的一道坚强防线。VOA卫视驻台北记者萧洵带您掌握相关的讯息。
这个星期,台湾军方将首批女性战机飞行员推入公众视野。这些年轻女飞行员的毅力和苦练打破了对女性战机飞行员的固有成见。近年来台湾军中性别平权意识的增强,加之技术和政策的更新,吸引更多女性从戎。在空中作战训练中,巾帼也有更多机会展现出不让须眉的自信。
台湾空军女飞行员范宜铃驾驶台湾自主制造的IDF战机起飞。
台湾空军首位IDF女飞行员范宜铃说,台湾军方促进性别平等。
台湾军方星期二(7月17日)举行了AH-64E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全作战能力”成军典礼。总统蔡英文主持典礼,并在致辞中称赞装备该新型攻击直升机的陆军航空第601旅将是台湾防卫阻吓的一道坚强的防线。
一年前,中国异议作家、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去世的时候,台湾总统蔡英文曾在社交媒体上撰文致哀,并向刘晓波致敬,现在针对刘霞获释的消息,台湾主管两岸事务的陆委会也发表了响应, VOA卫视驻台北记者萧洵带您掌握相关的讯息。
美国和中国星期五如期对进口对方的产品加征关税时,双方距离全面贸易战更近了一步。
台湾总统蔡英文本周向任期将满的“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处长梅健华(Kin W. Moy)授勋,表彰他为提升美台关系所做的贡献。
川普总统即将宣布限制中国投资和管控对话技术出口措施的消息星期一引发全球范围股市震荡。市场担心川普加大对华贸易施压力度恐将导致一场全面贸易战。川普对中国投资和对华技术出口的管制原因何在?美中贸易争执接下来可能发生什么?美国之音记者萧洵大家讨论了这个话题。
川普总统星期三敦促共和党议员不要逆转对中国电信公司中兴减轻处罚的决定。国会共和党议员周三晚间在白宫与川普总统会面时,双方似乎朝向妥协迈进了一步,即如何给中兴一条生路,同时消除国会议员对其引发的国家安全方面的担忧。
美中双方已经就关税战拟定了目标和行动日期。随着临近第一批关税实施期限,双方仍没有表现出愿意妥协的迹象,也没有继续谈判的意向。箭在弦上,似乎关税战,甚至更大范围的贸易战已经难以避免。但从另一方面看,川普政府对中兴的态度似乎与关税威胁并不合拍。当国会参议院周一表决通过国防法案时,意味着与该法案捆绑的一个恢复对中兴制裁的增补案也得到大多数参议员的支持。周三,白宫暗示当晚总统将在白宫与共和党国会议员们会晤时讨论如何制裁这家中国主要技术公司。总统何以在决议推动关税的时候,仍然希望国会放弃逆转中兴制裁的努力?美国之音财经记者萧洵现在和我们谈谈中兴和关税的话题。
美国国会参议院星期一投票通过一项法案后,中国电讯器材制造商中兴公司ZTE再度面临绝境。这项法案意在恢复此前对中兴的处罚。参议院通过投票表决强烈否定川普政府就制裁中兴所做的决定。这也是由共和党控制的国会与白宫间罕有的一次对立。
国会参议院星期一下午就下一年度的国防授权法案进行投票表决。该法案的一项增补案将否决川普政府此前对中国第二大电讯设备制造商中兴的决定。该法案通过后,将会与上周在国会众议院通过的类似法案进行合并,最后交由总统川普签署生效。总统减轻对违反制裁禁令的中兴进行处罚的决定在国会引发强烈反弹。这次投票被视为国会议员,包括共和党议员,与总统在中兴命运上的一次对决。美国之音记者萧洵介绍了这方面的情况。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