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22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分析人士:以色列-哈马斯冲突挑战中国在中东的外交努力


以哈冲突爆发后鸟瞰圣城耶路撒冷(2023年10月11日)
以哈冲突爆发后鸟瞰圣城耶路撒冷(2023年10月11日)

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冲突促使人们进一步审视中国作为中东潜在调解人的角色。分析人士说,北京对以色列遭受恐怖袭击的谴责含糊不清,符合中国不干涉全球冲突的政策,反映了北京在中东外交努力的局限性。

“中国提出了这些崇高的言辞与和平计划,但它并没有强调各国为实现这些言论和计划而需要付出的重要性,”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学院高级研究员拉斐尔·潘图奇(Raffaello Pantucci)通过电话对美国之音说。

“中国能做的不多,[他们的言论]显示了[他们外交方式]的局限性。与此同时,我不认为北京想做点什么去[解决危机]。我认为他们很乐意坐下来静观其变,”他补充说。

在哈马斯对以色列最初发动袭击后,中国外交部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不断升级的暴力表示严重关切。外交部在10月8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中方“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克制,立即停火,保护平民,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

作为回应,在北京的一名以色列外交官敦促中国对哈马斯发起的暴力事件发出更强烈的谴责,而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周一(10月9日)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时对北京关于危机的初步声明表示失望。

在周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国“反对并谴责伤害平民的行为”,并表示优先事项是“希望尽快停火止战,恢复和平”。该声明没有指明哈马斯为肇事者。

尽管北京试图调整谴责这次袭击的语气,但一些专家表示,其行动与中国在整个2023年提出的“和平缔造者”形象是相矛盾的。

“北京谈到在促成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和平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但他们的言行之间存在分歧,”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外交政策专家庄嘉颖(Ian Chong)通过电话对美国之音说。

庄嘉颖说,他认为北京无法用具体行动来支持其承诺,这可能表明其缺乏影响中东局势的意愿或能力。他还说,如果这种模式持续下去,可能会影响中国作为可靠合作伙伴的形象和信誉。

“中国的行动和言论之间的分歧将使更多国家对北京参与紧迫的地区问题的能力或意愿时犹豫不决”,庄嘉颖补充说。

中国是生意人的国家,而不是调解者

在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最近的危机之前,中国试图在中东的长期冲突中扮演调解人。今年3月,中国促成了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的一项协议,这两个地区竞争对手同意重建外交关系并重新开放大使馆。

此举被誉为外交突破,中国官方媒体试图将这一成就描述为北京在中东和世界各地日益增长的外交影响力的证据。

4月份,中国前外交部长秦刚告诉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外长,北京愿意帮助促进双方之间的和平谈判。在两次通话中,秦刚表示,中国将在实现“两国方案”的基础上推动和平谈判,北京在关于最新冲突的声明中也重申了这一点。

潘图奇说,尽管中国试图将自己塑造成中东的调解人,但中东国家将中国视为一个生意人的国家,而不是一个愿意解决有争议的地区冲突的国家。

“中国对哈马斯 - 以色列冲突的反应将再次证实中国不会真正扮演和平缔造者角色的印象,”他对美国之音说。“有些国家不会介意这一点,而另一些国家可能会有些不爽。”

就以色列而言,潘图奇认为其领导人不会指望中国解决与哈马斯的长期冲突。但是,他对美国之音说,“他们希望中国对他们表现出更多的支持,他们希望中国能够利用其力量来对一些中东盟友施加影响。”

潘图奇说,中东国家不一定不喜欢中国的“交易式”的外交方式,但它们可能不是北京的长期合作伙伴。“如果有什么事情发生,目前还不完全清楚这些[中东国家]将采取哪种方式,”他说。

由于冲突的规模仍然不确定,潘图奇说,他认为美国的参与程度可能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况:为中国创造更多空间,因为华盛顿被另一场军事冲突分散了注意力,或者使得美国展示自己是世界舞台上的大国,而中国只是一个配角。

评论区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2025年中国面临哪些外交新挑战?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2:25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