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 —
连日来,中国主要媒体都发表“学者”文章,批判西方特别是美式宪政,引起反对声浪。星期五,人民日报再度发表学者文章,强调“制度自信”。环球时报周四也发表社评说,认识中国,永远挺难。
*郑志国:“功归资本主义,过因社会主义”是错的*
人民日报8月9日发表广东省委党校郑志国教授文章,题目是:人民日报学习连线:为什么我们有制度自信。中新社转发时改题目为:党报:“功归资本主义,过因社会主义”是错的。中国许多网站转载此文时都用了这一标题。
郑志国是湖北人,现为广东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教授。他在人民日报刊登的文章,只有四大段。人民日报发表其文,显然是为最近围绕宪政而展开的讨论和争议定调和降温。
*中国制度西方宪政,谁优谁劣*
至于学者网友争执不下的西方宪政和中国制度谁优谁劣,郑志国开门见山:“判断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合理、关键要看它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以谋求人民幸福、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价值取向,无疑是先进合理的制度。”
郑志国教授显然知道,光是这样下定义,是无法服众的,所以,他马上谈到问题:“当然,尽管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但一些具体制度还不完善,这使它蕴含的优势和潜能尚未完全发挥出来。”“具体制度问题可以通过改革创新逐步加以解决。”
郑志国还说,这些问题,有些和制度不完善有关,但有些问题“主要是现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造成的,不能笼统归咎于制度。”
这位“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教学与研究”、给硕士生讲授“资本论”的教授说,“一些人常常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某些制度为标准来评价我国的相关制度,并把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归结到制度上,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但除了少数发达国家外,其他大多数国家发展水平并不高。”郑志国说,如果割断历史,把当代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逐步缩小但依然存在的差距归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幻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会发展的更快更好,“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
郑志国谈到的这些观点并不新颖,甚至在改革开放之前的所谓“四人帮”时代,好多大批判写手如张春桥和姚文元就都提到过。
*谢韬:德俄更懂马列,华人更懂孔子*
并不是针对郑志国的观点,另外一位“老马列”、已故人民大学副校长、学者谢韬曾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德国人是不是应该比我们更懂得马克思,俄国人是不是应该比我们更懂列宁,就像我们比外国人更懂得孔夫子一样。为什么德国人扬弃了的马克思主义不适合现实生活的部分,为什么俄国人抛弃了列宁主义,我们要当作神物供奉着?当作旗帜高举着?”
谢韬的话,放在毛泽东和赫鲁晓夫因后者否定斯大林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交恶时用,也挺适时。
郑志国的文章比王小石的要理性,但相比之下,环球时报周四一篇社评相对要更“温良恭俭让”。一向“左派”观点鲜明而遭到自由派网友抨击的环球时报在标题中说,认识中国永远挺难。
被某些网友称为著名“五毛”的胡锡进领衔的环球时报,一向在重大问题上比较敏感,意识到了“当前舆论场出现的一系列 重大问题。”它说:其根源之一,就是“中国的自我意识没有达到社会共识应有的底线。”“中国是什么样的国家,如何确定中国的现实坐标和历史方位,中国的知识界和与大众莫衷一是。”
*环时:政论之争是知识界和大众之争*
环球时报认为:这场舆论争执双方不是左与右争,而是“知识界”VS“大众”----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争执。社评说,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挺复杂,但作为超大规模的国家,中国出乎意料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了评价这个国家的更多视角。
环时说:“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它之前的承载主体苏联已经垮台,但这一制度经过改革却成为中国快速发展的政治基石,这刺激了全世界围绕国家发展道路的大辩论。”
环时对目前围绕宪政问题展开的大讨论提出“中立客观”观点:“中国国内舆论对国家的认识歧见几乎无处不在,由于中国的多元和多样性,每一种认识都能找到有说服力的现实依据,它们彼此的冲突性构成舆论的基本面,社会的共识陷入短缺。”环球时报认识到,每一种观点,都在“竞争政治影响力,这使得国家改革进程受到干扰。”言外之意是:中央高层面对各种“对中国的自我认识”而犹豫不决,模糊不定,无法决断如何前行。
*环时:无任何观点占“绝对主导地位”*
环时说,现在急需理性认识国家,“一要厘清事实,二要厘清事实与国家政治路线关系。”社评说:“厘清事实并非易事”,无法得出统一答案,但应清楚“任何一种评价的局限性,不应该以一代全,谋求某一种评价的‘绝对主导地位’”。
环时社评说,新中国是从一个落后大国的很低基线开始全面现代化进程的,我们缺物质,缺见识,也缺自信。“从内部自我审视,有‘只缘身在此山中’之难。从外部认识中国,虽有视角之新,但因参杂外国国家利益而不纯正,简单的类比难免是皮相之见。”
*南方日报:改革凝聚共识,共识实现梦想*
南方日报周三发表评论题目是:改革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评论说,改革需要最大程度凝聚社会共识。“凝聚共识并非一句简单口号,它包含了社会各阶层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价值观认同,这是减少改革阻力、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所在。”
改革凝聚共识,容易实现“中国梦”。环球时报说:“认识国家的分歧已然存在,我们很难统一它们,但我们应当努力构建应对这种分歧的方式和规则,从而使得国家能够带着这些分歧往前走,而不是被它们绊倒。”这就是说,做梦,大可同床异梦,但集体梦,还是要继续做下去。
*郑志国:“功归资本主义,过因社会主义”是错的*
人民日报8月9日发表广东省委党校郑志国教授文章,题目是:人民日报学习连线:为什么我们有制度自信。中新社转发时改题目为:党报:“功归资本主义,过因社会主义”是错的。中国许多网站转载此文时都用了这一标题。
郑志国是湖北人,现为广东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教授。他在人民日报刊登的文章,只有四大段。人民日报发表其文,显然是为最近围绕宪政而展开的讨论和争议定调和降温。
*中国制度西方宪政,谁优谁劣*
至于学者网友争执不下的西方宪政和中国制度谁优谁劣,郑志国开门见山:“判断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合理、关键要看它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以谋求人民幸福、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价值取向,无疑是先进合理的制度。”
郑志国教授显然知道,光是这样下定义,是无法服众的,所以,他马上谈到问题:“当然,尽管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但一些具体制度还不完善,这使它蕴含的优势和潜能尚未完全发挥出来。”“具体制度问题可以通过改革创新逐步加以解决。”
郑志国还说,这些问题,有些和制度不完善有关,但有些问题“主要是现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造成的,不能笼统归咎于制度。”
这位“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教学与研究”、给硕士生讲授“资本论”的教授说,“一些人常常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某些制度为标准来评价我国的相关制度,并把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归结到制度上,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但除了少数发达国家外,其他大多数国家发展水平并不高。”郑志国说,如果割断历史,把当代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逐步缩小但依然存在的差距归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幻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会发展的更快更好,“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
郑志国谈到的这些观点并不新颖,甚至在改革开放之前的所谓“四人帮”时代,好多大批判写手如张春桥和姚文元就都提到过。
*谢韬:德俄更懂马列,华人更懂孔子*
并不是针对郑志国的观点,另外一位“老马列”、已故人民大学副校长、学者谢韬曾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德国人是不是应该比我们更懂得马克思,俄国人是不是应该比我们更懂列宁,就像我们比外国人更懂得孔夫子一样。为什么德国人扬弃了的马克思主义不适合现实生活的部分,为什么俄国人抛弃了列宁主义,我们要当作神物供奉着?当作旗帜高举着?”
谢韬的话,放在毛泽东和赫鲁晓夫因后者否定斯大林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交恶时用,也挺适时。
郑志国的文章比王小石的要理性,但相比之下,环球时报周四一篇社评相对要更“温良恭俭让”。一向“左派”观点鲜明而遭到自由派网友抨击的环球时报在标题中说,认识中国永远挺难。
被某些网友称为著名“五毛”的胡锡进领衔的环球时报,一向在重大问题上比较敏感,意识到了“当前舆论场出现的一系列 重大问题。”它说:其根源之一,就是“中国的自我意识没有达到社会共识应有的底线。”“中国是什么样的国家,如何确定中国的现实坐标和历史方位,中国的知识界和与大众莫衷一是。”
*环时:政论之争是知识界和大众之争*
环球时报认为:这场舆论争执双方不是左与右争,而是“知识界”VS“大众”----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争执。社评说,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挺复杂,但作为超大规模的国家,中国出乎意料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了评价这个国家的更多视角。
环时说:“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它之前的承载主体苏联已经垮台,但这一制度经过改革却成为中国快速发展的政治基石,这刺激了全世界围绕国家发展道路的大辩论。”
环时对目前围绕宪政问题展开的大讨论提出“中立客观”观点:“中国国内舆论对国家的认识歧见几乎无处不在,由于中国的多元和多样性,每一种认识都能找到有说服力的现实依据,它们彼此的冲突性构成舆论的基本面,社会的共识陷入短缺。”环球时报认识到,每一种观点,都在“竞争政治影响力,这使得国家改革进程受到干扰。”言外之意是:中央高层面对各种“对中国的自我认识”而犹豫不决,模糊不定,无法决断如何前行。
*环时:无任何观点占“绝对主导地位”*
环时说,现在急需理性认识国家,“一要厘清事实,二要厘清事实与国家政治路线关系。”社评说:“厘清事实并非易事”,无法得出统一答案,但应清楚“任何一种评价的局限性,不应该以一代全,谋求某一种评价的‘绝对主导地位’”。
环时社评说,新中国是从一个落后大国的很低基线开始全面现代化进程的,我们缺物质,缺见识,也缺自信。“从内部自我审视,有‘只缘身在此山中’之难。从外部认识中国,虽有视角之新,但因参杂外国国家利益而不纯正,简单的类比难免是皮相之见。”
*南方日报:改革凝聚共识,共识实现梦想*
南方日报周三发表评论题目是:改革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评论说,改革需要最大程度凝聚社会共识。“凝聚共识并非一句简单口号,它包含了社会各阶层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价值观认同,这是减少改革阻力、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所在。”
改革凝聚共识,容易实现“中国梦”。环球时报说:“认识国家的分歧已然存在,我们很难统一它们,但我们应当努力构建应对这种分歧的方式和规则,从而使得国家能够带着这些分歧往前走,而不是被它们绊倒。”这就是说,做梦,大可同床异梦,但集体梦,还是要继续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