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已经推行了6年,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表达了对“一带一路”的不安和担忧之后,也有更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愿意加入“一带一路”。 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因为全球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巨大,而且中国愿意在高风险国家投资。另外,由于面临压力,中国也不得不对“一带一路”做出调整。
全球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亚太国家,表示出对“一带一路”项目的可能带来的风险的担忧,有些国家甚至停止或是缩减了“一带一路”项目的规模,但是根据“一带一路”官网的消息,目前中国已经与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74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最新的消息说,瑞士领导人乌力·毛勒不仅将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而且中国和瑞士还将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一带一路”看上去似乎很受欢迎。
丹尼尔·克里曼(Daniel Kliman)是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亚太安全项目高级研究员。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中国为了实现地缘政治目标,愿意在高风险国家投资,这往往是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体不愿去做的。
他说:“全球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中国带来的是快速融资,不一定是高质量的融资,但能够提供一揽子计划,有公司一时间把资金汇齐。”
他还告诉美国之音,世界不同的地方对中国的“一带一路”的风险也有不同的看法。
他说:“这取决于你看到的是哪一部分的世界。 在印度太平洋地区, 你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担心‘一带一路’及其负面影响。在拉丁美洲和非洲情况也差不多。部分原因是这些国家缺乏资源也没有能力。中国处于优势地位,他们利用这一点来控制项目的运作。在欧洲,像意大利,他们有欧盟、有法治,你看到很多国家更自信。他们觉得可以设定自己的条款与中国接触。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来抵消不利的一面。”
克里曼和他的同事最近发表了一份报告,指出中国“一带一路”项目可能给沿途国家带去7大类风险,包括侵蚀国家主权、缺乏透明度、不可持续的财务负担,脱离当地经济需求、地缘政治风险、负面环境影响和腐败等。
帕拉格·坎纳(Parag Khanna)是战略咨询公司未来世界版图(FutureMap)的创始人和执行合伙人。他最近在美国智库情报广场有关“中国‘一带一路’是不是万亿错误”的辩论系列中说,媒体低估了一些国家对基础设施的需求。
他说: “我们媒体报道可能会指出这条铁路昂贵,那条水电大坝的贷款没有优惠,我们的利率是5%到6%,我们需要重新谈判,但这些并不意味着这些国家不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总是长期……低估了他们的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我们总是说,等一等吧,市场会决定我们是否需要,我们错了。”
他说,很多国家自愿加入“一带一路”是因为他们知道基础设施建设和连接将有助于提升贸易,增加就业,并使得经济多元化。
他解释说,三、四年前,在欧亚铁路开通时,有很多人抱怨这将意味着中国廉价产品将倾销到欧洲,但是,三年后的今天,欧洲赶了上来,欧洲向亚洲的销售在增加。
醒悟后的各国政府将会更谨慎与北京打交道
纳德吉·罗兰(Nadege Rolland)是美国亚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她一月份在外交事务网站撰文说,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事件短时间内不会重现。因为这个警钟,各国在与中国打交道时可能会更加小心。
因为无法偿还欠下中国的巨额债务,2017年12月,斯里兰卡政府将战略港口汉班托塔港以99年租约的形式将管理权移交给中国公司。批评人士认为,斯里兰卡付出了失去主权的代价。很多分析人士说,汉班托塔港事件就像敲响了一记警钟,令许多国家意识到,中国“一带一路”项目有可能导致主权丧失。后来“一带一路”在南亚国家引起反弹,与汉班托塔港事件有很大关系。
欧美日纷纷推出自己的基建计划
罗兰2017年曾撰写的《中国的欧亚世纪?--“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和战略影响》。她在外交事务网站的文章中继续写道,过去两年,其他替代基建投资的出现,也让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各国政府有了与北京讨价还价的优势。
2017年,印度和日本宣布,将联手打造亚非增长走廊,在非洲、伊朗、斯里兰卡和东南亚等地推出多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018年,欧盟外长理事会宣布,将通过一项新战略,通过对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加强欧洲与亚洲的联系。该战略考虑到中国大陆的“一带一路”经济带构想,强调确保投资透明度、规避投资对象国高负债等欧洲方式。
2018年10月,特朗普政府也签署了一项法案,创建了一个新的外国援助机构--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并且给予它授权,向有意在发展中国家做生意的公司提供600亿美元贷款、贷款担保和保险。据报道,这些融资将用于为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港口与供水基础设施等项目提供贷款。
面对压力,北京对“一带一路”项目做出调整
在“一带一路”项目面临了来自包括塞拉利昂、孟加拉国、缅甸和马来西亚的挑战后,(在这些国家的许多项目被迫取消或缩减规模。当地政府领导人和专家担心一带一路将成为外交债务陷阱)北京开始对“一带一路”项目做出调整。
总部设在北京的策纬咨询公司(Trivium China)联合创始人安德鲁·波尔克告诉美国之音:“中国的管理者意识到他们想要成功,就必须务实,特别是在当地政治和社会层面反对一带一路的情况下。”
最近,中国削减了马来西亚一处铁路的造价。中国已同意将该项目的价格降低三分之一,减为110亿美元,默认了原来的协议在经济上行不通。马拉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穆罕默德(Mahathir Mohamad)也是首批宣布参加即将举行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的外国领导人之一。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这个做法将会给即将到来的峰会带来正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