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 海峡论谈 》主持人
中共两会前夕,解放军军机扰台不但出现新模式,并以经济手段突袭、禁止台湾菠萝(凤梨)进口,专家称中共对台全面发动的“灰区战”(Grey-Zone Warfare)已提升至最高级。前美国国防部长盖茨(Robert Gates)也公开提出他对台海局势的担忧,指北京正以“蚕食战略”(Nibbling Strategy)持续对台进行威胁。另一方面,就在美国军舰频繁穿越台海,以行动重申对台湾的安全承诺之际,台湾内部对美军的行动是否挑战台湾领海主权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中共全国政协与人大即将在下周登场,去年两会出台《港版国安法》对香港的政治、经济和港人生活造成全面性的影响,今年两会前夕盛传香港问题可能再次被列入议程,而这回的重点则是将放在修改香港的选举制度。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列出美国总统拜登上任后美中两国在印太地区的三大关键冲突引爆点,其中最危险的潜在战争导火线被美国多个智库一致评估为台海,解放军20日也再次派出11架战机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创二月最高纪录;而第二个引爆点则是中国通过《海警法》后在尖阁诸岛,也就是中国称钓鱼岛、台湾称钓鱼台附近海域出现的紧张态势,美国国务院也已对中国的《海警法》表达特别关切;第三个美中可能发生军事冲突的地点,则是最近美国海军两艘航空母舰:罗斯福号和尼米兹号进行"双航舰"演练的南中国海。 拜登要如何应对美中在印太地区的这三个关键冲突点?台海、东海、南海,究竟哪一个是最危险、最有可能引爆的火药库?
美国总统拜登2月16日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节目中谈及中国的人权问题。拜登评论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统治中国的手法,并透露在日前的拜习通话当中,他向习近平提到中共在香港、新疆、台湾的所作所为和一中政策。拜登也在回答主持人提问时强调,中国将为侵犯人权的行为承担后果。究竟美国要如何让北京对迫害人权付出代价?拜登政府手中有哪些选项?《焦点对话》主持人樊冬宁邀请中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王军涛以及政论作家陈破空为您深入分析。
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除夕通话时才刚针对中共对台湾的胁迫表达关切,解放军的军机大年初二就再次入侵台湾的防空识别区。另一方面,台湾的政治人物也纷纷借由春节向习近平喊话,总统蔡英文强调两岸和解的钥匙在对岸手上,而已经表态争取代表国民党参加2024总统大选的资深媒体人赵少康则提出:“喊一声兄弟,保百岁平安”的两岸论述。两岸和平的关键究竟在哪一方?拜登政府的立场是否从过去的"挺台抗中"转变为"敦促两岸对话"?两岸之间真的是“喊一声兄弟”就能笑泯恩仇、避免战争吗?
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选在中国农历新年的除夕当天通话,除了拜年之外,拜登也向习近平表达美方在香港、新疆、台湾问题上的关切。
《港版国安法》引爆香港新一波移民潮,英国政府开放持有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的香港民众申请居留签证,英国首相约翰逊预计将有30万港人透过这项途径移民英国。中国外交部同日宣布不承认BNO,但就在北京做出反制措施后,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日本、台湾等地纷纷宣布继续承认BNO,并加码提供更多协助港人移民到海外生活、求学、就业的优惠措施。综观中共在香港的作法,是否铁了心“留岛不留人”?越来越多港人选择离开家园、移居海外,他们有哪些挣扎与盼望?港人的未来与香港民主抗争的前景又将面临哪些挑战?
《港版国安法》引爆香港新一波移民潮,英国政府1月29日宣布开放持有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的香港民众申请居留签证,英国首相约翰逊预计将有30万港人通过这项途径移民英国。中国外交部同日宣布不承认BNO。
美国总统拜登在国务院发表上任后首次外交政策谈话,强调“美国回来了”(America is Back),捍卫民主与重建美国全球领导地位是这篇演说的两大主轴。拜登称中国是“最严峻的竞争者”,点名中国日益扩张的野心、俄罗斯对异议人士的打压、缅甸政变与中东问题,是他上任后最急于应对的外交挑战。我们应如何解读拜登的这篇外交政策演说? 《焦点对话》主持人樊冬宁邀请美国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主任戴博和政论作家陈破空交流不同观点。
中国国防部2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对台湾发出强烈警告,发言人吴谦表示:“台独便意味着战争”。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柯比(John Kirby)对吴谦的说法表示遗憾,并重申基于《台湾关系法》协防台湾的承诺没有任何改变。与此同时,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军截收到中共轰六飞行员的通话,显示解放军军机日前入侵台湾西南防空识别区时“模拟攻击”在邻近海域自由航行的美国罗斯福号航母。解放军为何在拜登上任伊始动作频频,北京是否有意挑衅,借此测试拜登政府的“战略耐心”?
美国总统拜登就职一个多星期以来,已经先后与世界各国主要领导人,包括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英国首相约翰逊、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日本首相菅义伟、甚至连俄罗斯总统普京都陆续通话之后,却一直迟迟未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
拜登才刚宣誓就职,解放军就派出13架军机大举入侵台湾的防空识别区,美国国务院发声明回应:“对台承诺坚若磐石”。另一方面,台湾驻美代表萧美琴出席拜登就职大典,台湾方面称萧美琴大使这次是以外交使节的官方身份接受美方正式邀请,并指这是自1979年断交以来,美台关系提升的一项重大突破!拜登与北京在台湾问题上首次过招,中方一面抛出橄榄枝,一面却又用军机扰台与制裁前朝官员的方式来进行测试,拜登的对台承诺能否真的“坚若磐石”?海峡论谈邀请台湾立法院外交及国防委员会召委王定宇; 前国防部中校心战官、国大代表黄澎孝二位从军事、外交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深入解析拜登上任之后的美中台关系。
美国第46任总统拜登宣誓就职之后,随即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签署15项行政命令,包括重新加入世卫与巴黎协定,停止建造边境围墙以及修改移民法规等等。拜登上任后是否将全面逆转特朗普的政策?
特朗普政府卸任前夕破天荒提前解密一份长达十页、详细阐述印太战略的重要文件,曝光美军协助台湾遏阻中共武力犯台时的战略规划;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也做出历史性的宣布,全面解除国务院内部指引当中有关美台交往的各项外交限制,使台湾问题在美国政府交接之际成为外界观察拜登未来亚洲政策的焦点。而就在拜登点名熟悉台湾事务的坎贝尔 (Kurt Campbell) 出任白宫印太事务协调官的同时,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CFR发布一份最新报告,将美中两国因台湾问题爆发战争的设想列为拜登上任后全球潜在冲突的最高级别。台海危机是否将成为拜登上任后的首要挑战?外界又是如何评价特朗普的对台政策遗产?
特朗普政府卸任前夕解密印太战略文件,并发出行政命令加强对中共军工企业的投资禁令。尽管美国对中共不断加强战略围堵与金融制裁,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却信心满满,强调在此“百年变局”下,“时与势”都在中国的一边。对照目前美国民主制度正面临严峻挑战,习近平为何此时重提百年变局的论点?比较两国目前的处境,“时与势”又究竟是在美中的哪一边?综观当前全球疫情持续、美国政府换届、以及中共即将迎来建党百年,我们又要如何看待美中之间制度的较量?焦点对话邀请《中美印象》网站主编刘亚伟与政论作家陈破空隔空激辩。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解除国务院规范中所有美台交往限制、宣布驻联合国大使凯莉·克拉夫特(Kelly Craft)访台,在特朗普政府卸任前对美中台关系投下震撼弹。蓬佩奥称台湾是"自由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在声明中表示:克拉夫特大使访台期间不但将与蔡英文总统与外交部长吴钊燮等台湾高层官员会面,也将依据《台湾关系法》、《 美中三公报》与对台《六项保证》等方针下的"一个中国"政策,加强美国对台湾参与国际空间的支持。 而今年2021年刚好是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案,中华民国被迫退出联合国届满50周年的时刻。
美国国会1月7日正式认证拜登当选总统,副总统彭斯赞扬美国民主制度的复原力。特朗普总统发表声明称:“尽管完全不认同大选结果,1月20日的权力交接将有序进行。”部分特朗普总统支持者1月6日闯进国会主楼,迫使国会议员们紧急撤离,事件造成5人死亡,震惊了全美国,也引发全世界的关注。
就在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于佐治亚州发表演说警告各界必须认清中共对美国的毒害之际,美国媒体爆出一名疑似中共女间谍方芳(Christine Fang)利用美色渗透加州政坛,引发各界关注。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翟东升的一篇演讲在社交媒体上疯传,当中提到中共在美国华尔街与权势圈都有人可以用美元搞定一切。美中关系深陷新冷战之际,相关事件的连锁效应如何牵动美中关系未来的走向?《焦点对话》请美国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以及政论作家陈破空点评。
回顾2020,美台关系出现许多前所未有的重大进展。在外交方面,除了美国高层官员接连访台,包括卫生部长阿札尔以及国务次卿克拉奇之外,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公开表示"台湾从来不是中国的一部分",更是引发各界关注。而美国在台协会AIT解密《六项保证》的电文,不但具有历史意义,也被解读为美国对台战略从模糊走向清晰。此外,特朗普政府批准多笔重要的对台军售案,包括F-16V以及海上卫士无人机,落实军售常态化,美舰也频频穿越台湾海峡。在经贸方面,美台双方举行了第一届"经济繁荣伙伴对话",确认"半导体优先"战略。但这一切会否因为美国政府换届而出现改变?
回顾2020,香港经历一场又一场的惊涛骇浪,从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在封关问题上引发争议与恐慌,到人大表决通过港版国安法,一国两制彻底死亡。北京对香港的布局与镇压可以说是深谋远虑,而美中之间在香港问题上的激烈交锋也在美国总统大选之后呈现白热化,美方的制裁名单一路从港府官员、港澳办主任升级到副国级的中共高层官员,中国外交部也扬言报复做出反制措施。如何拆解北京对港策略与美中港三方角力?同时展望香港民主运动的前景?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