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星期一(2月10日)正式下令对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的新关税。此举引发国际市场震荡,避险需求推动金价大涨,各国股市受影响下滑,中国多家钢铁企业股价也普遍下跌。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基于地缘政治、保护本土产业及美中对抗等多重考量,不断挥舞关税大棒,而中国在应对方面可动用的反制手段恐将日益有限。
根据路透社报道,投资人担忧特朗普对钢铁和铝征收关税,可能引发通胀上升和贸易战升级,推动黄金价格在星期二飙升至历史新高,现货黄金一度攀升至每盎司2,942.70美元。
相形之下,中国A股的钢铁类股,就受到拖累,包括宝山钢铁、河钢股份和鞍钢股份等相关企业,股价跌幅在0.145% 至 2.62%之间,主要钢铁原料铁矿石的早盘涨幅也被抹去。
特朗普加征钢、铝关税 剑指中国?
路透社的报道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虽然对美国直接出口不多,但特朗普总统表示,中国的钢铁出口已迫使其他国家向美国出口更多钢铁,且其中有部分可能是中方透过第三国转运或加工后,输往美国。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星期二的报道更指出,尽管这项关税是涵盖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钢和铝,从供应量排行来看,主要针对加拿大、巴西、墨西哥和韩国等美国盟友,但其核心“直指特朗普长期的对手:中国”。
报道指出,中国钢、铝产量相当于全球其他国家的总和,甚至更多;近期因中国经济疲软,国内需求下降,有更多低价钢、铝流向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而这些国家又将更昂贵的本国产品销往美国。
此外越南等发展中国家也大量购买中国半成品钢材,加工后出口到全球各地,因此“中国钢材和铝材出口不断增长,已经令美国的生产商和工会感到不安”。
中国外交部称保护主义没有出路
对于这项新关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星期一在例行记者会中并未具体响应,仅重申“搞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
在微博上,美国再加关税引发的冲击,也引发不少讨论。
天津财经博主“天津股侠”星期二上午就发文大叹“涨跌全看特朗普”,他说没办法,主力就吃这套,“特朗普盘前公布关税,A股上午就下跌”。
在他的发文下方,上海网民“善良的小奶糖”留言称“真牛,还是干不过米国(美国)”,来自湖南的“布绘哭的小象”则嘲讽道:“农民看天吃饭,股民看美国吃饭,强”。
前《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则发文批评特朗普的关税战是“胡乱扫射”,他说虽然美国有些菁英认为深层目标是中国,但是“将注定有许多美国的盟国为中国挡子弹”。
胡锡进强调,中美已经打过贸易战,现在还能继续卖到美国的中国货都是美国消费者的刚性需求,继续加关税,新增部分势必由美国供货商和消费者承担,因此特朗普必须向低关税的盟友扩大加征,才能拿到更多真金白银,他说“那将是西方内部的剧烈搅动和痛苦”。
乐见新关税打破不公平竞争 台湾钢铁股上扬
相形之下,台湾的钢铁类股则是在美国加税的消息中连日上涨,星期二钢铁气企业大成钢涨幅逾5%,世纪钢涨逾3%。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主要原因是台湾的钢铁制品在特朗普上个任期,已经加征关税,这次原本获得例外及配额协议的巴西等国也遭加税,反而可以打破不公平竞争的态势,且关税加征可望带动美国钢价上扬,对台湾厂商有利。
位于中台湾云林的云林科技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郑政秉在接受美国之音访问时指出,特朗普这一波加征关税,主要目的在于将制造业带回美国,重心分别是传统的钢铁、铝,以及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因此强调对各国“一视同仁”,没有豁免。
特朗普连挥关税大棒 分析:中国反制措施恐有限
但另一方面,郑政秉说,关税也被特朗普视为解决地缘冲突的利器,未来他势必也会兑现选前承诺,持续向对美顺差最大,且存在生产过剩,倾销全球等不公平竞争的中国出手。
郑政秉说:“(美国对中国)平均税率差不多19.3%,(最近)再把这10%加上去,就差不多是30%,这已经不低了,然后现在有钢跟铝,接下来就是汽车、半导体、药品,继续加,后面很可能就会取消最惠国待遇,又是(加税)30%,最后就像他选前所说,到达60%,这看起来都是在持续稳定的推进当中”。
在台南的南台科技大学财金系助理教授朱岳中则指出,就在特朗普加征钢、铝关税的同一天,中国对美国部分商品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也在星期一正式生效,显示美中关税战已硝烟再起,且双方都不打算退让。
朱岳中说,相对于2018年第一次交手,中国显然认为现在自己已在电动车、光伏等多个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也更有底气,且自美国开始加征10%关税以来,中国股市及人民币汇率确实都“挺得住”,但另一方面,美国政府也不会松手,因此后续仍待观察。
问题是(中国政府)能够撑多久?”朱岳中说,“2018的贸易战,中国利用人民币贬值把关税的问题抵消,因为当时人民币兑美元大概6.4,可是一口气就贬到7以上,现在都已经7点多了,还有多大的贬值空间?人民币购买力怎么办?这是一个大问题。”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讲座教授谢田更认为,随着特朗普政府逐渐解决美国国内议题,就会腾出手来,全面扩大对中国的贸易战,其结果不仅将冲击中国经济,甚至可能引发中国经济和社会上的变化。
反观中国,谢田指出,虽然习近平不可能像加拿大或墨西哥那样立刻“服软”,但是面对无可取代的美国市场,中国生产的各种产品却正在被越南、印度等国家替代,中国持续可用的政策工具箱,并不宽裕。
谢田告诉美国之音:“现在看来,(中国政府)他们并没有什么对策,拿不出什么牌,因为他没有杠杆,中国的外贸需要美国,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取代美国强大的购买力,所以对中共来说,基本上没有,真是没有任何工具可用。”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