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星期三(1月25日)宣布向乌克兰提供31辆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被认为是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大量军备援助的又一重大步骤,将有助重塑战争格局。
“奥斯汀部长之所以建议采取这一步骤,是因为我们要加强乌克兰保卫其领土的能力,实现其战略目标。”拜登总统说。
在美国的强大援助下,乌克兰近一年来令俄罗斯屡遭重挫。然而,这场欧洲二战以来最大的武装冲突也在迅速掏空美国的军火储备。分析人士关注的是,在台海可能爆发冲突的情况下,以美军弹药储备及国防工业体系现状,美国是否能同时保证欧亚两大战场的战备供应。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星期一的一篇报告建议说,美国的总体目标应该是提高所需弹药产能,使美国能够打赢至少“一场大型战区战争——如果不是两场的话。”
乌战弹药消耗之快超乎预计
尽管美国早已预计乌战会消耗大量的军火弹药,并已采取包括重启二战时指定的租借法案等多种措施提升弹药战备水平,但最近的一系列迹象显示,乌战消耗弹药之快可能远远超乎了人们的预计。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上周五说,向基辅提供新武器固然重要,但重点是还要为其提供弹药。“我们还需要记住,我们不仅需要关注新(武器)平台,还需要确保所有已有的平台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弹药。”他在出席援助乌克兰国际会议期间对路透社说。
据非政府组织武器贸易论坛(The Forum on the Arms Trade)的数据,截至去年1月6日,美国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130万多发炮弹,超过1.08亿发小型武器弹药,5200枚精确制导的155毫米炮弹,1600枚毒刺导弹(Stinger)和8500枚标枪导弹(Javelin),2500枚拖式导弹(TOW)。这还不包括其他类型的武器弹药和英国、德国等北约盟国提供的武器弹药。
即便如此,乌军有时还是苦于弹药不足。专注于乌克拉战争新闻的媒体《基辅独立》最近的一篇报道说,乌克兰炮兵急需更多弹药。“我们需要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每一发122毫米火炮弹药。”乌克兰炮兵说。“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帮助我们的步兵。我们竭尽全力,但没有很多炮弹。”
为使乌战不至成为一场无米之炊,美国已开始从其他国家调用弹药。《纽约时报》上星期援引没有透露姓名的美国和以色列官员提供的消息报道说,五角大楼正在动用美国存放在以色列,本来是为应对中东冲突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储备。此外,尽管朝鲜的威胁没有丝毫减少的迹象,但美国也在从韩国筹措弹药,韩国国防部已经证实,韩国以美军使用为前提与美洽谈弹药出口。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假设乌克兰一个月发射14万3千发炮弹,相对于每天约4,800发,而美国的产量每个月只有3,250发。“这可能会成为一场危机。”这份报告说。
报告说,美国已经向乌克拉提供了1百多万枚155毫米火炮炮弹,美国目前的年生产率仅为9万3千枚。由于美军进行培训还需要这类炮弹,所以美国已无力恢复库存水平。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国际安全项目高级顾问、该报告的作者马克·坎西恩(Mark Cancian)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仅从以色列和韩国调用还不够,美国还可能会抽调在其他国家储存的弹药。“例如,我们在卡塔尔、科威特也有很多,如果我们开始取用其中一些,我不会感到惊讶。”
美弹药工业现状堪忧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工企业,如洛克希德–马丁、波音、雷神和通用动力等等,但就整个军事工业基础来说仍不乏很多令人担忧的隐患。
华盛顿智库传统基金会最近的一份报告说,陆军拥有的建于二战时期,负责为整个美军提供小型弹药、炮弹的兵工厂技术落后,迫切需要投资来更新技术设备。
这篇去年12月下旬发布的题为“迅速消耗的弹药库存凸显政策有亟需调整”的报告说,“弹药工厂使用的技术落后于最先进的技术水平数十年,这既限制了效率又危及工人。”与此同时,报告说,对这些工厂弹药需求量的要求又是几十年来最高的。
此外,五角大楼去年的一份报告也从另一个角度对美国的弹药制造业缺乏竞争力作出令人担忧的评估。报告说,美国的导弹和弹药(missiles and munitions)业,30年前有30家主承包商,但如今只有7家,行业的竞争程度严重下降,几家公司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报告说,在过去三年左右的时间里,战术导弹供应商从13家减少到3家,固定翼飞机供应商从8家减少到3家,卫星供应商从8个减半到4个,“今天,90%的导弹只来自3个来源。”
高超音速武器是美中博弈热点武器项目之一,但该报告说,在这个武器领域目前只有一个主要的承包商。
基于潜在冲突的性质和规模,美国每个军种都有自己的机密武器弹药规划,传统基金会那篇题为“弹药库存迅速消耗凸显政策亟待改变”的报告问道,美国是准备打一场持久战,还是只准备打一场持续时间短、范围有限的战争?目前的计划是否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即如果美军用完某种武器弹药,国防工业界可能需要数年、而不是数月的时间才能补充得上?
报告说,乌克兰几个月的战斗就消耗了如此大量的美国毒刺和标枪导弹这一事实表明,国防部的计划以及基于这些计划而建立起来的储备是不够的。
在最近举行的一次海军协会研讨会上,海军舰队司令达里尔·考德尔上将(Daryl Caudle)公开对国防工业的现状表示不满。
“我非常懊恼,”考德尔说。“因为这对获胜至关重要。在我看来,而且对于房间里穿着军服的人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而没有弹药我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他说。
伴随着弹药工业体系产能不足的也许是美国整个制造业的衰落。
二战时期,美国凭借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不仅自己的军队同时在欧亚两大战区作战,还能支援盟国,是名副其实的“民主兵工厂”。以造船业为例,美国在二战的几年时间里下水了惊人的122艘航母。当时造船基地之一的巴尔的摩市有四家大型造船厂,其中伯利恒-费尔菲尔德一家船厂不但造出了大批两栖登陆舰等海军舰只,而且还批量下水万吨级的“自由轮”,成为现代工业化大规模量产的奇迹,但如今该市所有的船厂都已倒闭。
现在全美国仅有四座军用造船厂,海军舰队的大量维修保养必须依靠民间商业船厂,在和平时期就已力不从心。
“美国政府问责局”今年2月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大部分潜艇都无法按时完成维护。此外,另一个政府部门“国会预算办公室(CBO)”指出,缺乏技术工人是海军的一大难题。这个为国会两院提供专业分析的无党派部门在去年的一份报告中悲观地预计,海军将在未来30年内都将面临维护延误的问题。
印太战区弹药储备不足?
已近一年的乌克兰战争仍无结束的迹象,普京似已决心不惜打持久战。他在去年的一次演讲中说,18世纪之交,彼得大帝开疆拓土征战21年,现在历史的重任“也落到了我们的肩上”。
对台海局势来说,潜在的关键问题是:乌战会不会过度消耗美军资源,进而影响美国在亚洲的弹药战备能力?
《华盛顿邮报》上星期发表评论说,随着中国军事力量的快速增长,华盛顿又大量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美国已没有多少硬实力可以支配。评论说:“现在,中国的受益很可能在于欧洲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耗尽美国军火,令国防工业捉襟见肘。”
在向乌克兰提供大量军援的同时,拜登政府也加大对台军售的力度,但很多军备台湾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拿到手目前还难以确定。乌克兰海军凭借美国“鱼叉”(Harpoon)反舰导弹让俄罗斯的黑海舰队难以对敖德萨等港口发动两栖作战,美国对台军售中也包括这一反舰导弹系统。
“台湾应该在未来几年内从美国收到400枚鱼叉导弹。”美国海军战争学院高级研究员马修·坎西安(Matthew Cancian)说。“美国应该关心的一件事是,向乌克兰提供鱼叉是否会影响向台湾运送这些鱼叉的时间表,因为在我们的兵棋推演中,这些鱼叉导弹的使用对于保卫台湾免受入侵非常重要。”
多年来美国军事专家等都就中国武力攻台进行了多次兵棋推演,其中很多结论是美国惨胜,但这些推演假设的通常不是一场久拖不决的战争。
马修·坎西安等人最近的兵棋推演把交战期定为典型的一个月。他对美国之音说:“美国在三天内就用完了最先进的导弹,然后必须开始使用不太先进的导弹。”
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星期一的报告也指出,一系列兵棋推演的结果都显示,台海冲突不到一周,美国一些弹药就已经所剩无几,其中包括远程、精确制导导弹。
弹药短缺也是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美国盟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澳大利亚智库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去年11月的一份研究报告题目为:“如果我们陷入战争,我们的弹药撑不了一个星期”
美国在过去的几十年来开发了大量的先进武器,在印太地区优先配置包括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在内的装备资源,但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山姆·坦格里迪(Sam Tangredi)说,先进的智能导弹的缺点是非常昂贵,即使是美国也负担不了太多。
“如果你认为(台海军事冲突)只会持续一两星期,然后中国就会放弃,那好,你就有足够的精密武器。但如果冲突持续两星期以上,你将耗尽这些武器。”
尽管有种种令人担心的迹象,五角大楼官员对美军的军备库存能力仍有信心。
“我们相信只要乌克兰需要,我们就有能力继续支持乌克兰,”国防部发言人、空军准将帕特里克·莱德(Patrick Ryder)最近说。“而且我们相信,我们能够继续保持对保卫我们国家至关重要的战备水平。”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军事问题专家马克·坎西恩说,过去四、五年里,鉴于可能与中国开战的潜在需求,美国国防部一直在筹建弹药储备,乌克兰战争使国会和行政部门认识到打这样的战争需要多大的储备,因此,国会已授权扩大武器生产,尤其是弹药生产。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特别是因为乌克兰战争,你需要多少武器和弹药才能跟一个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作战,你看到国会和五角大楼增加了关键系统的生产,(因为他们)认识到了将需要什么。”
马克·坎西恩还指出,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大部分武器不会跟台海战争需要的武器发生冲突,因为乌克兰的冲突主要是地面冲突,而跟中国潜在交战的主要是空军和海军。他说:“虽然会有一些重叠,但我们大部分情况下使用不同的武器和弹药。”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