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中国84岁的药学家屠呦呦因其在治疗疟疾作出的贡献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名获奖者之一,这一殊荣使她成为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第一人。不过,围绕着屠呦呦获得诺奖在在中国国内引发了很多争论。
挪威的诺贝尔奖委员会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屠呦呦(另外两位获奖者分别是爱尔兰的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的大村智)的主要原因是表彰她在从植物药中提取青蒿素用来有效抗击疟疾所作出的贡献。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颁奖词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青蒿素)。
长期以来,中国各界一直呼唤中国本土能够诞生一位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虽然此前已有四位在中国大陆出生的科学家能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但他们都是在西方从事科研工作并取得成功的。之前并不是十分出名的屠呦呦此番获得诺奖多少令人感到有些出乎意料。
中国政府和主要官媒对屠呦呦获奖表示祝贺,认为这体现了中国科研水平的提升以及世界对中医药的认可,让中国扬眉吐气。中国总理李克强给屠呦呦的贺信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被称为“三无”科学家的屠呦呦成为中国科技类诺奖第一人在海内外引发诸多争议,其中之一是“一人得奖还是集体得奖”。
寻找新型抗疟药物这一课题并非由屠呦呦本人发起。据纽约时报报道,1960年代中国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期间,为援助与美国交战的重要盟友北越,同时抗击在中国南方肆虐的疟疾,毛泽东成立了代号为523项目的秘密军事项目,动员500多名研究人员找到新的抗疟疾的药物,从而帮助降低北越士兵的疟疾死亡率。项目以成立的日期1967年5月23日命名为“523项目”。
文革期间中国一大批抗疟领域的专家被迫害给了屠呦呦机会,她被周恩来任命为北京重要研究所523项目组的组长。她领导的科研小组从搜集到的2000多个民间药方中最终发现青蒿这种物质能够有效对抗疟疾原虫,并找到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方法。
科普作家方舟子认为,青蒿素是文革期间靠人海战术由500多人花五年多时间筛选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原才搞出来的,虽然屠呦呦在其中做出了关键发现,但由一人代表一个集体是有争议的。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写到,“青蒿素是个集体大项目,参与的人众多,院士们对屠呦呦在青蒿素发现中究竟起到了多大作用有争议……参与青蒿素研究的很多人对屠呦呦的学术和学风评价不高,特别是她存在拔高自己、贬低他人、忽略别人贡献的缺点,例如在其发布的专著中,甚至会去篡改用用文献的署名。”
早在1996年,屠呦呦和其他九人被中国求是科技基金会授予“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用于表彰青蒿素的发现。当时,屠呦呦在获奖十人中排位第七。位于香港的新闻机构“端传媒”10月6日报道说,屠呦呦在那次颁奖仪式上的报告曾遭到一些人的批评。他们认为,她的报告太过凸显自己的青蒿素发现过程中的作用。
在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奖前,她曾于2011年被授予拉斯克临床医学奖(Lasker Award),也是表彰她在发现青蒿素中发挥的作用。当时,一些中外抗疟专家就曾对她获奖提出疑议。纽约时报援引牛津大学著名疟疾研究员尼古拉斯·怀特(Nicholas White)博士的话说,其他参与研究的人员同样应该获奖,包括临床试验负责人李国桥和化学家李英等。
纽约时报在2012年1月的一篇深度报道中提到,当拉斯克奖被授予屠呦呦一人时,一些中国和国际的抗疟研究者感到愤怒。文章称,发现青蒿素的功劳毛泽东也有一份。
连中共党媒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也在其社评中坦言屠呦呦得诺贝尔奖的集体与个人之争。社评说,“由于屠呦呦是在国家攻关项目中取得的成绩,其他人和小组同样功不可没。有人认为应该奖励集体而不是个人……这样的集体主义荣辱观与诺奖颁给屠呦呦个人也让人感到了差异。”
在屠呦呦被授予诺奖前,中国国内几乎每年都会就为什么没有中国科学家获奖进行反思。其中最常讨论的一点就是中国强调集体和国家的荣誉,而诺贝尔奖等西方国家的各大奖项更看重的是个人在科研中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