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总统突然宣布将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增收关税,沉寂一段时间的美中贸易谈判再度剑拔弩张,是什么原因让特朗普又拿出关税大棒?特朗普对中国的极限施压是否会奏效?中国官媒在沉默一天后才开始评论,称对谈判破裂做好准备,“无论有什么变故,都与国家同在”。进行了十轮的美中贸易谈判,是否已经走入死胡同?中国还有什么筹码能够应对?
参加节目的嘉宾是:独立时评人、政治学博士吴强;国际商业投资顾问、时评人张洵
张洵:美国释放的善意被解读成软弱,突加关税意料之外但情理之中
国际商业投资顾问、时评人张洵表示,中国这边,只要是很重要的事——贸易谈判当然是很重要的——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是由习近平来拍板的。现在特朗普突然加税这一问题,反映出中美两边谈判策略的不同和对对方的理解有问题。
中方有个误区,认为既然是谈判那就该双方各让一步,各打五十大板。但其实这次贸易战本质并非如此。特朗普只是想夺回失地,找回公平。过去十几二十年中,中方确实没有按游戏规则玩。
在这个大前提下,美国还是尽量给了中方余地,比如加税期限一拖再拖等等。其实美国一直在释放善意,但中方每次都把这种善意当成是对方的软弱。像姆努钦和库德洛这样的鸽派非常希望与中国达成协议,但他们的策略不对。每每彭斯、特朗普、莱特希泽或纳瓦罗释放强硬信号后,他们都会出来“和稀泥”。这让中方——主要是习近平——认为,我可以坚持我的立场,我可以更强硬,可以赌一把。
中方在拖,特朗普也在拖。他是希望拖的过程中,美国的产业可以慢慢开始从中国转移出来。但一拖再拖,也让考虑转移的商家开始犹豫,慢慢就把转移停滞下来了。这种情况下,特朗普这次突然宣布增加关税是意料之外,但也情理之中。
吴强:没有国家没有人可置身全球化之外,最终都要屈服于全球市场的选择
独立时评人、政治学博士吴强表示,官方这些定向降准和煽动性的讲话基本是没有用处的,这种状况基本反映出美方加税对中国经济全局的影响。这种全局性的影响超过了防火墙、超过了中美间的结构性差异。其实这对中国经济在全球化当中的地位和实际所受的影响做了最好的说明。
周一中国股市全面下跌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也表明,中国股民、企业和整个资本市场哪怕通过最微小的渠道都能获知中美关系对全球市场的影响,这是他们对贸易战政策作出的最具体反应。这种反应不是目前的宣传政策和股市政策可以调整的。
特朗普这次这一手非常具有21世纪的政治经济效应。我提醒所有中国资本和所有人,在全球化领域里,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其外,用民族主义的壁垒扛过多久,终究要面对和解决现实的结构性差异。我相信,目前的结构性差异以及习近平个人的民族主义强硬都是暂时的,最终都要屈服于整个资本市场的选择。
张洵:短期贸易协议有必要达成
张洵认为达成短期性贸易协议有必要。张洵提醒道,有一点大家不要忽略,任何美方肯签字的协议,一定是有底线的,一定是美国可接受的。如果是美国可接受的协议,那在贸易平衡、知识产权保护、国企补贴方面和最后整个协议的实施方面肯定会有明确的条款。既然有明确条款,加之WTO的前车之鉴,美国不可能不监督,中共也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去实施。
这个短期协议,无论对美国企业的产业转移,还是对美国经济的短期效应都有好处。我们不能把政治问题真空化,还得结合实际来看。把华为事件、南中国海问题、台湾问题以及美俄关系这些问题汇合起来看,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正在做一个长期的战略准备。
吴强:威权政治下民族主义缺民意支持,中国远没做好与美对抗的准备
吴强表示,中国的最高领袖以民族主义立场进行国际对抗时,他会发现最大的问题其实来自中国内部。也就是,中国自己能否作为一个民族国家完整体现民意支持。
这是中国目前威权主义体制的根本缺陷,它根本无法为最高层孤立的民族主义提供足够的民意支持。这正是中国最高层目前的尴尬所在。这种尴尬是任何一个新兴民族主义国家都无法避免的。
中国内部也没做好和美国对抗的准备。这几年美国内部的舆论、智库、政界、学界都发生大幅度倾斜,似乎把中国的崛起作为美国未来对抗的唯一敌人,但根据我自己的观察,中国虽也把美国作为未来唯一的潜在对抗对象,但内部其实没有做好准备。
现在的民族主义姿态更多是不久前青岛大阅兵和一带一路峰会效应下的小小膨胀,这种膨胀所支撑起来的野心是短暂的。从长远来看,他的力量将是渺小的。他或许会告诉人民,要再等30年或更久才能实现所谓的中美共治,但目前我从任何角度都看不到这一点。
更多精彩内容,请收看2019年5月7日《时事大家谈》完整版视频。
时事大家谈是一个自由论坛。嘉宾和观众听众发表的都是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美国之音。
YouTube链接:特朗普威胁加税,美中贸易谈判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