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 —
美国国务卿克里的非洲之行从4月29号到5月5号结束,埃赛俄比亚、南苏丹、安哥拉以及刚果民主共和国。中国总理李克强则是5月4号到11号访问非洲四个国家,包括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安哥拉和肯尼亚。中国在2009年成為非洲最大雙邊投資夥伴,有5%的对外直接投资在非洲,而美国仅有1%;中国在非洲大举兴建基础建设受到欢迎,而美国投资的同时也要求民主人权,却受到某些非洲国家的冷处理。
美中两国在非洲大陆上的布局如何?中国的大量投资对美国影响力产生何种效应?非洲是否够大,能让美中两国共处?
《时事大家谈》邀请华盛顿智囊机构加图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夏业良先生,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客座教授张博树先生,参加话题讨论。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美国人口普查局以及智库传统基金会的数据,克里出访的四国当中,美国与埃塞俄比亚的双边贸易额为8.72亿美元、南苏丹2千3百万美元、刚果民主共何国2.41亿美元,与安哥拉则是102亿美元。
相比之下,李克强出访的非洲国家当中,中国与埃塞俄比亚的双边贸易额是102亿美元、尼日利亚16亿美元、安哥拉80亿美元,与肯尼亚则是68亿美元。
克里与李克强同样造访了埃赛俄比亚以及安哥拉。
*中国与非洲权贵集团关系密切*
美国加图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夏业良认为,非洲大陆对于美国与中国都有重要性,在当地开发可以体现大国的形象。此外,非洲国家在联合国当中席次不少,投票也有份量。经济上的投资则展现出政治上的博奕,如以前中国大陆批评台湾进行金援外交,但现在却是中国财大气粗,对本国国民苛刻,对外国出手阔绰。不过投资同时,有许多利益集团中饱私囊,包括胡锦涛家族等,以及非洲国家的权贵集团,一般老百姓并无法得到巨大实惠。而这也彰显出中国的确有向外扩张的野心。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客座教授张博树分析,中国在海外投资,与中共的战略布局有所关系。其投资一方面的确在自然资源如石油、矿产上有需要,如李克强本次造访的国家当中,尼日利亚就有丰富的石油,中国也在埃赛俄比亚建了多个大型的经贸合作区。中国的投资模式是,提供给非洲国家巨额贷款,但却是由中国公司担任承包商,再由非洲国家以石油等矿产来偿还贷款。从经济上双方都有好处,但从政治来看,这正是中共在争夺世界的战略基点以及影响力。美国则在推动政治改革、改善爱滋病等,做了很多努力。
*要人权还是要金钱? *
李克强在出访非洲之前说,中国绝不会走别国殖民主义的老路,也不会让殖民主义在非洲重演。张博树分析,这些批评是认为中国在非洲垄断市场、对当地劳工有剥削情况,不过中国政府并不承认。不过张博树说,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角度出发,会出现这种殖民现象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中国与中共党国一体不分来思考,这种党国主义彰显出的正是以对非洲的投资进行政治博奕。
李克强宣布提高对非洲国家贷款额度100亿美元,总贷款额增加到300亿美元。并且对中非发展基金多挹注了2亿美元,总金额达到5亿美元。根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2012年底中国对非洲总共投资了20亿美元,每年贸易总额高达200亿美元。不过美国长期以来也对非洲有不少投资,如今被中国赶超,是否也是因为美国是否是因为美国在从事经贸活动的同时,都要附加人权条款,而中国与非洲极权领导人则相濡以沫?
夏业良认为,正因为中国没有附加人权条款,所以非洲的集权领导人特别喜欢跟中国合作。不过中国政府应该要看历史的教训,在毛泽东时代就说要勒紧裤腰带支援世界革命,中国人自己都吃不饱,却把物资送给非洲,当时宣传世界都在学毛泽东思想,说黑人都在看毛泽东选集,可是一不给钱,这些国家马上就把中国扔在一边,有些债务最后也不还。
台湾前总统李登辉曾经与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是好朋友,但曼德拉却在李登辉总统任内与台湾断交。根据李登辉的说法,就是因为中共金援曼德拉的政党,才导致断交。
夏业良认为,其实殖民主义不一定是负面的,中国自己对西藏、新疆,都是殖民。殖民历史就是世界历史,不需完全否定殖民。
广东杨先生认为李克强与克里都访问非洲并非奇怪的事情,因为中国已经支援非洲多年,让非洲富起来是好事。杨先生并且询问张博树教授何谓普世价值。内蒙古李先生说中国向中国在非洲大把洒钱,许多非洲的既得利益者都非常欢迎中国。云南的周先生说,中国对外投资受到许多阻力,而往非洲投资收益很低,也会出现很多负能量。
张博树说,普世价值就是走宪政民主的道路,就是老百姓有权力监督政府,老百姓有尊严,政府必须在老百姓的监督下工作。而在国际发展经济联系上,这个普世价值应该体现在施援国与受援国的政治体制应该纳入考虑。美国有人权的附加条款,期待受援国有民主,或至少有改革的意愿。
*美国应坚持外交价值标准*
在促进民主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否阻碍了美国的经贸活动?面对中国可以不管当地国家的人权或环境状况,肆无忌惮只以经济为目的,美国应该如何因应?
张博树认为,美国应该坚持其外交政策的价值标准,除了经济层面之外,也要顾及理想层面,建立一个更和谐、更民主的世界秩序。而中国的外交做法对于这样价值标准造成了阻碍,正好证明了中国内部需要民主化。
美中两国可能在非洲事务上合作吗?美国需要与中国在非洲抢夺地盘吗?夏业良认为不太容易,因为双方各有不同利益,各有意识形态、价值观。美国换了多少任总统,价值观都是统一的,而中国却是每个领导人每段时间当中目标都不一样。
最近尼日利亚有200多位女学生遭到极端份子绑架,美国已经马上表明要支援搜索和营救工作,为何中国此时却闷不作声?夏业良认为,如果在符合国际法情况下,中国应该这样去做。
身为非裔美国人,并且父亲出生在肯尼亚,奥巴马总统任内是否对非洲多些关注?还是持续关注在中东与亚洲地区?今年8月5号跟6号,将在华盛顿举办”美非领导人峰会”,对促进美非关系是否有帮助?张博树认为,身为美国总统,奥巴马并不会先考虑自己的族裔身分,而是要以美国国家利益和建国理想为出发点,而最近美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正在急剧增长,这是好事,也是应该的。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VOAIO
Twitter:
https://twitter.com/VOAIO
YouTube视频:
美中两国在非洲大陆上的布局如何?中国的大量投资对美国影响力产生何种效应?非洲是否够大,能让美中两国共处?
《时事大家谈》邀请华盛顿智囊机构加图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夏业良先生,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客座教授张博树先生,参加话题讨论。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美国人口普查局以及智库传统基金会的数据,克里出访的四国当中,美国与埃塞俄比亚的双边贸易额为8.72亿美元、南苏丹2千3百万美元、刚果民主共何国2.41亿美元,与安哥拉则是102亿美元。
相比之下,李克强出访的非洲国家当中,中国与埃塞俄比亚的双边贸易额是102亿美元、尼日利亚16亿美元、安哥拉80亿美元,与肯尼亚则是68亿美元。
克里与李克强同样造访了埃赛俄比亚以及安哥拉。
*中国与非洲权贵集团关系密切*
美国加图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夏业良认为,非洲大陆对于美国与中国都有重要性,在当地开发可以体现大国的形象。此外,非洲国家在联合国当中席次不少,投票也有份量。经济上的投资则展现出政治上的博奕,如以前中国大陆批评台湾进行金援外交,但现在却是中国财大气粗,对本国国民苛刻,对外国出手阔绰。不过投资同时,有许多利益集团中饱私囊,包括胡锦涛家族等,以及非洲国家的权贵集团,一般老百姓并无法得到巨大实惠。而这也彰显出中国的确有向外扩张的野心。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客座教授张博树分析,中国在海外投资,与中共的战略布局有所关系。其投资一方面的确在自然资源如石油、矿产上有需要,如李克强本次造访的国家当中,尼日利亚就有丰富的石油,中国也在埃赛俄比亚建了多个大型的经贸合作区。中国的投资模式是,提供给非洲国家巨额贷款,但却是由中国公司担任承包商,再由非洲国家以石油等矿产来偿还贷款。从经济上双方都有好处,但从政治来看,这正是中共在争夺世界的战略基点以及影响力。美国则在推动政治改革、改善爱滋病等,做了很多努力。
*要人权还是要金钱? *
李克强在出访非洲之前说,中国绝不会走别国殖民主义的老路,也不会让殖民主义在非洲重演。张博树分析,这些批评是认为中国在非洲垄断市场、对当地劳工有剥削情况,不过中国政府并不承认。不过张博树说,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角度出发,会出现这种殖民现象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中国与中共党国一体不分来思考,这种党国主义彰显出的正是以对非洲的投资进行政治博奕。
李克强宣布提高对非洲国家贷款额度100亿美元,总贷款额增加到300亿美元。并且对中非发展基金多挹注了2亿美元,总金额达到5亿美元。根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2012年底中国对非洲总共投资了20亿美元,每年贸易总额高达200亿美元。不过美国长期以来也对非洲有不少投资,如今被中国赶超,是否也是因为美国是否是因为美国在从事经贸活动的同时,都要附加人权条款,而中国与非洲极权领导人则相濡以沫?
夏业良认为,正因为中国没有附加人权条款,所以非洲的集权领导人特别喜欢跟中国合作。不过中国政府应该要看历史的教训,在毛泽东时代就说要勒紧裤腰带支援世界革命,中国人自己都吃不饱,却把物资送给非洲,当时宣传世界都在学毛泽东思想,说黑人都在看毛泽东选集,可是一不给钱,这些国家马上就把中国扔在一边,有些债务最后也不还。
台湾前总统李登辉曾经与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是好朋友,但曼德拉却在李登辉总统任内与台湾断交。根据李登辉的说法,就是因为中共金援曼德拉的政党,才导致断交。
夏业良认为,其实殖民主义不一定是负面的,中国自己对西藏、新疆,都是殖民。殖民历史就是世界历史,不需完全否定殖民。
广东杨先生认为李克强与克里都访问非洲并非奇怪的事情,因为中国已经支援非洲多年,让非洲富起来是好事。杨先生并且询问张博树教授何谓普世价值。内蒙古李先生说中国向中国在非洲大把洒钱,许多非洲的既得利益者都非常欢迎中国。云南的周先生说,中国对外投资受到许多阻力,而往非洲投资收益很低,也会出现很多负能量。
张博树说,普世价值就是走宪政民主的道路,就是老百姓有权力监督政府,老百姓有尊严,政府必须在老百姓的监督下工作。而在国际发展经济联系上,这个普世价值应该体现在施援国与受援国的政治体制应该纳入考虑。美国有人权的附加条款,期待受援国有民主,或至少有改革的意愿。
*美国应坚持外交价值标准*
在促进民主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否阻碍了美国的经贸活动?面对中国可以不管当地国家的人权或环境状况,肆无忌惮只以经济为目的,美国应该如何因应?
张博树认为,美国应该坚持其外交政策的价值标准,除了经济层面之外,也要顾及理想层面,建立一个更和谐、更民主的世界秩序。而中国的外交做法对于这样价值标准造成了阻碍,正好证明了中国内部需要民主化。
美中两国可能在非洲事务上合作吗?美国需要与中国在非洲抢夺地盘吗?夏业良认为不太容易,因为双方各有不同利益,各有意识形态、价值观。美国换了多少任总统,价值观都是统一的,而中国却是每个领导人每段时间当中目标都不一样。
最近尼日利亚有200多位女学生遭到极端份子绑架,美国已经马上表明要支援搜索和营救工作,为何中国此时却闷不作声?夏业良认为,如果在符合国际法情况下,中国应该这样去做。
身为非裔美国人,并且父亲出生在肯尼亚,奥巴马总统任内是否对非洲多些关注?还是持续关注在中东与亚洲地区?今年8月5号跟6号,将在华盛顿举办”美非领导人峰会”,对促进美非关系是否有帮助?张博树认为,身为美国总统,奥巴马并不会先考虑自己的族裔身分,而是要以美国国家利益和建国理想为出发点,而最近美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正在急剧增长,这是好事,也是应该的。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VOAIO
Twitter:
https://twitter.com/VOAIO
YouTube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