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向人民借来的,是拿来为人民做事,不是属于个人,用完就要还回去。”一位前幕僚如此引述不久前过世的台湾前总统李登辉对权力的态度。
台湾第一位由人民直接选出的总统李登辉7月30日过世,享耆寿98岁。曾经在李登辉卸任后所创智库“群策会”(现已改名为李登辉基金会)担任政策研究处处长的周美里,上个周末(8月22日)在全美及加拿大台湾同乡会、北美洲台湾人妇女会等海外台侨社团举办的“向台湾民主先生致敬”视讯纪念讲座中说,上述对权力本质的态度,就是李登辉从政的核心价值。
尽管总统任期内推动政治改革、历经各种派系斗争,卸任后又因为在选举中为主张独立的台湾团结联盟党站台而遭国民党撤销党籍,台湾内部不同党派对李登辉也各有不同评价,不过对李登辉有10年近身观察经验的周美里说,李登辉有清楚前行的目标,他自己曾说过,有人觉得他无情,但他说,“为台湾做事可以六亲不认”。
周美里说,李登辉知道“权力的魅力有如魔鬼一样”,因此对权力非常谨慎以对,“他从来不讳言权力很重要,也不会自命清高说他不要权力,他知道没有权力不能做事,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追求权力、追求政权,他都是全力以赴,不假清高。”
她说,这是李登辉务实的一面,对他来说,权力是可以“伸缩自如”的,他认为有权力的时候就要充分利用来为人民做事,没有的时候就是还给人民,因为“那本来就不是自己的”。
李登辉1995年访问康奈尔大学母校并发表“民之所欲 常在我心”演讲,那个访问引发北京强烈不满,当年夏天及第二年台湾首次总统直选前,中国解放军在台海试射导弹,美国总统克林顿也派2艘航母战斗群到附近海域发出信号,美中关系一度十分紧张。
10年后,李登辉2005年虽然是以卸任总统身份再度访美,但行程仍然受到极大瞩目。当时陪同李登辉出访的周美里说,安排李登辉访美第一个必须经过的关卡就是美国政府的同意。
她说,在与美国在台协会协调过程中,美方的要求就是“不能在美国谈台独”,因此她和李登辉团队在规划行程时特地将访美定调为“民主之旅”,在公开场合中主要是宣扬台湾的民主成就,但在实际参访行程中则安排了费城的“独立大厅”和自由钟,“到了华盛顿,我们就去看‘独立宣言’,以行动来表达。”
在国会举行的欢迎酒会中,周美里说,有2、30位美国参、众议员议员到场向李登辉致意,他们在发言时“发自内心推崇台湾的民主先生”,她认为这是值得台湾人民骄傲的一刻,希望下一次能够有台湾现任总统进入国会山,这也是台湾人需要努力的方向。
这场视讯座谈全场大多以台语进行,新任台湾驻美代表萧美琴也以台语发表讲话,这也是她7月下旬上任以来参加的第一个台侨活动。
萧美琴说,李登辉前总统过世后有许多美国友人写信或亲自到驻美代表处、双橡园或台湾文化中心向他致敬,“这些朋友所表达的,每一个人都有共同的字,不管是用写的、用讲的都一样。这个字是什么?就是Democracy (民主)。”
她说,李登辉在台湾首次政党轮替的关键时刻带领台湾人民一步一步向民主前进,她告诉美国友人,一个国家能够民主化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一是要有坚持及勇敢的人民,愿意站出来为争取自由而奋斗,这也是美国人常说的:“自由并非没有代价”(freedom is not free);其次,就是必须要有一位具有智慧的领导人。
“今天能看到台湾有民主自由,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是李登辉的智慧与带领,如果不是有那么多的台湾人牺牲奉献,为台湾勇敢站出来,我们不能像今天一样能够有尊严的在世界上受到所有人尊敬。”
萧美琴说,她也告诉美方,接下来台湾民主还需要全世界有共同民主、自由价值理念朋友的支持,这也是台湾与美国共同推动印太地区和平、稳定的价值信念。“当然蔡总统派我来美国,就是要我在这里,运用所有台湾人的力量一起来拼外交、推动与美国的关系,无论是安全、经济或国际参与,都希望能与美国有进一步的交往。
她说,无论是安全合作、双边贸易协定或台湾的国际参与,台湾都需要美国的支持,在面对中国的打压和持续不断的孤立时,如果能有更多理念相近国家与台湾站在一起力量也会更大。
在李登辉过世后,美国白宫、国务卿蓬佩奥及多位特朗普政府官员、国会议员都发表声明或发推表达哀悼,最近才访问台湾的美国卫生部长阿扎尔也在返美前特地到台北宾馆向李登辉过世表示吊唁。
中国政府通过官方新华社发表评论。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7月31日说,她看到李登辉“病亡”的消息,她要强调的是,“‘台独’是一条走不通的绝路。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大势,是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