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8:07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习近平要求科技自立自强,美中深陷科技冷战?


参观者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2023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走过中国国企“中国移动”的标识。(2023年2月28日)
参观者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2023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走过中国国企“中国移动”的标识。(2023年2月28日)

在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正式开启他的第三个国家主席任期之际,他所面临的一个最重要挑战就是如何突破他所说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中国的全方位遏制。他在获得连任后的首次讲话时说,中国需要“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

中国新一届全国人大的2900多名代表上周象征性地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其中包括重组科技部,目标是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整合优化资源,集中力量解决“卡脖子”难题。但科技领域的专家认为,随着美中“科技战”不断加剧,拜登政府也在加紧“筑墙”并填补漏洞,在中短期内,北京的新举国体制可能仍无法助力中国实现战略技术的自给自足。

中国重组科技部

根据中国政府公布的改革方案,中国科学技术部将被重新组建。重组后的科技部将被“瘦身”,不再参与具体科研项目的评审和管理,组织和拟定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规划和政策等具体管理职责将被划归给其他部委。但该部将被赋予更大影响力,特别是在如何使用政府科学基金方面有更多控制权,包括优化创新链条管理职能,强化宏观管理职责。

科技部也将设立一个新的、由中共领导的中央科技委员会,突出党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该委员会将向习近平负责,其办事机构职责由重组后的科技部承担。

观察人士认为,科技行业成为本轮中国党政机构改革的一个重头戏凸显在美国及其盟友的联手出口管制下,中国的科技企业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尖端技术领域面临挫折,以及政府打算更好统筹资源以实现在高端芯片等领域取得关键突破的决心。

中国江苏省宿迁市一家半导体芯片公司的工人在生产线上。(2023年2月28日)
中国江苏省宿迁市一家半导体芯片公司的工人在生产线上。(2023年2月28日)

中国官方的新华社发文称,“面对国际科技竞争和外部遏制打压的严峻形势,必须进一步理顺科技领导和管理体制。”星期一,习近平在全国人大的闭幕会上发表讲话,再次强调要“着力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

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安全与新兴科技中心(Center for Security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数据研究分析师雅各布·费尔德盖斯(Jacob Feldgoise)对美国之音说,科技自力更生长期以来一直是北京的首要任务之一,但随着美中关系恶化,在“卡脖子”的压力下,这一任务变得更加紧迫。中国国务院此次针对科技部分的结构调整便是由此而来。

“中国政府希望通过资助对关键点技术的基础科学研究,他们可以激励中国科学家取得突破,使外国掌握的卡点变得没用。”他说。

上周,习近平罕见地直接批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中国进行了全方位的遏制、围堵、打压,给中国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就在习近平讲此番话之际,荷兰政府上周三(3月8日)表示加入美国遏制芯片出口到中国的努力,计划对半导体技术出口实施新的限制。荷兰贸易大臣施赖内马赫(Liesje Schreinemacher)表示,出于安全原因,极紫外光刻机的出口将受到限制。荷兰的阿斯麦公司(ASML)是全球唯一的此类设备的供应商。行业专家表示,缺乏阿斯麦最先进的技术将成为中国发展自身芯片产业的一个严重障碍。

“新举国体制”成效或有限

科技领域的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即使中国政府通过其强大的行政能力整合资源,推动所谓“新型举国体制”,其实际效果恐怕也会比较有限。

新美国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技术与国家安全项目研究员比尔·德雷克塞尔(Bill Drexel)认为,中国通过政府行政能力推动科技自力更生方面只能取得有限成果,且效率较低。他对美国之音说:“诚然,新出口限制措施的确能为中国公司在关键领域取得进展创造了更强的市场激励,这一点不应被低估,而且可以加快它们的进展速度。但总的来说,我认为美国正在实施的措施将使中国在未来几年内很难实现自力更生,更不用说任何决定性的优势。”

以半导体行业为例,近年来,中国政府在该行业的巨额投资收效甚微,从华为到中芯国际等政府扶持的龙头企业,在被美国列入黑名单后,其研发芯片的努力都举步维艰。同样遭受制裁的长江存储曾是中国最有希望生产智能手机和电脑存储芯片的企业,虽然获得了额外的政府资本,但在扩大产能方面也遇到了困难。

华为海思制作的芯片2019年3月21日在福建省福州举行的华为中国经济伙伴大会上展出。
华为海思制作的芯片2019年3月21日在福建省福州举行的华为中国经济伙伴大会上展出。

奥尔布赖特石桥集团(Albright Stone Group)中国与科技政策高级副总裁保罗·特廖洛(Paul Triolo)对美国之音表示,中国“新举国体制”能否成功将取决于该行业的全球化程度以及其在关键的供应链上有多少技术“障碍点”(chokepoints)。

“以半导体为例,由于有几十种‘障碍点’技术,即使有政府的大规模支持,中国公司也很难掌握先进半导体制造所需的所有技术,”他说,“中国公司的成功将取决于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对外国技术的获取,它们能多快地招募和引进熟练的工程师,以及它们能多快地创新和掌握关键技术。”

小院更大、围墙更高

但眼下,美国拜登政府正打算进一步收紧对中国的技术出口管制。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拜登政府正在制定一项禁止美国投资中国一些行业的新规,在美中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之际维持美国的领先优势。报道说,根据美国财政部和商务部提供给国会议员的报告说,他们正在考虑建立一个新的监管体系,以解决美国对可能构成国家安全风险的海外先进技术的投资。

该报告称,拜登政府可能会禁止一些投资,同时也可能会收集其他投资的信息,以便为未来的措施提供参考。报告没有指明具体的技术领域,但重点是可能提升中国军力的领域,例如先进半导体、量子计算和某些形式人工智能的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

研究中国科技政策、政治经济和商业的哥本哈根商学院副教授傅道格(Douglas Fuller)对美国之音表示,美国的技术“小院”正变得越来越大,而围墙上的漏洞也在逐步给堵上。

他在一封给美国之音的电子邮件中说,“随着最近据报称阿里云(Alicloud)帮助实体名单上的中国人工智能公司逃避美国出口管制,预计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将出现在实体名单上。”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去年10月12日发表拜登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演讲时提到“小院高墙”(small yard, high fence)的概念。他说,当涉及到保护关键技术时,“基础技术的关键点必须在这个院子里,而且栅栏必须高,因为我们的战略竞争对手不应该能够利用美国和盟国的技术来破坏美国和盟国的安全。”

从拜登政府最近宣布的美国和盟国对中国先进半导体和制造业投入的广泛出口控制可以看出,美国正越来越多地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对待具有战略意义且可以被军民两用的技术。拜登政府希望通过使用其广泛的出口和金融工具并形成国际联盟,削弱中国成为技术主导者和自给自足者的雄心。

新美国安全中心的德雷克塞尔认为,美国的策略在未来几年内将是有效的。但与此同时,中国也在推进其国家主导的发展本国关键技术部门的雄心,中国也可能会凭借其在稀土、电池制造和其他战略部门的主导地位而进行反击。

他说:“我认为这在未来几年内将是有效的,但只在美国有优势的真正卡点的领域。还有一些敏感的技术领域,中国也有自己的领先优势,包括它自己的一些技术卡点,如稀土金属,它可以在其周围建立自己的围墙。因此,我认为现在判断这一(美国)战略的效果还为时过早,特别是取决于中国是否以及如何作出回应。我们需拭目以待。”

根据澳大利亚智库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的研究人员在几十项关键技术的研究中领先于美国同行,该报告提出北京在一些科学追求中占主导地位,并有能力开发未来的关键突破。在该研究所调研的44项技术中,中国研究人员在37项技术上领先于美国,涉及国防、太空、机器人、能源、环境、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先进材料和量子技术等领域。

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科技中心的费尔德盖斯表示,随着美中科技战的加剧,华盛顿很可能会继续扩大技术管控的范围,尽管这将意味该战略对美国科技企业将构成附带损害。“‘小院’看上去正变得越来越大,”他说,“扩大控制范围往往有助于实现国家安全目标,但会付出更大的经济代价,美国政府仍在调整其技术控制的范围。”

评论区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