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将首次在距离本土十分遥远的陌生海域与俄罗斯举行联合演习。有分析认为,两国军演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也凸显双方军事合作的性质在逐渐改变。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去世在俄罗斯社会引起反应。一些评论分析认为,这位中国知名持不同政见人士在走完人生最后旅途之际也没能获得自由,凸显中国当局的丑陋一面,他的去世更使中国遭受很大损失。
蒙古新总统执政为莫斯科扩大在蒙古影响提供了机会。俄罗斯媒体和分析人士认为,蒙古新总统将限制中国影响,但将与俄罗斯更多合作,蒙古大选结果反映了当地社会对中国的恐惧和防备。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再次向外界展示两国将携手对抗美国和西方,俄罗斯还呼吁中国进一步对俄罗斯媒体敞开大门。
在中俄两国元首会晤之际,以及20国集团峰会召开前夕,朝鲜声称首次发射了洲际弹道导弹。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授予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最高勋章,两国媒体的合作日益密切,俄罗斯将进一步扩大对中国宣传,并在中国开办新的电视频道。
俄中官员和媒体正积极为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即将开始的莫斯科之行营造友好气氛。但两国经贸合作的实际景象与华丽描述截然相反。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抵达莫斯科访问前夕,俄罗斯与越南领导人会晤讨论了南中国海议题。双方决定进一步扩大在南海大陆架油气开采区域,俄罗斯呼吁越南更多参与远东西伯利亚开发。
在美国施压中国加大对朝鲜制裁之际,俄罗斯正与朝鲜拉近关系并借机扩大影响。但一些分析认为,俄罗斯未必能弥补朝鲜因制裁造成的损失。
来自南中国海国家和印度的订单导致俄罗斯海军武器出口增加。俄罗斯与印度很快将敲定新一笔护卫舰交易,俄罗斯同时积极向印度推销新式米格战机。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俄后,越南和老挝领导人也将先后访问莫斯科。俄罗斯正开展繁忙东南亚外交来平衡对中国关系,避免与西方交恶后过分依赖中国。
美国新的制裁措施打击俄罗斯“五毛”工厂老板。俄罗斯非常担心制裁行动扩大将影响通向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建设和其他领域,并担心西方制裁如同被戴上紧箍咒,可能长期化。
波兰通过法律推倒境内同共产主义有关的塑像。分析人士说,波兰民主化之后迄今仍然保存这些塑像犯下了致命错误,东欧地区去共产主义化反映民意,大势所趋。
俄中两国大力推动红色旅游。俄罗斯将采取更多措施吸引中国游客。但分析人士说,红色旅游仅仅是中国人感兴趣,其中所展示的许多东西在俄罗斯都被人唾弃,很难说能有未来。
俄罗斯在西伯利亚人烟稀少的原始森林中首次帮助中国训练军队。中国军方可把在西伯利亚所学到的军事技能用在中亚和其他陌生地区。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各种合作越来越多,但俄罗斯仍对中国存在戒心。
如同中国官媒记者撰写“内参”一样,俄罗斯官方媒体也充当耳目为克里姆林宫收集各种社会信息。与此同时,俄罗斯媒体监管官员满意与中国日益密切的媒体合作,并强调未来将持续这一趋势。
与西方交恶后,俄罗斯转向东方,期望大举进军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努力遭遇挫折。媒体报道,双方的两个天然气项目谈判陷入僵局。但俄罗斯正加紧施工东线管道,期望能尽早运营避免生变。天然气问题可能在两国领导人峰会中被讨论。
俄罗斯声称中国不威胁远东地区,期望中国去当地投资,但另一方面又对中国存在戒心,设定限制。俄罗斯高级官员说,在大举投资远东问题上,日本也是光说不做。
6月12日俄罗斯全国上下再次爆发了大规模反政府示威。示威民众厌恶普京长期执政并希望社会改革。民众喊出的口号有:“打倒秘密警察政权”,“普京是小偷”,“总理梅德韦杰夫下台”, “俄罗斯将成为自由民主国家”等。
中国在俄罗斯民调中继续是最友好国家之一,美国仍是主要敌人。但有分析认为,俄罗斯的朋友阵营多是专制国家,而敌对者以经济发达的自由社会为主,凸显俄罗斯正步入歧途。
在为越南建成潜艇基地后,俄罗斯正帮助越南建设另一个现代化大型海军基础设施。俄罗斯媒体认为,莫斯科帮河内大幅提高海军威慑能力,中国将不敢在南中国海为所欲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