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位中国经济问题学者近日撰文质疑中国官方发布的经济数据的准确性,称数据失真反映出以政治为上的政府在政策上存在问题:中国的增长模式其实难以解决它最担心的失业问题。
美国保守智囊机构传统基金会的亚洲经济政策研究员史剑道(Derek Scissors)再度对中国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发难。他认为,中国发布的失业数据受到粉饰,销售数据也令人生疑。史剑道说,这显示中国政府在统计方面是以政治挂帅。他说,
“有迹象显示,他们的数据是在为政治服务,而不是为了提供准确的信息。以失业率为例,所有人,包括劳动部都明白,这个数字不能反映出真实的失业率。但看不出(政府)对其加以修正的意向,因为中国就打算发布这样的数字。”
史剑道提到的另一个他称之为“更微妙的例子”是中国的零售数字。他说,关注中国经济的人普遍认为,零售数字是非常糟糕的消费衡量指标。史剑道说,中国国家统计局官员在接受他调查采访时也曾明确地作出这样的表述。他说,政府仍然选择使用零售数字,因为它比实际消费数字要好看。他说,
“他们是在发布好消息。他们在说,看,失业率并不很高!看,零售增长很快,每个人都有能力购买。但是,我的反应是,如果他们只是为了发布好消息,而不是因为它们是准确的,那我们为什么要相信它的GDP数据也是准确的呢?”
史剑道对1999到2009年间中国的GDP平减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进行比较后发现,两者同时起落,这一点看起来不错;但是两者间差距的年度变化过大,这却令人生疑。他说,可能的原因是,要么因为顾及民众对通胀的忧虑而虚报价格水平;要么,就是用于计算GDP增长的平减指数失真,而这便意味着增长数字有误。
长期以来,中国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时常遭人诟病,其中亦包括中国高层官员。史剑道说,1998年,当时的中国总理针对地方数据高于全国数据公开提出质疑,也使他开始关注中国统计。不过,他对中国统计问题的关注也曾招致反弹。中国官方的英文媒体中国日报曾于去年7月23日发表长文,借访谈国家统计局官员,点名批驳了史剑道对中国经济数据的质疑。
在美国,也有学者在这方面与史剑道意见并不一致。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客座教授,中国经济问题学者彼得·鲍泰利不愿对史剑道的观点置评,但称赞中国在统计方面是有进步的。他说,
“中国的统计在取得进步。虽然在许多方面存在覆盖面和质量缺陷,但总体上,其质量和覆盖面在过去几十年间均得以巨大改善。”
鲍泰利也同意,普遍用于衡量居民消费的零售额是个误区。但是他说,中国国家统计局每隔数月进行的消费者信心调查应是更有意义的数据;而这两方面的数字均显示,2009年中国消费需求增长迅速。他说,即便只看消费信心数据,中国消费支出增长也以10%位居世界之首。
不过,史剑道认为,中国的消费数字不低,这的确没错,但是问题在于政府着魔似地增加投资。他说,投资增幅为消费增幅的两倍,这却使得关乎全球经济健康的消费实际上显得越来越不重要。
史剑道对于中国高增长数字的怀疑基于两种可能性:其一是政府使用GDP平减指数来操弄增长数字;其二是中国通过将资源转移至国有企业来达到控制的目的。但是他说,资源转移到国企实际上是在以牺牲消费者利益为代价的。
这位学者指出,中国现行经济政策的缺陷可能在近期导致房地产泡沫,但这不至于具有毁灭性。他说,更严峻的问题在于,这种政治至上的政策不利于增长模式的转换;而更令人担忧的是,没有迹象显示中国政府有意在这方面做出改进。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