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虽已于12月初放弃清零,逐步解封,但全球各大经济机构普遍预估,中国2022年全年的经济增速(GDP)应只有3%左右,远低于当局预设的5.5%GDP增长目标。部分经济专家表示,中国若重回增长优先的发展轨道,明年GDP可望保5%,不过,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房地产低迷和地方债务等严峻挑战下,中国经济恐难再回到高成长的荣景。
中国清零防疫三年,付出极高的经济代价。
去年中国的GDP增速原已从2020年的2.3%低谷,强力反弹至8.1%的高成长。但好景不常,面对重燃的疫情,中共自今年4月起祭出层层加码的封控,再让经济大滑坡。
2022年GDP估约3% 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低
根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组织等机构的预估,中国2022年全年的GDP增长率恐落在2.8%-3.2%左右,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次低区间,远低于当局所预设的5.5%成长目标。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10月中旬的统计,中国2022年前三季度的实质GDP年增3%。
清零民怨高涨引爆的白纸运动,终于撼动中共高层于12月初解封,但这一年来所付出的经济代价之大,“手停、口就停”的农民工感受最深。
一位因议题敏感而不愿透露姓名的51岁湖北省民告诉美国之音,他村里的农民工这一年收入锐减、甚至归零者,大有人在。
他说:“我们这个村里面,像60年代这一批人,他们出去打工的,就像我哥、嫂子他们,我们这个村里面好多他这个年龄层的,是在沿海地区做小工的,就在一年前,他们的年收入一般是10几万、20万(人民币),但是今年的话,只有两三万(人民币),而且很多人还会没有了,就是这个现实。”
农民工收入锐减九成 零售业现倒闭潮
他说,自己收入锐减后,已将支出由先前的每月超过5000元人民币降至3000元人民币以下。庆幸的是,他们家族成员大都无负债,日子还过得去,只要没有大宗支出或远行,日常用度仍可支应。
但他说,他认识城里很多朋友有房贷、车贷要固定还款,都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撑過来的。
除了个人收入锐减,包括小餐厅在内的零售业也因人潮顿减而被迫歇业,引发最新一波的倒闭潮。
据港媒《香港01》引述“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中国已有49.6万家的餐饮相关企注销登记,这还不包括190万家关闭的零售业,例如,知名超商家乐福前三季已关闭超过50家分店,而两大家电零售巨头苏宁易购和国美电器也已先后申请破产清算。
对此,香港智易东方证卷有限公司行政总裁蔺常念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中国一清零,人都被关在家里,除了买食物,不会有其他餐饮或娱乐等消费需求,等于经济活动按下暂停键。
他预估,中国的零售销售今年至少掉30-50%,加上制造业的供应链也出现断链,例如,苹果iPhone手机最大组装厂富士康郑州厂11月时因防疫和工资争议而导致员工抗议,重创产能。
他说,这些支柱产业的萧条对中国今年的GDP增长最坏恐有3个百分点的损失影响。
明年第一季 中国经济可望复苏?
虽然解封初期,中国染疫人数激增导致复产和经济回稳的步伐蹒跚,但蔺常念对中国解封后的经济复苏颇具信心,他说,中国只要不再封关,老百姓可以出门赚钱、消费,中国经济会逐渐反弹,最快应该明年第一季度就可以看到复苏的迹象。
蔺常念说:“12月份来了一个180度的转变,那么我看,就算是2022年不好,那么2023年也是一个复苏的年,2022年就是12月份有复苏,但是真正的复苏,我看,要到明年第一季度,中国的经济才会真正的复苏,明年很可能可以看到5%的经济增长,今年有2%已经是非常好的了!”
位于台北的台湾经济研究院景气预测中心研究员邱达生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也说示,由于今年基期低,各界普遍看好,中国经济至晚明年下半年会反弹,再加上,北京祭出低利率的货币宽松政策,来鼓励投资,又拿出1万亿人民币的资金来刺激景气,明年经济保5%的机率颇高,不过,长期来看,中国难返高成长的荣景。
邱达生说:“明年有希望保5%,因为今年的基期低。但是如果把时间拉长,未来5年、未来10年的话,保5%就非常困难了,可能没有办法达到它(中共)所要的5.5%的平均经济成长。最主要原因是,它不能够一直倚赖货币宽松。至于财政扩张的部分,它现在已经没有本钱去处理了,因为过去中国的财政扩张都是交由地方来执行,但是2009年的大水漫灌伤害中国经济的根基很深。(中国总理)李克强未来会下台,但是他在7月就讲说,不搞大水漫灌,其实不是不愿意搞大水漫灌,是没有本钱搞大水漫灌。”
中国高成长荣景不再?
邱达生说,中国于200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后,拿出高达4万亿人民币救经济,但大水漫灌的结果导致地方政府和部分民企过度借贷,财务恶化。他说,也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政府这一年来不得不紧缩对部分行业的监管,因为“那是中国经济活血化瘀的过程”。
不过,官方对房企的紧缩银根,却导致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而无法再以债养债的房企,则一一陷入债务违约的破产危机中,还导致兴建中的建案无法如期交屋的烂尾楼风暴。
为了挽救房市,中国政府已陆续出台资金纾困方案、以及“保交楼”的专项借贷等政策支持,不过,香港智易东方的蔺常念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救不起来。
蔺常念说:“房地产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负债实在是太高了,你要解决这个问题大概要用10万亿元,这个代价真正是太高了,国家也负担不了,现在的政策就是,财务比较好就救,如果是债务太大,就让它倒闭,这样来淘汰一些(财务)过度宽松的内房(企业),把现在手上的项目完成交楼给消费者,那就完成任务了。”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2月15-16日主持中央经济会议,并做出2023年经济工作的五大结论,包括,一、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二、建设现代化产业。三、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巩固公有制经济和支持民营经济。四、更大力度吸引外资,对外开放。五、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例如,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等等。
对此,外界解读为,中国的施政已重返到促增长的发展重心。
中国景气刺激措施效果有限?
不过,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郝福满(Bert Hofman)以书面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的景气刺激方案,效果有限。
郝福满说:“在货币政策方面,低利率不会带来更多投资和消费,因为投资和消费信心偏低。在财政政策方面,包括史无前例的减税和土地销售减缓,代表主负责筹措政府支出的地方政府苦无资源,只能透过表外借贷(off-balance sheet borrowing)来提高支出。”
表外借贷指的是地方政府透过融资平台取得的资金,因其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所以,有“隐形债务”之称。
美国投行高盛曾发布报告估计,中国的地方债于2020年底增至53万亿人民币,已达中国GDP的52%。对此居高不下的地方债,分析人士都警告,恐为中国经济的不定时炸弹。
郝福满为前世界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他认为,中国未来15年仍有机会年年保持5%以上的GDP增速,但“完全改革”将是关键。例如,他说,虽然中国人口快速老化,但退休年龄的改革将抵消部分劳力缺口;其次,新生代的劳工教育程度较高,将有助于提升生产力,而户口制度的改革则有助于释出农村劳力到城镇工作。至于金融改革,包括金融科技规范和年金投资工具的改革则可产生较好的资产配置,以及降低基建和房地产的过度投资,诸如此类的完全改革才能维持高成长。
中国若采有限改革 GDP下调至3.9%
不过,郝福满也警告,如果中国只能做到“有限改革”,据他的模型推估,中国未来15年的平均GDP就可能从4.5%的基线下调到3.9%。
他说,中国未来的GDP驱动力将来自扩大家户消费。近期的解封将有助于重振消费信心,不过,中国须强化年金制度,并建构社会安全网,以鼓励人民消费,不再拼命储蓄。在投资人信心方面,除了降低地缘政治紧张情势,中国也应尽速厘清“共同富裕”政策并终结对消费科技业一年多来的整顿风暴。
针对中美芯片战,郝福满说,美国近期祭出的对华芯片禁令范围很广,中国恐将朝加速发展自主科技,并向世贸组织申诉来因应。
不过,世贸组织仲裁耗时,加上其上诉机构自2019年底即停摆至今,使得裁决结果几乎不具效力。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