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与新加坡智库的最新研究报告,中国驻东南亚各国大使馆近三年多来,试图利用当地媒体“说好中国故事”,且菲律宾、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均面临北京“高”强度的媒体影响力。
观察人士分析,中国在东南亚扩大外宣,与美中加剧对抗及东南亚新闻自由度低有关,但即便北京努力在中南半岛传播中国正面讯息,但却在南中国海议题上言行不一,导致东南亚多数人民仍不信任中国,而未来北京政府可能在东南亚加强网媒互动及经济合作等宣传,试图提升当地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
中国国内于周六(10月1日)庆祝73周年国庆,中国各驻外大使馆也纷纷在中国这一年一度的重要庆典举办活动,对北京表达祝贺。在东南亚,中国驻印尼大使馆、驻菲律宾及马来西亚大使馆分别于9月26日及28日举办线上和线下招待会。
据中国驻外使馆官方消息,与会嘉宾在会上盛赞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也预祝中共于10月16日举办的二十大“取得圆满成功”,而招待会也吸引了当地多家媒体报道及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同步直播。
然而,在中国驻外使馆借中国国庆,透过媒体对外宣传北京正面形象前没多久,美国智库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才于9月8日发布研究报告,直指中共近年积极在全球扩大外宣,其中印尼、菲律宾及马来西亚均遭受“高度”的北京媒体影响力;无独有偶,新加坡智库东南亚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也于9月12日发表报告,揭露中国驻东南亚大使馆近三年多来,如何利用当地媒体“说好中国故事”。
北京扩张媒体影响力 东南亚备受冲击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王政(Wang Zheng,音译)在这份名为《说好中国故事:中国大使馆在东南亚媒体的宣传推广》("Tell China's Story Well": Chinese Embassies' Media Outreach in Southeast Asian Media)的报告中提到,中国驻东南亚大使馆在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间,主要以组织媒体活动、中国外交官和高层级领导人在当地报纸发表署名文章,和中国大使接受当地媒体的访问和举行媒体简报会等三种方式,对当地媒体传播中国故事。
王政说,“中国故事”的三大核心主题为“谴责西方叙事”、“协调中国-东盟关系”,及“宣传中国成就”,以正面的论述“努力在东南亚投射其话语权”。
另外,自由之家在题为《北京的全球媒体影响力:威权扩张和民主的韧性》(Beijing's Global Media Influence 2022)的研究报告中也说,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之间,中国政府“及其代理人正在使用更加复杂、隐蔽和高压的策略来散布亲中言论,传播谎言,压制对中共不利的相关新闻报导”,而这些策略包括“加强审查和恐吓、部署虚假社交媒体账户,在主流媒体大肆投放北京授意的内容”。
报告指出,菲律宾、印尼及马来西亚遭受北京媒体影响力作用等级分别为41分、39分及37分,分居调查中的亚洲国家第二、第三及第四名,而在研究的全球30个国家中,有16国受到北京“高”或“非常高”的媒体影响力,显示“中国政府在全球范围的野心”。
美中加剧对抗、东南亚新闻自由低 北京借机而入
针对美国及新加坡智库不约而同提出,中国近三年多来在东南亚扩大外宣攻势,台湾中山大学政治研究所副教授陈宗岩分析,这与近期美中加剧对抗、及东南亚整体偏低的新闻自由度有密切关联。
陈宗岩告诉美国之音:“中国跟美国现在在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之下,东南亚地区跟其他地区比起来,它会是一个对中国来说,在战略掌控方面很重要的一个地区。再来是东南亚地区在媒体的独立性、在新闻自由度不是这么高的情况之下,相对于比较自由民主的欧美或日本社会,被经略、被(北京)置入‘中国故事’、大外宣,应该比较容易一些。”
根据“无国界记者”组织(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今年5月针对180个国家与地区的2022“世界新闻自由指数”调查,东南亚11国中除了东帝汶高居第17名之外,其他10国均落在100名之后,位居国际后段班。
不过,针对自由之家这份有关北京的全球媒体影响力的报告,中国外交部于稍早提出反驳,称报告“罔顾事实”,并说中国媒体和外交“讲的都是道理....跟所谓的‘扩展影响力’‘虚假宣传’有着本质不同”,今后会继续“讲好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故事,不断增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
北京欲对东南亚“讲好中国故事” 分析: 计画严密但成效有限
但中国外交部所谓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说法,可能很难让东南亚民众买单。新加坡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胡逸山(Oh Ei Sun)就说,像是中国与东南亚大部分国家的南中国海领土争议上,说法与做法经常互相违背,连带让中国在当地的宣传攻势效果有限。
胡逸山告诉美国之音:“在一些国家的民众的眼中看来,比如说在南中国海上,他们看到的可能会是比较强势的中国,(这)跟中国所做出的这些宣传就不太一样了。”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的报告也对中国就南中国海争议的宣传加以分析。报告作者王政说,中国在东南亚藉由驳斥西方对南中国海争端、“一带一路”倡议及新冠疫情溯源的说法,以体现说好“中国故事”中的“谴责西方叙事”立场,并说在南中国海争议上,中国坚称西方对中国将南中国海军事化的相关“指责”,是其“干涉中国内政、挑拨中国与区域国家的生动例证”,且已多次明确承诺,透过与南中国海声索国协商解决争端。
然而,中国官媒央视军事频道才于9月29日,大秀解放军最新潜艇“长征18号”在南中国海演训画面,显示北京近日在与东南亚部分国家的主权争议海域仍动作频频。
一名从事中国问题研究十多年、因议题敏感而不愿透露姓名的泰国学术人士,也认同新加坡智库报告中所说,“谴责西方叙事”是中国对东南亚的外宣主轴之一,并认为北京的宣传计画严密且回应迅速。
这名泰国学术人士告诉美国之音: “我相信中国政府和媒体,都有分析团队来分析,应该使用‘哪些’对中方有利的‘关键讯息’。例如,当美国揭露对中国不利的新冠溯源报告时,中国政府和媒体立即发布‘中国依赖科学方式,而不是像美国那样的政治方式”的关键讯息。 ”
不过,这名泰国学术人士也与胡逸山看法相似,不认为中国在东南亚的外宣攻势完全成功。根据同样来自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今年2月所公布的2022年《东南亚态势》(State of Southeast Asia)调查报告,对于中国“会做对的事”以贡献全球和平、安全、繁荣及治理上,东盟民众的不信任度为58.1%,且根据《东南亚态势》前几年的报告数据,自2019年以来至今,东盟对中国“会做对的事”的不信任度均逾50%。
菲、马、印华媒传播亲中内容 学者: 非中国移民恐受影响
虽然东南亚人民目前仍不完全信任中国政府,然而,自由之家在报告中直指,以菲律宾、马来西亚及印尼这三个国家来说,近年来其华语媒体均主要传播亲北京论调的内容,而这可能在未来改变当地民众对中国的看法。
自由之家进一步说明,在马来西亚,全球流传的中文虚假讯息运动,已渗透到当地华文媒体,传播包含香港民主抗议运动等议题;在菲律宾,有鉴于当地中国移民积极参与商业和公共事务,华文媒体可能影响当地政治情势;至于在印尼,虽然当地华语媒体并未传播北京挑战印尼国家利益的相关言论,但华语电视及电台频道仍传播中国文化内容。
对此,台湾中山大学政治研究所副教授陈宗岩表示,虽然相对世界其他地区,东南亚的中国移民为数众多,但他们并不会因北京外宣轻易改变对中国的看法,反倒要注意的是当地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是否可能因中共的经济利诱,进一步影响其他族群如何看待中国。
陈宗岩说:“假如这一些的(中国)外宣背后是有非常大的一些经济利益,譬如说针对某一个媒体、意见领袖,或者是在东南亚网路社群里的一个KOL(意见领袖)的话,然后他们能够获得经济上的好处,我觉得这比较能够去改变他们对于中国整体的看法跟态度,因为他(们)可能可以透过中国所提供的素材跟内容,透过管道散发在非中国人(移民)的社群,或者在当地影响了一群人。”
中国对东南亚外宣战 专家: 加强网媒互动、主打经济支持
虽然自由之家和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这两份报告,均是针对中国近期的媒体影响力进行研究,不过受访学者一致认为,北京在未来对东南亚的媒体影响力,仅会有增无减。
新加坡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胡逸山就说,有鉴于中南半岛目前正努力推进疫后经济复苏,因此北京未来在当地的外宣重点仍将放在经济,还将借此刻意凸显相较中国而言,美国在当地较为不足的经济支持。
胡逸山说:“中国的外宣活动除了把自己的故事说好,另外一方面也是有意无意地说,中国做得比美国更好。我们看到美国对东南亚有提出几个跟经济有相关的倡议,但坦白说只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中方会在这几点上大做文章,说美国是‘靠不住’的,(而)中国有一带一路,然后有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之下,你可以跟中国做更多的生意。只要整个东南亚的经济还是处于要复苏的状态,这比中国说它要维持和平,会比较具有吸引力。 ”
不愿具名的泰国学术人士则说,中国未来在东南亚除了将持续在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发动宣传攻势,也会试图在线上媒体平台建立话语权,避免使用僵化或死板的语调,努力对当地说好“中国故事”。
这名匿名的泰国学术人士说:“我想中国会更加关注线上和社交媒体平台,提供更多客制(内容)和传播,在社交媒体上以‘非官方’语调,试图以友善的方式与网友互动,以改变网友们对他们的态度。”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