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中国外交界温和派人物的吴建民大使周六(6月18日)凌晨在武汉车祸身亡,享年77岁。曾担任过中国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前驻法大使、外交学院院长等职务的吴建民以主张和平发展、“韬光养晦”而闻名。
他因批评所谓“民粹”和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而被贴上“鸽派”的标签。比如,他曾批评“鹰派”军官罗援宣扬战争论“犯了时代性的错误”,“谁高举战争的旗帜,谁就会碰得头破血流”;他还批评《环球时报》是“战争与革命的惯性思维”的典型。有评论认为,吴建民是面对“民粹主义喧嚣”而敢于挺身说“不”的唯一一位外交界人士。现在,吴建民大使的离世是否标志中国“鸽派外交将失去势头”,而“鹰派人物”将更加肆无忌惮?当年邓小平提倡的“和平发展、韬光养晦”外交战略从此将偃旗息鼓?
独立评论人士章立凡认为,随着吴建民大使的逝世,体制内这种理性的声音会越来越弱。吴建民大使无论是在官方还是在民间都引起了一些争论。官方的强硬派有一些幸灾乐祸,认为这样一个人是外交部的软骨头。还有一种说法是,虽然在看法和政见上与吴建民大使有所不同,但对吴建民大使本人还是有相当的尊重。而民间对于吴建民大使理性的、支持的、怀念的声音占了大多数,也有一些批评者认为他也是要维护体制的利益。
吴建民大使为什么会成为当今外交界的少数派?成为鹰派民粹主义攻击的目标?章立凡认为,吴建民大使是执政党的外交官,在他任职期间需要执行一些既定的外交政策,有一些强硬的外交言论。而在退休之后,他恢复了理性的本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吴建民大使曾经是站在执政党的立场上谏言的,在当今党国不分的体制下,中国确实处在一个和平发展、或者走向军国主义的十字路口,吴建民大使理性的声音更多是站在中国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发表的,是超越了党派的存在,因此能够获得更多民间自由派的支持。而如果体系内不能容忍这样的声音,未来这种理性的声音会越来越弱,而失去理性、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危险会越来越强烈。
很多西方的外交界人士认为,北京方面这些年在外交政策上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中国变得更加维护自己的利益,设定某些问题为核心利益,在很多问题上咄咄逼人。还有人注意到,中国有些著名学者提出,中国不应该继续尊重不结盟的政策,而应该名正言顺地实行结盟政策。对此美国明镜集团总裁何频表示,中国政府在外交上的强势,主要是因为西方某些商人追求利益,放弃了对民主和人权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用商业诱惑抵消了民主和自由的价值。这种强势使得西方越来越多的政治家、战略家意识到中国已经成为了一定的、对于民主和自由的威胁,所以美国在此时提出重返亚洲,是一个重要的背景。然而中共体制最大的问题不是和平发展或军国主义,而是野蛮与文明的问题。
何频认为,中国民众对于外交官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外交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尤其是在中共的体制下,外交官的自由和外交空间都受到了一定限制。中国目前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很大,然而外交官在外交舞台上的角色并没有同等的地位。
章立凡表示,外交部的系统在中共体系内受到外事领导小组的领导,在体制内的发言权十分有限,只是一个工具,中国没有真正的外交官就是这个原因。像吴建民这样有独立思维的外交家确实十分罕见,今后也很可能不大出现了,这是中共自身体制的悲哀。
更多内容,请收听收看讨论的全部内容。
《时事大家谈》完整收看:http://bit.ly/VOAIO-youtube
订阅VOA YouTube频道:http://bit.ly/dingyue-youtube
YouTube视频:吴建民逝世,中国外交鸽派折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