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5:51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吴建民去世 外交鹰鸽之争战火未熄


中国前外交官吴建民(2005年3月 资料照片)
中国前外交官吴建民(2005年3月 资料照片)

中国前外交官吴建民上周末凌晨在武汉因车祸去世。而此前因吴建民与胡锡进论战引发的外交立场“鹰鸽之争”,并未因吴建民的去世而平息。

6月18日凌晨,中国前驻法大使、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在武汉遭车祸去世,享年77岁。据报道,车祸是司机疲劳驾驶导致。

吴建民曾多次公开批评民粹主义,被认为是温和理性派的外交官,不久前曾因批评《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而掀起“鹰鸽之争”的论战。

各方回应

吴建民逝世后,立场倾向于自由派的媒体共识网在北京举行了“吴建民追思会”。据端传媒报道,与会的外交专家和国际关系学者对吴建民表示哀悼。追思者们认为中国外交应继承吴建民“理性”、“专业”的风格,不能靠热血讨论问题。

一些外交学院的学生和校友也撰文缅怀吴建民。20日,三位化名“秦何钟”的外交学院校友在端传媒上刊文,回忆了吴建民在任驻法大使期间促成两国领导人江泽民和希拉克互访故乡的经历,认为吴建民开创了中外元首互访故乡、传递友谊的先河。

文章称,吴建民认为外交并不纯粹是利益的博弈,呼吁中国外交不要被经济上取得的成就“冲昏头脑,走上一条自我膨胀的盲目道路。”

而与此同时,一些“左派”人士则对吴建民多有批评。持民族主义立场的观察者网刊登了吴建民生前的一篇演讲稿,谈中国在新世界秩序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吴建民在演讲中表示,中国在历史上错失了多次开放的机会;新时代的主流是发展,而非战争,认为中国应该以谦虚、理性的态度广交朋友,把握发展的大势。

这篇文章得到了900余人的“表态”,其中有近700人选择了“荒谬”,只有100多人选择了“深刻”。在评论栏中,多数网友表示不同意吴建民的观点,有人说“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吴大使只强调前一句,完全漠视第二句,中国现在面临美日围堵,你对内还非要把尚武精神阉割,不知道他怎么想的。走了就不多说了,安息吧”,也有人说“中国是亚洲的天然老大,几千来如此,不想当头,难道要分裂成七块?”

与此同时,军事评论员戴旭在新浪微博上回忆了与吴建民的一次接触,批评吴建民“无知且傲慢无礼,心胸狭隘”。戴旭写道:“多元时代,应当包容多种声音和观点,但吴却将不同意他观点的人一律归为极端。”

与胡锡进的鹰鸽之争

今年3月30日,吴建民回到母校外交学院发表演讲,呼吁新时代不应该以战争和革命的惯性思维看待世界。吴建民在演讲中点名批评了“左派”官媒《环球时报》,提到去年他受环时主编胡锡进邀请参加环球时报论坛,胡锡进“一上来把这个世界讲得一塌糊涂”,认为胡虽然有学问,但是眼睛里没有全局,抓不住主流,“搞不清楚状况”。

4月7日,胡锡进在环球时报上刊文回应了吴建民的批评,称吴建民代表了“旧外交官”的思维方式,是外交圈子里典型的“鸽派”。

胡锡进强调,“媒体永远会比外交‘鹰’一些,全世界都这样,西方善用这一点,而吴大使这样的外交官不善于使用媒体的这种资源。”

中国媒体澎湃新闻就此事采访吴建民的秘书,后者表示“我们不会作出回应。”

吴建民与胡锡进的论战也引发了媒体和民众对于中国外交立场和决策权的讨论。

有人认为中国外交部遇事显得软弱,与中国上升的国力不相称,也没有很好地维护中国公民在海外的权益。也有人认为胡锡进只是煽动民族情绪的“机会主义者”,而外交应交予专业的外交官来定调。

此外,还有人认为中国的外交决策权归中央,无论是外交部还是媒体都无法真正左右决策过程。

吴建民逝世后,18日下午,胡锡进通过微博表示:“正在欧洲出差。清早惊悉吴建民大使因车祸离世,深为震动…吴大使与我有过论争,然而我相信,多元观点并存是中国社会最宝贵的正元素之一。愿仙逝的吴大使走好。”

时评人杨锦麟发微博称:“胡锡进以及那些喊打喊杀的人,因此少了一个敢当面直斥其非的批评者,他们会感到失落吗?”

随后,《环球时报》的官方微博将胡锡进的这条微博截图,并写道:“人与人的区别。”

在共识网主办的“吴建民追思会”上,与会者评价吴建民的外交风格是“勇敢地做柔软的事”。而在当下民族主义思潮抬头之际,吴建民的去世是否代表着中国外交“韬光养晦”时代的结束,值得继续观察。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政坛新星马斯克崛起,为何中国高层谈论他?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19:40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