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05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从吴亦凡到阿里巴巴, “我也是”与女权运动在中国取得进步?


北京一名抗议者手持“我也是 #me too”的牌子站在将要审理一桩性骚扰案的法庭外。(2020年12月2日)
北京一名抗议者手持“我也是 #me too”的牌子站在将要审理一桩性骚扰案的法庭外。(2020年12月2日)

就在加拿大籍明星吴亦凡因涉嫌性侵被当局刑事拘留后,阿里巴巴的性侵丑闻、“破冰文化”乃至滴滴员工遭强制猥亵均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性侵、“我也是”运动(#MeToo,中文有时译为“米兔”)与女性权益更是成为了中国网友们的讨论热点。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些案件曝光的背后,虽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原因,但也体现出了“我也是”运动,乃至女权运动在中国取得的进步及其引领的女性意识的转变。

从吴亦凡到阿里巴巴, “我也是”与女权运动在中国取得进步?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11:59 0:00

从吴亦凡到阿里巴巴 有关性侵的舆论声量

有关性侵的讨论最近几周在中国接连不断,这些讨论始于加拿大籍明星吴亦凡。吴亦凡因涉嫌强奸已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曾经风光无限的顶流男星被打上了“违法失德”的标签,除演艺事业或将自此一蹶不振外,吴亦凡也可能面临牢狱之灾,与铁门铁窗长伴。

网友们在各类社交媒体平台对深受“吴”害的女孩们表达着支持。有网友说,站出来曝光吴亦凡的都美竹“是很多女性的榜样”,“受害人勇敢发声,娱乐圈才不会变的更脏”。

不久后,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也深陷性侵丑闻。一名阿里女员工在内网发布了自己遭受公司领导性侵的自述,长达11页的自述中“有太多令人震怒的细节”,在内网发布后被疯传,很快便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将阿里推上风口浪尖的,除沸沸扬扬的性侵丑闻外,还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破冰文化”。有网友说,阿里的“破冰文化”美其名曰帮助新人融入阿里的大家庭,但是实际上整个环节和游戏过程充满了性暗示。自称阿里前员工的微博网友“@CarrieWanShul”发文说,不仅破冰,明天的早中晚小会都要做游戏,都充满暗示和恶趣味,不参与就是不融入团队。

阿里方面回应说,有关“破冰文化”的截图是2018年的谣言,阿里巴巴已经辟谣,图中所涉人士并非阿里巴巴员工,也非阿里内部培训。

阿里巴巴的“难兄难弟”滴滴也卷入了这一系列的性侵风波。“#滴滴前员工”自述遭客户强制猥亵的词条也登上了微博热搜榜。“@投诉滴滴上级被开除的单亲妈妈”发文称自己曾被客户带至全是男性的私人饭局。她写道:“后来我失去意识,醒来脸上全是伤。”

从吴亦凡到阿里、滴滴员工,有关性侵的丑闻掀起了人们对“我也是”运动以及女性权益的讨论,同情、声援受害者,谴责、批评施暴者似乎成为了主流的舆论声量。有网友表示:“最近的都美竹,还有阿里女员工,能站出来发声的女孩真的很勇敢。”

“女孩不哭!只有你们勇敢的发声!才能让魔鬼害怕!你们的沉默,给了魔鬼为所欲为的动力!只有你们发声!才能召唤正义的勇士保护你们!战胜魔鬼!”一位微博网友说。

取得进步?声东击西?还是另有所图?

肯塔基大学社会性别与妇女学系助理教授张毅认为,吴亦凡事件和阿里事件将中国男权社会中广泛长期存在的对女性身体的掌控和压榨彻底暴露在了大众视线之下。

他表示:“在西方社会,这种男性对女性和性少数群体的压倒性优势和霸权关系是构成男性性别优势的基础。而在中国社会当前的情况下,这种不平等的性别关系除了具有上述功能外,更是从商界到政界男性精英们建立广泛的共谋权力关系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吴亦凡和阿里巴巴性侵事件的曝光使得这一长期被掩盖的问题暴露在大众目光之下,这是‘我也是’运动在中国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

明尼苏达大学一位中国女学生2018年时曾指控刘强东强奸,刘8月底被明尼苏达警方逮捕,他否认这项指控。美国当地检方后来认定证据不足无法提出起诉。但在2019年4月,这名女学生再次对刘强东和京东公司提起民事诉讼,并要求索赔五万美元。许多网友在这起事件中谴责了这名女性,还有一些微信账号更是疑似因声援这名遭受性侵的女学生而被封。

纽约时报曾在一篇报道中说,这名女学生的经历体现了中国社会对待敢于直言性侵的女性的态度。性侵的受害者必须被视为完美,才能赢得大众的同情,否则将受到羞辱。而那些与有钱有势的年长男性发生关系的年轻女性,无论是否自愿,尤为众人所不齿。

人权观察中国研究员王亚秋表示,刘强东案发生时,有各种各样的舆论在质疑这名女学生,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站出来讲述自己的遭遇,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整个社会也有了这方面的意识。从舆论的声音可以看出“我也是”运动乃至女权运动在中国取得的进步。

密歇根大学历史及妇女学系教授王政认为,吴亦凡与阿里案件的曝光对女权思想的传播仍起到了正面意义,虽然其能成为热点的动因更为复杂。她提到,官方对网络是有严格控制的,是官方决定了热点内容的呈现。吴亦凡和阿里巴巴之所以能成为网络热点问题,是因为政府想让你看到这些事件。究其背后根源是政府想要整顿娱乐圈,打压资本及资本背后的政治联盟。

弦子2018年公开指控朱军在2014年对其进行性骚扰后,相关信息在网络上被删除。当朱军反诉弦子诽谤后,相关报道才开始被允许出现。王政表示,朱军是中国官媒的主持人,其背后有官方背景,所以这与吴亦凡和阿里的案件是有所不同的。

张毅还提到,有评论称吴亦凡事件的发酵恰逢河南水灾肆虐以及新一轮的新冠疫情大爆发,是政府刻意炒作借以转移公众视线的结果,以此化解因水灾和疫情带来舆论压力和社会危机。他个人认为这样的解读也有一定道理。

他还说:“打造更具侵略性,更为霸道的男性形象已经成为中共政府借以塑造自身强硬形象,对大众进行民族主义动员,扩大中国在国际社会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吴亦凡等“花美男”的打压符合其执政逻辑。此外,中共当局也希望将公众的注意力引导到正确的,以生育和培育下一代为目的的性关系和家庭生活上。

女权的觉悟与当局的打压

近年来,“我也是”运动和有关女权的活动成为了当局的打击对象,一些女权主义者的帐号已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慢慢消失,女权与女工资讯平台尖椒部落8月9日也发布了注销声明。声明未提及具体原因,但称公众号“将注销关闭,即日起其它官方网络账户也将停止更新,永久关闭”。

关注中国女权运动的Free Chinese Feminists组织在一条推文中写道:“服务于女性工人的优秀独立媒体平台尖椒部落宣布关闭。毫无疑问,这是中国当局镇压劳工和女权主义公民活动的又一次行动的结果。”

王亚秋表示,女权和“我也是”运动最大的影响力是让更多的女性站出来发声,在网络上,你也可以看到女性的团结。王亚秋说:“即使中国打压像尖椒部落这样的公众号,打压女权活动人士,但是女权的意识在不断增长。这是一种进步,这种进步也很难被抹杀。”

她还表示,中国政府近几年对公民社会的打压是非常厉害的,任何独立的空间和独立的活动都很难被组织起来,有关女权的发声可能只能在网络上进行,真正能够有组织性、形成真正力量的女权活动仍将面临极大困难。

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曾发布研究报告说,北京方面长期以来在国际上表示支持女权,并试图向世界展示中国在性别平等方面的进步。但是,北京方面的做法似乎与其主张不同,中国政府是在推进一种以国家为主导、服务政权的人权模式,以保护中国共产党免受批评和问责。

报告还说,在中国国内,当局对女权主义者和性少数群体倡导者进行审查、恐吓和拘留,并定期支持歧视性政策和父权制规范(patriarchal norms)。在国际上,中国一直致力于剥夺女权捍卫者的合法地位,并投票反对联合国在性少数群体问题上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纽约市立大学助理教授李柯说,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强调两性平等,但多年的经验研究表明,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及法官却未能真正实现对女性合法权益的保护。她说:“我所看到的是中国当权者在实践中并没有充分地支持女性去实现她们的合法诉求。”

活动人士“女权五姐妹”2015年因计划在当年三八妇女节前举行反对公交车性骚扰的活动而被中国当局逮捕。王政表示,这是一个“严重的信号”,在2015年前,国家虽然也会监控有关女权的活动,但是没有触及到红线,没有威胁到政权,这些活动仍能继续进行,但自2015年以后,她们的活动空间便越来越小。

王政说:“女权运动是去中心化的,是平行散开的,不需要权威人士在中央指挥。大家认同了这个理念,就会支持。所以政府所想的,抓几个看得见的女权活跃人士,封几个女权账号,就可以将整个运动压制的思维模式是错误的。”

王政教授认为女权觉悟的提高是过去几十年女权运动深入发展的体现。从上世纪80年代学界的妇女研究,到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推动妇女民间组织的出现,再到近十年来的女权行为艺术和网络推动了女权价值观的传播。

她说:“中国能够有觉悟地投入女权运动的人在整个中国的人口比例中还是很小的,但是认同女权主义男女平等的基本价值观和基本理念的人群已经越来越大。”她还表示,每个人只要产生了这种觉悟,改变了思维模式,她就会站出来反抗对女人的尊严和权利的侵害,这就是女权运动发展的基础。

她认为,女权运动仍会在中国慢慢发展,因为其所做的是深刻的文化改造运动,是改变人心,是改变社会文化观念,“这是挡不住的洪流,是历史的趋势”。中国官方肯定还是会打压,但是打压的效果如何则另当别论,官方的出手不可能阻挡女权思潮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蔓延。

中国知名女权人士吕频曾发表题为《吴亦凡事件之胜利与米兔》(米兔是英文Metoo的音译,即“我也是”)的文章,讨论了中国的女权主义运动和米兔运动与吴亦凡事件的关联,以及中国的女权主义运动今后的发展前景。

吕频写道:“庆祝这一刻和预期光明前景毫无关系。许多受害者仍然没有声音,很多账号继续在消失,女权还是‘反动势力’,恐惧被注入人们心中,让人变得扭曲。女权社群也不是什么乌托邦,内部的问题也导致了许多痛苦和迷茫。空间越来越小,可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少。最近无数次我心中问:我们的运动能怎么走下去;我看不清未来。吴亦凡倒下并不能带来这个问题的答案。”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特朗普2.0国安团队成形 对中更强硬?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2:31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