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3:57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中欧峰会后双方各说各话,凸显分歧仍大于共识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右)和欧洲理事会主席夏尔·米歇尔(左)在北京与中国领导人举行欧中峰会后召开记者会。(2023年12月7日)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右)和欧洲理事会主席夏尔·米歇尔(左)在北京与中国领导人举行欧中峰会后召开记者会。(2023年12月7日)

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本周四(12月7日)在北京举行。虽然中方在会后强调双方在一些根本性问题上达成共识,欧方在会后则坦言双方在从贸易到人权到台湾等许多问题上依然分歧严重。

欧洲理事会主席夏尔·米歇尔(Charles Michel)和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星期四在北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强分别举行会晤,这也是中欧领导人四年多来首次举行正式的面对面高峰会。

中欧峰会完整而具体的对话外界可能一时还不得而知,但是从会后双方在星期四晚间各自举行的记者会上的表述可以看出,中欧在一系列双边和国际问题上仍然存在严重的分歧。中国外交部欧洲司司长王鲁彤接受了媒体的联合采访,而米歇尔和冯德莱恩则在欧盟驻北京办事处举行了记者会。

美联社将双方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的立场和表述分别整理如下,以作对比:

贸易不平衡

冯德莱恩:“如果你看看过去两年,贸易赤字翻了一番。这是一个令很多欧洲人关切的事情。这种不平衡是难以持续的。根本原因众所周知,而且我们也进行了讨论,从欧洲公司缺乏对中国市场的准入到本土中国公司受到优惠对待以及中国产能过剩。”

王鲁彤:“欧洲有时将我们之间的贸易不平衡与产能过剩和补贴作联系。但是我们不认为在绿色能源和清洁能源等领域存在产能过剩…在欧洲乃至全世界向绿色能源转型过程中,中国可以提供很多的帮助。所以,你如果希望我们支持欧盟的绿色转型,就不能搞保护主义。你要在保护主义和鼓励中国参与欧洲实现绿色转型目标之间作出选择。”

贸易补贴

外交部欧洲司司长王鲁彤在北京举行的欧中峰会后召开记者会。(2023年12月7日)
外交部欧洲司司长王鲁彤在北京举行的欧中峰会后召开记者会。(2023年12月7日)

王鲁彤:“中方对欧方‘去风险化’和限制性的经济贸易政策,包括对中国电动车进行反补贴调查以及5G政策表明了关切。中方敦促欧盟确保其贸易和投资市场开放,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非歧视性的营商环境,审慎使用贸易救济措施。”

冯德莱恩:“政治上而言,欧洲领导人无法容忍我们的工业基础遭到不公平竞争的破坏。我们喜欢竞争,这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好,这让价格下降,这对消费者有利。但是竞争需要公平…欧洲不想与中国脱钩…我们想要的是去风险。去风险就是管控我们看到的风险,通过将供应链多元化避免过分依赖…以便增加我们的韧性。而且这也不是专门针对中国的。”

乌克兰

冯德莱恩:“俄罗斯发动的侵略战争是对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公然冒犯,也是对欧洲安全的一大威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重申中国有必要利用其对俄罗斯的影响力阻止侵略战争并就乌克兰的和平计划进行沟通。我们也再次呼吁(中国)不要向俄罗斯提供致死性装备并防止俄罗斯设法破坏制裁效果的企图。”

王鲁彤:“欧洲政治人物有时对我们说,中国应该告诉俄罗斯,你们应该告诉普京总统撤军。这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主权国家。普京总统根据他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安全自主作决定。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鼓励欧洲人直接与俄罗斯对话。我们认为…欧洲人与俄罗斯人讨论欧洲可能的安全架构很重要;俄罗斯人与美国人讨论可能的战略稳定也很重要。”

人权

米歇尔:“对欧盟而言,人权和基本自由是普世价值。我们绝不会对人权案子睁只眼闭只眼。今天我们按照我(2022年12月)访华时达成的协议,欢迎中国恢复人权对话。这是朝正确方向迈出一步。今天我们在最高层级继续这一对话。我们还提出具体关切的个案,例如在新疆或西藏对人权的侵犯。”

王鲁彤:“今年稍早,中国与欧盟恢复了人权对话。对话非常富有成果,我们还将继续举行…我们也向布鲁塞尔提出我们的关切,我们对欧洲国家人权遭侵犯的关切。这一对话应该旨在促进了解和合作。人权问题不应该被当作攻击中国的大棒。我认为我们在人权方面取得的进步得到很大的赞赏和承认。”

台湾

王鲁彤:“中方重申了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强调欧方应以实际行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不干涉内政这一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中欧关系的政治基础。”

米歇尔:“我们对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日益升高的紧张局势感到关切。我们反对任何单方面通过武力或胁迫改变现状的企图。欧盟坚持其‘一中’政策。我相信中国完全了解这一地区紧张局势升级的严重后果。”

评论区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