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的几位教授在美国西岸洛杉矶的波莫那大学指出,中国现在已经不再争论民族的定义,该校的名字英文翻译也改成汉语拼音的Minzu ,不再用过去的nationality 。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杨圣敏等代表团2月1日应邀访问美国西岸洛杉矶的波莫那大学太平洋研究院( Pacific Basin Institute at Pomona College ),就中国民族的认同问题与美国学者进行交流。
杨圣敏指出,民族的定义标准有两种,一是客观的历史、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体质特征等,另一是主观的认同。例如有时有些人想藉主观的认同形成一个民族,以争取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杨圣敏认为因为民族不止是文化的不同,所以民族政策不能只是多元文化政策,还要有政治经济方面的考虑。
杨圣敏说:"我想中国的民族政策出发点,就是希望要把不同民族在经济上政治上的差别让它逐渐缩小,这是中国民族政策的目的。"
*回族是中国政府制造出来的民族?*
太平洋研究院院长杜磊( Dru Gladney )研究中国穆斯林以及中亚少数民族多年,也有着作讨论中国民族分类及政策的问题。他在会上询问中国民族政策是否有改变的的可能。
杜磊说:"许多中国穆斯林说他们不想被归为一个民族,他们是宗教团体。起初他们抗拒,后来政府还是把他们定为回族,才可得到土地,享有生育一个以上子女等福利。"
杜磊说1950年代中国有400个团体申请成为民族,但只有56个被定为民族,其中回族是'被制造'的民族,而客家、摩梭人等许多人想要做为民族却不可得。
研究中亚回族的丁宏则不同意杜磊的说法,她以中亚的东干人为例,中亚没有中国政府的强制力,但这些人仍自称是回族,民族自我认同特别强。
本身也是回民的丁宏说:" 回族确实是历史文化的联系,使他成为一个民族非常重要的特点, 也包括他对自己的认同。"
*中国政府不承认民族就不存在?*
南加州大学人类学教授顾尤勤(Eugene cooper)指出,近年人类学对民族的定义有很多新的方法,归类的标准不是只有杨圣敏所说的主观认同及客观分类,还包括种族、肤色、生物生理等不同的方法。
.
顾尤勤说:"中国政府( 对民族的归类) 是个( 别人定义你的种族) 很好的例子,政府不承认,你就不是民族,你的民族就不存在了。"
杨圣敏说,过去中国学界对民族定义争论得很厉害,但近来已经不争辩了,让学者各自去定义民族。民族大学另一位学者王庆仁考据研究说,中国的民族一词是1899年梁启超从日本借来的。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冲突不如外界想像的严重*
杨圣敏并引用他在新疆对各民族进行脑波心理测验的结果,指出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之间并没有很大的恶感,民族冲突并不像外界想像的那样大。去年的维汉冲突是一般阶层民众遭到精英阶层的鼓动导致的,不过他认为政府对少数民族的照顾政策应要落实的更好一点。
杨圣敏说:"也有少数人经济发展形势跟不上,对这些人政府要多给些照顾。我想社会就越来越稳定。我想新疆不会分裂出去,因为多数人没有那个要求。"
*避免汉藏民族冲突要做到真正自治*
北京的美国国际交流协会教授郁丹也指出,西藏农民的民族认同和精英阶层的民族认同也大不相同,去年发生的冲突是汉藏双方社会底层人士的经济利益的问题,是因为中国民族政策对流动人口还没有很好的规范。
郁丹说:"民族冲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就是做到真正的自治,在行政上对流动人口要有所筛选,比方说你来投资要雇用当地的人,生产的产品要跟当地民族文化比较和谐,要做到这一步的话,问题也不太难。"
至于达赖喇嘛等人要求高度自治,保存藏族文化不被催毁,郁丹说藏族文化保存得相当好,如果流动藏人失掉了藏语能力,那是全球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