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在调整其在中东的优先项目,而且美国与伊朗的关系日渐紧张。与此同时,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提升。美国国会议员担心,中国和俄罗斯有可能会填补美国在中东的空白。
美中最新一轮贸易会谈星期五结束,双方都没有提及是否达成期待中的协议。分析人士说,即便达成协议,也只能起到“创可贴”的作用,因为美中之间的竞争关系已非一纸商业协议可以解决的。两国之间的关系将会越来越趋向不稳定。
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对国会议员们说,中国不只是美国的“竞争者”,他们是“对手”,美国必须与中国进行“巧竞争”。众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星期三(5月8日)就美中关系40年美国应该采取何种战略与中国竞争举行了听证。这些专家在听证会上发表了这番看法。
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就美中关系40年后美国应该如何与中国进行竞争举行听证。在听证会上,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说,中国已经不只是美国的“竞争者”,他们是美国的“对手”,美国必须与中国进行“巧竞争”。美国之音记者斯洋介绍了详情。
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星期三就美中关系40年后,美国应该如何应对中国举行听证。在听证会上,有议员问到,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定义与中国的关系?中国到底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敌人?是我们的战略竞争对手?还是敌手?
5月底,美国国防部长将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上公布新的印度-太平洋战略,届时,印太地区会被确定为“优先战区”。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5月7日(星期二)撰文说,美国可能会重新转向亚太,但是中国的经济引力将对印太地区国家,包括美国的亚洲盟友的战略行为,产生长期的影响。
中国星期一(5 月6日)拒绝了有关中国与美国和俄罗斯谈判达成新的多边限制核武器新条约的建议,并称不会参加任何三边的核裁军协议谈判。分析人士指出,虽然相对于美国和俄罗斯,中国的核力量要小的多,但是中国接近具备、甚至已经具备了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将中国拉入核裁军协议谈判是美国和俄罗斯应该严肃考虑的话题。
随着中国的日渐强大,它开始与美国争夺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分析人士说,中国试图用传统的 “天下观”重塑亚洲秩序,希望在亚洲建立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秩序,同时中国相信,天时地利在自己这边。终有一天,随着美国离开亚洲,自己会实现这样的秩序。
路透社的最新报道说,中国海军的扩张速度超过了其他国家,正在打破太平洋地区的力量平衡。分析人士说,虽然中国可能会在更远的海域挑战美国的海军霸权,但是,中国海军的战略重点仍然是近海防御,所以从战略上来说,美军仍然要继续在亚太地区向中国海军施压。
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这个周末结束。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做出了多项承诺,回应西方美国及欧盟对中国“一带一路”的担忧。 但是,中国能兑现这些承诺吗?
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结束。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做出了多项承诺,回应西方美国及欧盟对中国“一带一路”的担忧。 中国能否兑现这些承诺? 美国又应该如何应对? 美国之音记者斯洋做了进一步介绍。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正在北京举行,美国学者发表报告,呼吁美国建立“更优质的路”,成为下一轮全球基建的领导者。 报告强调,没有美国的领导,全球基建不仅可能会导致竞争加剧,也可能造成全球公共物资的割裂。报告还建议,从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考虑,美国务必确保不能让中国主导或是垄断电子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美洲和欧洲的基建项目。
美国一名前外交官星期一(4月22日)表示,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在“六四”前曾明确告诉北京,伤害天安门广场的示威学生将严重影响美中关系。
一名白宫前高官4月22日(星期一)说, 美国对中国的“红色恐慌”正影响着曾经在中国留学的美国学生在政府的就业。他说,那些曾经到中国留学的学生发现,他们回来后很难通过背景审查,因而很难在政府找到职位。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4月23日建军70周年前夕,中国官方宣布,10年以来,解放军海军护航编队在红海附近的亚丁湾已经为6600多艘中外船舶提供护航。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在亚丁湾的反海盗护航从来不是其真正目标,中国的真正目标是防止 度和美国在未来的大国冲突中对自己采取不利措施,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在红海和亚丁湾的利益。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已经推行了6年,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表达了对“一带一路”的不安和担忧之后,也有更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愿意加入“一带一路”。 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因为全球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巨大,而且中国愿意在高风险国家投资。另外,由于面临压力,中国也不得不对“一带一路”做出调整。
2019年4月25到27日,北京将召开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据报道,届时会有将近40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席。虽然如此,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亚太国家,表示出对“一带一路”的不安,有的甚至取消或是缩小了接受投资的规模。美国一个智库的报告说,这些不安源于沿途各国对“一带一路”可能给它们带来的风险的担忧,包括国家主权遭侵蚀、陷入债务陷阱等。
美国前众议院议长,特朗普总统的坚定支持者纽特·金里奇( Newt Gingrich)星期二(4月9日) 在华盛顿说,美中之间是长期的有关“文明的”冲突。在这场较量中,美国正在“失败”。与此同时,美国联邦参议员泰德·克鲁兹(Ted Cruz)说,中国是美国面临的最大和最长期的地缘风险。
4月9日星期二,欧盟与中国将在布鲁塞尔举行峰会。届时,中国总理李克强将与欧盟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欧盟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就贸易、投资和市场准入等一系列议题举行会晤。 虽然如此,欧洲已经在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
中国在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进行渗透的行为,近两年已经引起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西方民主国家的高度警惕。在美国,有人说,中国的渗透行动正在影响美国的民主进程,也有人说,中国只是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国际“话语权”,并没有损害美国的民主。那么,中国在美国的渗透行动到底有多大功效?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