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7日北京时间晚上9-10点播出《焦点对话》节目。今天讨论的话题包括:美中贸易协议承诺多,中国留了一手?从“贵族气质”到“师娘赞美”,中国谄媚文化又流行? 主持人:宁馨。嘉宾:历史学者章立凡; 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政治学教授夏明;悉尼科技大学教授冯崇义。
在经过两年的贸易战和多轮谈判之后,美中两国第一阶段协议终于落地。根据协议,中国将大幅度增加对美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保护美国企业的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但是没有承诺减少国企补贴和网路攻击。与此同时,美国将保持对大部分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作为第二阶段谈判的筹码。这份让美中暂时休战的协议,双方谁的赢面更大?中国方面做出不少承诺,但是美国大多数舆论对中方诚信持怀疑态度,原因何在?协议是否像一些批评人士所说的那样,为中方不履行承诺留了后门?
近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刊登了一篇对习近平老部下的采访,采访中这位官员赞扬习近平具有“平民情怀、贵族气质”, “近平同志的贵族气质,是骨子里透出来的”。该采访被人民网等官媒转载,引发了海内外网友的热议。也是这几天,中国一篇发表于7年前的学术论文在社交媒体上热爆,原因是此文通篇阐述“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竟然入选重要学术期刊“冰川冻土”,而且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百万元的资助。一个自称为无产阶级的政党,却赞美“人民领袖”的“贵族气质”,这是低级红还是高级黑?从政界到学术界,中国谄媚之风盛行,背后的根源是什么?和执政者的喜好有无关系?
台湾总统大选不仅被视为选民对“统独”问题的投票,也被视为在“亲美”还是“亲中”之间的抉择。蔡英文执政以来,加紧了和美国的合作,而国民党则主张和对岸缓和关系。蔡英文如果当选连任,是否可能推动台湾成为美国防范中国影响力的同盟?美台合作加强是否会让中国对台湾加深敌意甚至动武?
台湾总统大选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全世界都高度关注选举结果。最近几个月来,香港动荡局势吸睛台湾选民,北京被指责通过各种手段影响选情,中国方面升高“一国两制”的调门,使得“统独之争”成为这次大选的决定性因素。如果蔡英文当选连任,习近平的对台政策面临什么挑战?
2020年1月10日北京时间晚上9-10点播出《焦点对话》。今天讨论的话题包括:蔡英文如连任,习近平如何应对?“亲美”还是“亲中”,台湾如何抉择? 主持人:宁馨; 嘉宾:台湾联合国协进会发言人曾琮恺;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系主任周志杰; 人权组织“公民力量”创办人杨建利。
台湾总统大选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全世界都高度关注选举结果。最近几个月来,香港动荡局势吸睛台湾选民,北京被指责通过各种手段影响选情,中国方面升高“一国两制”的调门,使得“统独之争”成为这次大选的决定性因素。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过去四年来加紧对蔡英文政府施压,如果蔡英文再次胜选,将表明北京对台策略失败,未来必须在进一步施压或者重启对话之间做出选择。如果蔡英文当选连任,习近平的对台政策面临什么挑战?除了中国牌之外,蔡英文有没有足够的政治远见和执政能力带领台湾走向繁荣? 嘉宾:台湾联合国协进会发言人曾琮恺;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系主任周志杰; 人权组织“公民力量”创办人杨建利。
台湾总统大选不仅被视为选民对“统独”问题的投票,也被视为在“亲美”还是“亲中”之间的抉择。蔡英文执政以来,加紧了和美国的合作,而国民党则主张和对岸缓和关系。蔡英文如果当选连任,是否可能推动台湾成为美国防范中国影响力的同盟?美台合作加强是否会让中国对台湾加深敌意甚至动武? 嘉宾:台湾联合国协进会发言人曾琮恺;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系主任周志杰; 人权组织“公民力量”创办人杨建利。
新年伊始,中港台三地领导人都发表新年致辞,引起各方解读。习近平全文“报喜不报忧”,只字不提经济下滑,美中紧张和海峡两岸关系,其自信有无足够的底气支撑?面对百万港人走上街头以抗议迎接新年,林郑月娥的讲话是否流露了对过去一年执政失误的悔意?台湾大选逼近,民意领先的蔡英文强调威权与民主无法共存于一国,是否预示着海峡两岸关系将进一步疏离?
就在人们以各种庆祝活动辞旧迎新之际, 中国当局却在2019年年尾对公民社会再下重手,展开新一轮抓捕行动, 一些观察人士称之为重演709事件。根据来自中国大陆的消息,当局对北京、福建、山东、浙江、广东、四川等多地公民进行了抓捕传唤,其中警方成立“12.13专案组”在全国范围追查所谓“厦门聚会”的行动尤其引起外界关注。分析人士注意到,当局在这波打压中常常使用“颠覆政权”和“煽动颠覆政权”的罪名。中国新一轮公民抓捕打压行动的规模有多大? 当局扩大使用“颠覆政权罪”和“煽动颠覆罪”,对中国公民社会意味着什么?进入2020年,人权议题是否会再度成为美中关系中的热点之一?
2020年1月3日北京时间晚上9-10点播出《焦点对话》。 话题一:年底大抓捕,中国当局窒息公民社会? 嘉宾: 英文网站“改变中国”主编曹雅学;人权组织“公民力量”创办人杨建利; 网上杂志“纵览中国”总编陈奎德。 话题二:中港台领导人迎新年,各有难题不同调? 嘉宾:北京独立时评人吴强;人权组织“公民力量”创办人杨建利; 网上杂志“纵览中国”总编陈奎德。 主持人:宁馨
就在人们以各种庆祝活动辞旧迎新之际, 中国当局却在2019年年尾对公民社会再下重手,展开新一轮抓捕行动, 一些观察人士称之为重演709事件。根据来自中国大陆的消息,当局对北京,福建,山东,浙江,广东,四川等多地公民进行了抓捕传唤,其中警方成立“12.13专案组”在全国范围追查所谓“厦门聚会”的行动尤其引起外界关注。分析人士注意到,当局在这波打压中常常使用“颠覆政权”和“煽动颠覆政权”的罪名。中国新一轮公民抓捕打压行动的规模有多大? 当局扩大使用“颠覆政权罪”和“煽动颠覆罪”,对中国公民社会意味着什么?进入2020年,人权议题是否会再度成为美中关系中的热点之一?
外界关注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昨天结束。这次会议确立了明年的经济政策和GDP增长目标,被视为解读中共高层执政重心的风向标。会议前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在人民日报发表长文,表示不必执着于6%的经济增长率,被外界解读为当局为下调经济目标埋下伏笔。外媒则注意到,这次会议是中共自2013年以来首次将“保稳定”作为重大经济目标。在经济一路下滑,经济红利大大减少的情况下,当局要怎样做才能“防风险,保稳定”?习近平上任几年来,执政重点先后放在反腐和党建,现在把治理重点转向经济,能否逆转下滑之势?
就在12月15号美国对中国加征新一轮关税的最后期限逼近之际,特朗普总统发推表示,美中接近达成重大协议。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美国不仅要取消定于12月15号征收的关税,还将削减对三千多亿美元中国商品已经征收的关税,以换取中国购买美国农产品,以及在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做出让步。消息一出,商家欢腾,股市大涨,但也有很多人批评美国让步太大。特朗普总统今年以来第五次推迟或者取消对中国的关税,是否失策?对后面的谈判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有人说,中方其实已经准备好在经贸上和美国脱钩,谈判只是拖延战术,美国通过让步来寻求协议是缘木求鱼。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1.关税不加了,美中协议对谁更有利?2.习近平主持经济会议,能否扭转经济下滑? 嘉宾: 北京独立时评人士吴强; 政论作家陈破空;国际商业投资顾问张洵。
全球最大的军事联盟北约这个星期举办70周年特别峰会,“中国崛起”成为最大议题。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公开表示,“不是北约要进军南中国海,而是中国正在靠近我们”。北约首提中国威胁,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北约的转向,是欧洲国家的自觉,还是像中国官媒声称的那样,是美国运作的结果?面对接连受挫的外交,中国外长王毅要求官员表现出更强的“战斗精神”,但“战斗精神”能否改善北京的外交困境?
华为员工李洪元因为离职纠纷而被华为报案并被逮捕关押251天的丑闻爆发之后,华为遭到大批网民围攻。针对此事引发的舆论海啸,中国官方态度几度翻转。先是按照惯例大量删除网民评论,接着人民日报等官媒跟进民意,批评华为“以势压人”。但是很快,人民日报的批评文章被删除,环球时报胡锡进也在批评华为之后转向,表示舆论对华为的围攻“令亲者痛仇者快”,不可能“是一个完全自然的过程”。华为官员更转发文章,直指美国是251“黑公关”背后的黑手。官方对251事件的态度几度翻转,背后有何玄机?251作为一个经济赔偿案,为何惊动中国司法,网路审查和官方媒体?近日来开始浮现的251美国黑手论,能否说服中国民众?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