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7:13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海峡论谈:李明哲案与台湾入联争议


海峡论谈:李明哲案与台湾入联争议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34:45 0:00

海峡论谈:李明哲案与台湾入联争议

中国湖南省岳阳中级法院9月11日对台湾人权工作者李明哲涉嫌“颠覆国家政权”一案开庭审理。李明哲的妻子李净瑜和母亲郭秀秦以及部分台湾媒体获准进入旁听。李明哲当庭认罪。台湾陆委会表示,李明哲只是人权工作者,既不可能也没有能力颠覆国家政权。陆委会指中国大陆方面在处理李明哲一案上未尽符合法律正当程序保障,外界无法认同与接受,并呼吁陆方让李明哲早日返台。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则强调,中国是法治社会,任何人在中国都要遵守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秩序,触犯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任何利用此案进行政治操作、影响或诋毁中国依法办案、攻击中国政治和法律制度的企图都是徒劳的。

李明哲的妻子李净瑜说,李明哲是“被当庭认罪”,整个审判只是一场戏。对此,健行科技大学教授颜建发认为,李明哲的案子以目前的结果来看,中国赢了,李明哲输了。因为你只要认罪,即使我们台湾讲是被认罪,但只要经过他一番的操作以后,公诸于电视网,我想大概就已经定型了。所以可以看得出来,中共在操作统战上是越发成熟。因为一个个人要面对这么大的一个官僚体系。刘晓波是国际知名人士,是诺贝尔得主,国际人权组织给了这么大压力。西方领导人跟习近平也讲了很多,可是最后也还是这样一个结果。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访问学者黄裕钧说:“毕竟李明哲只是一个人权工作者。先不说中国大陆他们有人权方面的问题。人权本身就是一个普世价值,我们也希望人权可以以后在中国有不断的进步。现在也有阴谋论。说李明哲其实是中国大陆报复台湾逮捕周宏旭的一个反击动作。第二个,人权在每一个国家的确都不一样,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令。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我觉得对于李明哲的问题,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希望中国大陆的人权能够越来越进步。甚至可以跟台湾、世界做接轨。第二个,李明哲先生如果作为一个人权工作者,在审判的时候就已经放弃了自己想要宣达权利的机会。那接下来我们就关注如何让李先生离开中国,回到台湾。我觉得这才是最基本的事情。他如果继续在中国大陆受审的话,以台湾这边的人权角度来说,难免会受到一些迫害。”

台湾长荣大学政治系教授李宪荣日前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曾表示,台湾实行民主已有一段时间,李明哲事件令台湾人无法想象去中国旅行的一个无辜的人会被逮捕。

台湾陆委会发言人邱垂正也说,李明哲案引起国际社会和台湾各界严重关注,还关系到中国大陆的形象,同时会影响跟台湾关系的发展。

不过,台湾中华二十一世纪智库执行长雷倩认为,李明哲的案子也许有助于其他台湾人了解活动人士和违法之间的界定。雷倩说:“这个案子对于划线界定非常重要,确定某些案子是真正的侵犯人权案,其它案子是单纯的违法案。”

颜建发教授说:“也许李明哲有触犯他们的法令。可是至少说你要对外,让外面的人知道李明哲的情况如何,让李明哲的家属探视。我觉得是因为他十九大要召开了,他想把这个事情早点解决掉。我觉得他太多的政治考量,没有对人权有一种尊重。当然你触犯人家国家的法令,人家有自己的制度。但是基本的人权保障也要有。那你让家属怎么办,家属也通过很多管道却不被理会。”

李明哲案对原本就已经低迷的两岸关系造成什麽影响?台湾民众是否担心以后去中国大陆会“被李明哲”?

黄裕钧回答,目前看来并没有出现台湾人害怕去中国大陆的情况。他说:“因为台湾人很清楚现在大陆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政府执政的状况之下。大家要去思考的是会不会有杀鸡儆猴的状况出现。可能有一些人想要在大陆推动一些他们认为可是持续进步的事情,但因为李明哲案,发现自己的安全会受到威胁,就不再推动这样的事情。如果这成为事实的话,我觉得蛮可惜的。我一直都希望台湾能够成为未来中国大陆改革的样版。”

与此同时,推动台湾入联的宣达团已经来到美国,9月14日前往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抗议;9月16日,抵达纽约,在新一届联合国大会即将举行一般性辩论前展开抗议活动。不过,有美国学者曾表示,台湾加入联合国只是一个“台湾梦”。

颜建发教授对此回应:“这当然是难度相当高。因为要加入联合国需要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同意,中国就绝对不会同意。但中国不同意并不代表台湾不能去表达,或不应该去表达。(表达诉求)这本来就应该是台湾应有的权利。”

欢迎您在此留言,更多精彩评论,请看海峡论谈0917完整版

海峡论谈:李明哲案与台湾入联争议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34:45 0:00

YouTube视频:海峡论谈:李明哲案与台湾入联争议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