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0:53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美中在气候领域合作也能竞争 活动人士担心拜登忽视人权问题


美中在气候领域合作也能竞争 活动人士担心拜登忽视人权问题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10:10 0:00

美中在气候领域合作也能竞争 活动人士担心拜登忽视人权问题

美中在气候领域的合作引起不少目光,气候政策专家王立德提出,两国的建设性竞争同样有利于全球应对气候问题。人权活动人士杨建利则担心,美国会为了中国的气候承诺而放松对人权问题的施压。

气候政策专家:建设性竞争有利于应对气候问题

自从上任后,拜登政府一直强调在气候变化领域和中国的合作。4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在拜登总统举办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表示,愿意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合作。两国上周就此签署了联合声明。

不过对于一些气候政策领域的专家来说,美中在气候问题上“合作”是一个意义模糊的概念。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法学教授王立德(Alex Wang)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相比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他更希望能够看到两国各自在国内政策上的行动,给其他国家起到带头作用。

“如果美国和中国展示出采取巨大行动的意愿的话,这将有利于其他国家的加入,” 他说,“不过,我认为这些的基础是各国能否在国内实现那些目标,合作并不是最主要的层面。”

报告显示,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市场,但同时也是煤炭能源的最大使用者,尽管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最近表示会逐渐淘汰煤碳能源,但中国当前依然在不断建造新的火电厂。

王立德教授曾在中国与政府机构和法律界一同推进环保方面的法治与公众参与度。他认为,中国在发展新能源上的努力非常可观,但旧能源在中国经济中依然所扮演主要角色,能不能成功推动能源领域的绿色化将是对中国领导层的考验。

他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各地有不少人希望能继续走老路。问题就是管理者有没有毅力和能力去制止那种行为,去下命令,首先通过法律和规章,禁止建造新的火电厂,然后有效执行那些规章,阻止那种电厂的建造。所以,一定程度上说,你可以把这看作是一场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政治经济角力。”

王立德教授还认为,美国与中国之间有建设性的竞争同样有利于全球抗击气候变化。他表示,美国和中国近年来越来越直接地比较起了两国制度哪一个更优越,但如果美中能为了证明各自制度的优越性而采取不同措施积极应对气候问题的话,这对全世界来说都是好事。

他说:“拜登总统谈到了如何让民主制度运作,展现民主制度是有效的。而中国领导人多次表示他们认为他们的制度能带来更好的效果,而不是支离破碎又充满争论的民主。现在是时候让两国证明各自的论点了。”

他认为,双方的论点都与现实有差异,但他希望两国都能接受这个不完美的现实并采取行动,

“如果两边都朝着他们认为是正确的方向前进,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的话,我想那会很好,” 王教授说,“我认为,通过竞争,探讨什么样的治理模式是好的,什么样的全球治理模式是好的,我想这对两国以及全世界来说都是好事。”

人权活动人士:美国不能放松对中国人权问题施压

尽管气候变化领域的专家对美国和中国愿意在全球变暖问题上合作感到欣慰,但关心中国人权状况的活动人士则对此感到担忧。

“公民力量”创办人杨建利博士和国际人权活动家艾伦·罗兹(Aaron Rhodes)周四在美国政治新闻网站《国会山》(The Hill)上发表评论文章,警示拜登政府不要因为气候问题而放松对中国人权状况的施压。

在前总统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放下了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领导者地位,同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则带领中国积极地试图填补这一空缺。

“他意图用这个来填补中国一直缺少的软实力,” 杨建利对美国之音表示,“软实力的缺少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崛起。所以习近平这次同意参加会议,他的目的就是要和拜登分享主导地位。”

拜登政府一直表示,和中国在气候上的合作不代表美国会在其他领域让步。但杨建利认为,习近平依然想要通过在气候领域给出承诺,换取美国在人权等问题上的妥协。

“拜登想和中国就气候议题合作而放弃了他的坚持,换来的只是中国承诺的一纸空文,这是我们的担心,这就是我们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他说。

杨建利怀疑中国是否真的愿意在环保问题上采取有效行动。他认为中国目前没有给出降低碳排放的具体措施,也需要持续的经济增长来维护政权的合法性。而中国的经济增长常常建立在低人权状况的基础上。
他建议拜登政府在与中国的外交政策中,不要单独处理气候问题,而应该将气候问题与人权和安全等议题联系在一起。

“美国政府要理解,环保议题和人权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人权不能改善,环保恐怕也很难改善,” 杨建利说。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