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7:01 2025年1月19日 星期日

台湾、中国外长轮番访欧竞逐支持 分析:台湾应助欧“知中”


资料照: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Charles Michel)在布鲁塞尔出席欧中峰会。(2022年4月1日)
资料照: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Charles Michel)在布鲁塞尔出席欧中峰会。(2022年4月1日)

中国外交力量转向欧洲之际,台湾也于六月接连派出四位部长级官员访欧,包括正在波兰、捷克共和国和欧盟访问的台湾外长吴钊燮,倾力与欧洲拉近距离。分析人士说,台湾在多点分进合击的策略下,台欧关系持续升温。在欧洲重新检视对华政策之际,他们呼吁,台湾积极协助欧洲“知中,让欧洲认清,一旦台海爆发冲突,欧洲不可能置身事外。

台湾外长吴钊燮本周访问波兰、捷克和欧盟总部布鲁塞尔。他在波兰的唯一公开活动是出席华沙经济大学主辨、多国智库专家与会的台海情势会议。他6月13日访问捷克时分别会晤了捷克参议院议长米洛什·维斯特奇尔(Milos Vystrcil)和众议院议长马克塔·佩卡洛娃·阿达莫娃(Marketa Pekarova Adamova),且随后于6月14日出席捷克智库主办的“2023欧洲价值高峰会”发表演讲。

捷克总统挺民主 首度与吴钊燮同

此场高峰会上,今年1月份当选的捷克总统彼得·帕维尔(Petr Pavel)与吴钊燮相继登台,发表演说。帕维尔致词时表示,若不想看到国际秩序受到中国力量影响,共享价值国家有必要携手反制。他还呼吁各国团结支持民主台湾。

对此安排,捷克智库“欧洲价值安全政策中心(European Values Center for Security Policy)”主任扬达(Jakub Janda)在推特发文说,这是外交史上第一次,捷克国家元首和台湾外长同场与会。台湾外交部发言人刘永健也证实,这确是台湾官员首次与欧洲非邦交国的国家元首同台。

除吴钊燮外,台湾另有其他3位部长出访欧洲。台湾数位部部长唐凤本周亦访问英国,推动数位签章互惠和卫星计划合作;而台湾行政院政务委员(在大陆语境中,政委=(军队)政治委员,所以需用全称,以免歧义)罗秉成则于6月9日赴布鲁塞尔主持台欧人权谘商,并造访意大利出席反制假讯息的研讨会;台湾经济部长王美花则于6月12-19日率团访问法国,深化台法科技与绿能交流。

与此同时,中国也强化对欧外交关系,包括中国总理李强下周将到访欧洲。而中国其他外交高层早自五月以来即频繁访欧,包括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及外长秦刚,已分别走访英国、荷兰、葡萄牙、奥地利、德国、法国与挪威等国家,力求稳住中欧关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更派遣特使李辉穿梭欧洲,意图扮演俄乌战争的“调停”角色。

中国总理李强将访欧 台4部长轮访较劲

对于两岸竞逐与欧洲建立友好关系,捷克智库“国际事务协会(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中国问题专家傅贤毅

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国际事务协会”中国问题专家傅贤毅(Filip Šebok)(照片提供:傅贤毅)
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国际事务协会”中国问题专家傅贤毅(Filip Šebok)(照片提供:傅贤毅)

(Filip Šebok)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分析,中国人权记录恶化、系统性迫害维吾尔人、镇压香港自治、胁迫台湾、以及对乌克兰战争的立场,都不利于中国的形象。对比之下,台湾在欧洲的形象和地位日益提升。虽然缺乏正式邦交关系,但欧盟和欧洲各国的对中政策各异,也保留空间与台湾发展关系。

目前人在印度旅行的欧洲议会前政治顾问、同时也是台湾东华大学客座讲师的冯儒莎(Zsuzsa Anna Ferenczy)以电邮回复美国之音采访,也表达类似看法。她指出,在中国咄咄逼人的对比下,欧盟成员国反而视台湾为可靠的伙伴,提高了台湾在欧洲的话语权。吴钊燮6月14日访问布鲁塞尔也说,欧盟虽维持一中政策框架,但对台湾持开放态度。因此,冯儒莎呼吁,欧盟外交高层应和台湾定期交流,有助欧盟了解北京对台海和平的威胁,及如何维护欧洲的自身利益。

位于台湾台中的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沈有忠(照片提供:沈有忠)
位于台湾台中的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沈有忠(照片提供:沈有忠)

位于台湾台中的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沈有忠则向美国之音表示,中国近期的外交重点工作是重建与欧洲国家的互信。他说,中国拉拢欧洲“与其说是进行分化,不如说是修补(关系)和说明”。中欧关系后续是否出现实质进展,还有待观察。若双方关系只停留在外交辞令的口惠,显然对重建互信的效果有限。

台欧关系升温 多点分进合击

相较之下,台湾与欧盟、欧洲各国和英国关系近年均有进展。分析人士说,除了国会外交频繁,欧盟长期是台湾最大的外国投资来源,去年欧商对台投资金额累计550亿美元。另外,“欧盟印太合作战略”除强调印太地区稳定的重要性,也鼓励与台湾开展合作。英国政府今年3月公布最新政策报告,内容亦首次提及台湾,并明言“反对片面改变台海现状”。

此外,台湾近年与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等中东欧国家关系更是快速升温。台湾去年设立规模2亿美元的中东欧投资基金及10亿美元的中东欧融资基金,用来促进双边在雷射、医疗生物科技、电动车、金融科技、智慧城市、智慧制造及软体开发等方面的科技合作。

中东欧国家中,捷克参议院议长维斯特奇尔在疫情期间不顾北京反对,于2020年9月访台,是欧洲友台声浪的首波高峰。

捷克籍中国专家傅贤毅表示,维斯特奇尔2020年访台时未获行政部门支持;捷克众议院议长阿达莫娃今年访台时,则已获捷克跨党派广泛支持,还有总统府成员随行背书。捷克总统帕维尔今年1月当选后还与台湾总统蔡英文通话,都彰显出捷克作为最挺台欧洲国家的领导地位。

傅贤毅表示,捷克现任政府的外交政策推崇人权和民主,因此支持台湾对捷克国内的政治发展也颇具意义,因为这反映捷克前总统哈维尔的遗愿。捷克虽试着尊重一中政策,但仍保有一定底线,保有发展的独立性,例如,此次捷克总统与台湾外长出席同一场高峰会就是一例。

至于吴钊燮造访布鲁塞尔的行程,虽然欧盟和台湾外交部三缄其口、低调以对,但台湾东海大学的沈有忠分析,吴钊燮已两度造访过欧盟总部,这样刻意的低调实或反映了吴钊燮打算会晤的官员和讨论议题可能攸关双边关系的实质进展,时机未臻成熟时,若大张旗鼓宣传恐反而见光死,因此谨慎操作,可保成效。

欧洲对华立场分歧?中国挑战很明显

而且近两周来,台湾共有4位部长级官员出访欧洲。因此,沈有忠教授认为这代表台欧关系正在全面升级。他告诉美国之音:“(台欧关系)很多点都有突破,那个点就是不同的议题面。以前大概就是说芯片、或者自由人权和价值,现在可以看到像共同防止假讯息、资讯安全的一些合作,甚至未来也不排除台欧之间经贸议题的提升。像拼图也好、像堆积木也好,它(台欧关系)一定是一块一块放上去。欧盟的这些国家注意到台湾的利益,或者说也把台湾视为是自己国家利益的一部分,在这样前提底下的话,双边贸易的推进是可以预期的。”

目前人在印度旅行的台湾东华大学客座讲师、同时也是欧洲议会前政治顾问的冯儒莎(Zsuzsa Anna Ferenczy)(照片提供:冯儒莎)
目前人在印度旅行的台湾东华大学客座讲师、同时也是欧洲议会前政治顾问的冯儒莎(Zsuzsa Anna Ferenczy)(照片提供:冯儒莎)

不过,欧洲各国与台湾的关系应进展到什么地步?他们在美中冲突间又应扮演什么角色?欧洲各国若未达成共识,中国是否会趁机见缝插针、分化欧洲?

对此,冯儒莎认为,欧洲在这些议题并不一定存有歧见,相反地,欧盟成员国已一致认为,有必要重新平衡与中国的贸易,且着手建立投资筛选机制、外国补贴规则、反胁迫机制等必要工具来降低对中贸易的风险。她说,俄乌战争中,北京选择支持俄罗斯,反而站在欧盟成员国的对立面,在此气氛下,“北京将更难分化欧盟”。

傅贤毅也说,欧洲针对两岸的辩论已翻篇,对华政策的基本轮廓也已成形。傅贤毅告诉美国之音:“欧盟和欧洲国家在外交政策方面以行动缓慢著称,但过去几年(政策走向)的转变其实是相当惊人的。尽管仍存有分歧,但我们正在一种新的典范內进行讨论。除了法国之外,几乎所有人现在都承认中国是个挑战,且与中国的合作,需缓解风险。”

傅贤毅:欧洲不能袖手旁观 台须助欧知中

欧洲外交关系协会6月7日民调显示,如果美中因台海发生冲突,62%的欧洲受访者希望保持中立,颇有置身事外的意味。对此,傅贤毅分析,台湾持续游说西方和欧洲民众,并对俄乌战争和台海冲突的关联提出警示,某种程度已博得欧洲人的同情。但对欧洲来说,台湾远在天边,台湾须让欧洲人认清,不能袖手旁观,如果中美间因台湾开战,任何保持中立的努力都将徒劳无功。

傅贤毅說:“我们在与中国讨论时,须明确表态,我们不乐见任何对现状的破坏,我们不乐见中国威胁台湾。即便是最坏的情况下,我们也不乐见中国攻打台湾,因为这代表中欧关系也将彻底決裂。”

东华大学的冯儒莎也说,台湾须持续接触欧洲国家,并有效沟通,以增加欧洲人对两岸关系复杂度的了解。她说,全欧盟对此议题知之甚少。随著欧盟重新评估对华关系,她建议台湾积极帮助欧盟成员国提升“知中能力”,包括中文教学和人员交流,以摆脱台湾的孤立状态。

评论区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