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9:26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记者手记:人质困境中 以色列民众发出求助声和对政府的怨愤


参与声援人质及其家属的支持者手持「释放我们的孩子」与「把他们带回家」的英文海报和「政府下台」的希伯来文海報。(美国之音 赖素芬)
参与声援人质及其家属的支持者手持「释放我们的孩子」与「把他们带回家」的英文海报和「政府下台」的希伯来文海報。(美国之音 赖素芬)

10月14日周六,是以色列「铁剑之战」对哈马斯宣战反攻的第8天。一周前的安息日凌晨,哈马斯袭击加沙边境社区,对居民和户外音乐会的年轻人进行屠杀,造成了超过1300人死亡,3200人以上受伤,其中包括婴儿、幼童、妇女和老人。另外,约有150至200人被劫持到加沙地带作为人质。这次事件是以色列建国75年来最严重的浩劫,对以色列社会造成了巨大的震撼,引发人民愤怒,要求政府为此负责。

10月14日从早上开始在特拉维夫市中心的国防部大楼旁的街道上聚集的群众,原本是为被哈马斯挟持的人质声援并支持人质家属的守夜抗议行动、下午分成为两阵营,街道左边强调声援人质,街道右边演变为对政府不满的抗议。(美国之音 赖素芬)
10月14日从早上开始在特拉维夫市中心的国防部大楼旁的街道上聚集的群众,原本是为被哈马斯挟持的人质声援并支持人质家属的守夜抗议行动、下午分成为两阵营,街道左边强调声援人质,街道右边演变为对政府不满的抗议。(美国之音 赖素芬)

今天一大早,数以百计的人就开始聚集在以色列国防部大楼外,准备参加守夜活动,以表达对被绑架人质家属的支持,并强烈要求政府承担这次浩劫的责任。同时,他们向到场采访的国际媒体发声,呼吁国际社会提供帮助以解救人质。

在场人士表示,这场为人质守夜行动最初只是由一位名叫阿维海·布罗茨(Avihai Brodtz)的男子决定拿着被俘家人的照片坐在特拉维夫市中心的国防部对面的街道长椅上,为一周前的受害家人守夜,同时向政府无声地求助与抗议。他是上周哈马斯袭击的幸存者,但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在哈马斯的突袭中遭到恐怖分子绑架。

一位经过的路人看到他的举动,照了一张照片放在这个社区的群组上,结果没几分钟后,附近的邻居和周遭的人就陆续出现,支持他。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后,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支持,设立遮棚,提供点心和饮料,制作海报,其他被绑架家属也纷纷加入。

中午,聚集的群众受到媒体注意,布罗茨接受电视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是一位退伍军人,深爱他的国家,他的行动不是出于对任何人的愤怒,而是希望政府能够改变政策,首要的是保护妇女和儿童。他还说:“我从来没有参与政治,也不想参与政治,但我希望政府能够改变应对这场危机的方式,团结国家。” 他的电视采访引起了民众的关注和共鸣,许多民众陆续涌入,形成数百名群众的抗议行动。

抗议活动的参与者来自不同背景和政治立场,有些人举着以色列国旗,表达他们的爱国情怀。也有参与者举着写有希伯文或英文的「释放我们的孩子」标语的海报,也有海报上面列出了失踪或被俘虏的人的姓名和照片。还有人高举以色列国旗,并呼吁总理内塔尼亚胡下台,因为他们认为他应该对这次类似「赎罪日战争」重演的悲剧负一定责任。抗议群众很多人认为政府过于关注自身生存,而忽视了治理国家的职责。

记者刚到现场时,以色列各电视媒体和几个国际媒体也刚到。原本是支持人质家属的守夜行动,在群众间逐渐出现分歧,因为政治立场不同而起口角,有些开始激情地向媒体发泄指控政府对人质家庭的不闻不问与他们对现今内塔尼亚胡带领的政府极为不满。结果为人质守夜求助及支持人质家属的集会逐渐分为两个阵营。


绿荫大道一边是声援人质的群众,人质的家属与亲友拿着被绑架亲人的照片与海报,透过恳求政府与国际各界帮忙解救他们的家人。人质中一位是负责监视加沙边境的18岁女兵目前下落不明,她的姊姊拿着妹妹的海报向询问的媒体和关怀的群众解释:“这是我的妹妹、是个女兵、只有18岁,我们从一些媒体影片上看到她穿着睡衣被他们绑架,用军车从军营载走。从上周六以来,我们就不知道她的下落,她是否安全?有吃有睡吗?还活着吗?我希望有谁能做什么可以把她带回来!”

大道另一边的守夜行动则演变成为对内塔尼亚胡政府的示威抗议。一些抗议者高喊口号,要求政府下台。他们的标语牌上写着:「BiBi (内塔尼亚胡的简称),你手上沾满了鲜血」、「不可靠,BiBi 下台」「BiBi 去坐牢」、「我们被抛弃了」、「立即归还人质」。有时会出现集体大喊「耻辱」的口号,这是针对政府司法改革计划长达数月的抗议活动中流行的口号。

原本仍开放车辆行驶的车道,在下午1点半左右由于参与抗议行动的民众越来越多,对政府不满的情绪激昂,场内警力也跟着增加且封锁道路,禁止车辆通行。原本是守夜的行动已转变为示威抗议。

声援人质的参与者在处于特拉维夫市中心的国防部外墙上张贴附有人质照片的海报,形成一面受害者的海报墙,群众可逐一知悉受害者的脸孔、姓名和年龄,停留观看的民众心情沉重,仿佛是纪念碑。(美国之音 赖素芬)
声援人质的参与者在处于特拉维夫市中心的国防部外墙上张贴附有人质照片的海报,形成一面受害者的海报墙,群众可逐一知悉受害者的脸孔、姓名和年龄,停留观看的民众心情沉重,仿佛是纪念碑。(美国之音 赖素芬)

抗议者接着在墙上开始张贴附有被绑架者照片、姓名和年龄的海报,形成一面受害者的海报墙,群众可逐一知悉受害者的脸孔与身分,停留观看的民众心情沉重,仿佛是纪念碑,提高人们对事件的关注。

整个抗议活动持续了一整天,人们一再要求政府积极采取行动想办法解救人质,引起了以色列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晚上以色列电视频道也报导人质家属组成的自救团体开记者会时希望政府能够给他们资讯,到底有什么计划解救他们的家人,他们同时再次愤怒控诉总理内塔尼亚胡至今未跟这些家属有何联系或任何慰问。

跟这成强烈对比的是电视新闻今天数次报导美国总统拜登透过Zoom与被哈马斯绑架的14名美国籍人质家属视讯对话,花了1个半小时逐一慰问这些受害人的家属。

以色列今天的抗议活动反映了人们对哈马斯袭击事件的悲怒,以及对政府应对方式的不满。抗议者要求政府采取更积极的行动,保护受害者,并改善国家的情况。这次抗议活动彰显了以色列社会的分歧,一方面是对国家的爱,另一方面是对政府的强烈不满。

  • 16x9 Image

    赖素芬

    赖素芬是美国之音中文部驻以色列特拉维夫特约记者。

评论区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