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3:24 2025年1月3日 星期五

世界媒体看中国:9/11与中国


纽约世贸纪念公园
纽约世贸纪念公园

先见之明总是稀少。因此,在9/11恐怖主义组织袭击美国的时候,世界各地没有什么人想到9/11事件跟中国有什么关系。然而,10年过后,后见之明则随处可见。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的观察家们在不同程度上普遍把9/11事件跟中国的崛起和他们眼中的美国的衰落联系起来。

*《经济学人》纵论10年*

在本·拉登领导的基地恐怖主义组织袭击美国金融中心纽约和政治中心华盛顿10周年纪念日9月11日到来之前的一个星期,英国权威的《经济学人》杂志在9月3日一期发表文章,题目是“10年过后”。文章的一开头提纲携领地回顾了过去10年的历史:“在美国准备纪念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和五角大楼遭遇袭击10周年之际,2001年9月11日的事件依然在塑造历史。”

《经济学人》的文章接着陈述了9/11以来的美国反恐战争的得失,其中包括战争的巨大代价(按照美国布朗大学的估算,包括贷款利息偿还以及退伍军人的医疗福利在内的美国反恐战争的最终成本高达4万亿美元,相当于2005年到2010年六年期间美国预算赤字的总和)。文章最后说:

“美国如今(在应对恐怖主义袭击方面)准备得更好了。但防止未来的危险不能单凭简单地宣布胜利(或接受失败),退回到美国的长城之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在9/11之后犯下若干错误,其中最大的大概就是攻打伊拉克。在未来的几十年里,美国将面临形形色色的新的安全挑战,如应对不断崛起的中国,但可动用的人力物力却不如以前。”

*《日本经济新闻》的看法*

《经济学人》的论点,在地球的另一边得到呼应。《日本经济新闻》9月12日发表该报社论委员会委员饭野克彦的文章,题目是“9/11之后对中国‘有益’的10年”。文章说:

“在美国9/11遇到恐怖主义袭击10周年到来之际,日本媒体和海外媒体自然纷纷进行各种报导。虽然我没有巨细无遗地网罗所有的报导过目,但在该事件对全世界的影响分析方面,有关中国的崛起的报导引人注目。

“典型的是(日本)《每日新闻》的专题报导。报导指出,‘在过去的10年里,全世界的力量平衡变化显著。’美国跟恐怖主义搏斗,消耗国力,国际威望也降低了。另一方面,‘中国在军事、经济等各方面影响力扩大。’

“9月3日的出版的英国i《经济学人》发表长篇文章,基本以美国与伊斯兰世界为焦点。但文章也指出,美国大概要面临‘新的安全保障方面的挑战。’文章举例说,其中的一个挑战就是要‘应对不断崛起的中国,但可动用的人力物力却不如以前。’

“无论是《每日新闻》还是《经济学人》分析得都不错,但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要总结过去10年的特征,可以说‘美国的疲惫、中国的崛起’是一种稳妥的说法。

“遗憾的是,我没能看到中国媒体的分析报导。但《东京新闻》在9月5日介绍了看来是中共政权的心里话。中国人民大学的金灿荣教授说,‘假如没有恐怖主义袭击,当时的布什政权对发展中的中国的敌对心就会增强,中美关系就有可能会陷入不稳定。恐怖主义袭击对美国来说是悲剧,但对中国的发展非常有益。’”

*9/11之后的中美国力消长*

9月9日,加拿大主要的英文报纸多伦多《环球邮报》发表记者马克·麦金农的报导,题目是“中国的机遇:9/11如何正中中国的亚洲计划的下怀”。报导说:

“看到满载乘客的飞机撞上世界贸易中心的双子塔,中国领导层最初的反应是震惊。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致函布什总统,表达了这种震惊。但震惊过后,中国担心美国暴怒起来会对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大动干戈,在中国敏感的西南边陲导致不稳定。

“在2001年9月11日之前,中国只是一个二流的国家,即使在北京自己的后院也是如此。中国在展示自己的力量的时候,如在1996年越过台湾试射导弹,笨手笨脚地试图影响台湾总统选举的时候,华盛顿调遣战舰,迅速逼退了它。

“10年过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军力分散,美国政府欠北京一万五千亿美元的债,欠债的部分原因是过去10年美国必须花钱打仗。奥巴马如今只能是竭力要亚洲国家相信,美国依然愿意并且能够跟过去一样担当亚洲地区警察的角色。很多人现在说,美国正在被中国取代。作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大国,中国财力雄厚,军事力量不断增长。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袁鹏说,‘我认为9/11对美国、对全世界都是一个悲剧。’这话跟江泽民主席在2001年9月12日致函布什总统时所说的话一样。但袁鹏接着谈到了9/11对中国的影响。‘9/11让美国把注意力集中于中东而不是亚太地区,从而让中国的国际环境比预想的要宽松了,这给中国带来了一个(大发展的)好机会。’

“在2000年竞选总统的时候,布什表示,他认为中国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而不是他的前任克林顿所喜欢说的‘战略合作伙伴’。”

*印度痛心疾首*

英国、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主要报纸对9/11以来美国在它们眼中的衰落纷纷表示痛心疾首。与此同时,世界人口第二大国、世界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印度的主要报纸《印度时报》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认为9/11让美国受重创,让中国得好处,也让印度蒙受损失。

9月11日,《印度时报》发表英迪拉尼·巴格奇的文章,题目是“美国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文章在讲述了9/11使美国大动干戈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之后说:

“在美国忙于反恐战争之际,中国退居后面。中国没有吐血花大钱,也没有派遣成千上万的军人投入一场战争去送死,......。中国很廉价地维持了跟巴基斯坦的‘全天候’友谊。中国从来没有像美国那样在巴基斯坦花大钱,但中国对伊斯兰堡的影响力却不同寻常地高。

“在阿富汗,以美国为首的盟军跟塔里班战斗,与此同时中国却投资几十亿美元在那里开发铜矿。在2007年,在中国抗议一些中国公民在巴基斯坦被劫持之后,当时的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派人冲入红色清真寺(解救人质);巴基斯坦军队总长卡亚尼对阿富汗领导人说,最好抛弃美国,跟中国结盟。”

*两个岛国,异议与悲叹*

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是否导致世界历史进程改变方向?10年过后,世界各国的人们千言万语,看法各异。印度洋岛国毛里求斯的法文报纸《快报》9月11日发表记者纳德·斯瓦拉芒从华盛顿发出的报导,认为9/11事件并非21世纪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大事:

“对很多专家来说,即使是9/11袭击事件在很多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自那之后出现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但那天的袭击事件并不是21世纪具有根本性的事件。世界历史进程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中国的经济扩张......和最近的阿拉伯之春则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加勒比海岛国牙买加的《拾穗者》报在9月11日则发表资深记者伊安·波伊纳德文章,悲叹美国蒙受的损失和中国的崛起:

“2001年9月11日,恐怖主义分子袭击美国,导致将近3000人丧生,让美国人受到心理重创,让文明世界感到愤怒。10年过后,美国国会研究部估计,9/11之后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耗费美国1万3千亿美元。

“美国有若干深刻的缺点弱点,但我宁愿看到美国在世界上足够强大,可以扫掉牙买加毒枭达德斯·库克这样的恶人,而不原意看到世界给中国这样的扶持腐败和残暴政权的专制大国主宰。”

*美国保守派的困惑*

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发生、美国攻打阿富汗之后,美国许多保守派一度欢欣鼓舞,认为那是美国重新安排中东秩序、进而安排世界秩序的大好时机。伊拉克战争就是在那种背景之下发生的。不久之后,许多保守派人士承认,当初把问题想得过于简单。10年过后,又有不少保守派人士表示后悔莫及。

美国贝里学院政治学教授、保守派人士彼德·劳勒9月11日在公共政策和教育网站“大思想”(BigThink.com)上发表文章,表达了他的困惑:

“如今,我们感到思绪混乱,无能为力。对伊斯兰极端主义的胜利非常模糊而有限。那种胜利不是让人产生以及该让人产生(1940、50或80年代美国战胜法西斯和共产主义强敌的)那种骄傲。原来历史没有结束,美国的国力和影响力(或许还有整个西方的影响力)在降低。我们甚至都不能完全理解(更谈不上面对)中国奉行专制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式的技术爱好构成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到头来居然互联网也不能挽救我们!)”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