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59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李强: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5% 分析:财政刺激力道偏弱,达标挑战大


3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大会议上发表任内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大会议上发表任内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5日(星期二)在今年中国全国人大开幕式上指出,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将定在“5%左右”。这凸显中国经济已迈入较慢速的“五时代”。分析人士说,中国经济要保五,未来的财政刺激力道能否克服消费疲软、房市泡沬和地方债危机等痛点还未可知。他们特别指出,拉抬消费的难度尤其大,除降准降息的成效不彰外,未来官方通过消费券或减税来拉抬消费的意愿也恐不高。

中国人大3月5日上午开幕,李强发表了其任内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在长达一个小时的汇报中,除了回顾过去一年的施政外,他也罗列未来愿景,包括今年5%的经济增长目标。

李强说:“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他坦言,今年要达标非易事,需政策发力和各方协力等。

经济迈入慢速“五时代”,财政刺激仅万亿?

李强总结,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为“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国际循环存在干扰”,包括全球增长动能不足,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对内则为复苏基础不稳,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多,尤其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另外,地方财力也吃紧、科技创新力不强,重点领域改革也有硬骨头要啃,且政府施政存在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突出,让改革举措落实不到位。

对此,李强指出,中央今年将适度加大财政政策,其中,赤字率拟按3%安排,规模达4.06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加1800亿元人民币。而一般公共支出规模也将达28.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加1.1万亿元人民币,另将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

对于去年的经济表现,李强以“回升向好”总结,包括GDP增长5.2%,达126万亿元人民币,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城镇失业率平均达5.2%,CPI上涨0.2%。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在出口方面,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的出口增长近30%,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

但摊开中国去年的实质经济表现来看,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和投资双双表现不佳,其中,出口仅微幅年增0.6%,而投资虽年增3%,却比前年回落2.1个百分点,唯消费缓慢复苏,年增7.02%,成为主力引擎,只不过CPI连续下跌,代表通缩压力加大,民众恐因预期价格走跌而消费却步。

能否保5%? 国际预测多悲观

对于中国今年GDP能否保5%,境内外经济学者的看法两极。

位于台北的台湾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邱达生告诉美国之音,国际经济预测圈普遍“没有人看好”,例如,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组织(IM))皆将中国今年的GDP分别下调至4.5%和4.6%。

他说,以公共预算支出新增1万亿人民币的规模而言,中国刺激经济的力道仍显不足,尤其相较于200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总投入的规模是四倍,即4万亿元人民币。

邱达生说:“现在中国遇到的一个问题,它的整个中央加地方债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300%了,是远远的高于美国,所以说它现在当然是没有那种(财政)条件来付诸刺激。”

他说,经济放缓后,中国今年很难将城镇失业率压在5.5%以下,至于难度更大的是消费,官方想把CPI从去年陷入通缩的0.2%,一举拉抬到3%,不能光靠喊话。继操作货币政策后,如银行降准,释出上万亿人民币的资金,又将5年期贷款利率下砍0.25个百分点,以减轻民企借贷和房贷户的负担,至今成效仍不彰。

外界已有呼声,盼中国透过发放消费券或减税来拉抬民间消费,但邱达生说,这可能性很低。

邱达生说:“包括发消费券、减税,这些措施都是资本主义思想,违反共产主义的信念,所以不太可能,他们(中共)去做这样的事情。而且习近平一直在在强调节约,他(还)把国安放在经济前面,所以说,很多的矛盾点导致一些刺激措施没有办法顺利的落实。”

收缩性政策不再出台,有潜力保5%?

位于上海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系教授朱天则对中国的经济前景看法较为乐观,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如果政策到位了,今年中国GDP增长5%完全有潜力。

朱天说,近年中国经济下行最多的是投资,背后关键是政府“去产能、去杠杆化”的政策所致,例如对房企抽贷,引发房市、乃至地方政府的流动性危机,如果未来出台政策,改善房企和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并松绑对如互联网等民企的调控政策,就能有效拉抬中国的经济和信心赤字。

他说,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不可能只靠消费拉动,必须出口、投资和消费三管齐下,尤其公、私部门的投资若增温,民间消费自然也就会跟著看涨。

至于消费券,朱天说,目前官方并无讨论迹象,因此,发放的可能性不大,虽然,消费券对刺激短期消费确有成效。

朱天说:“我们(中国)从2022年四月份消费者信心下来,再也没上去过,已经快2年了,消费券我觉得可以,如果愿意做,会有些效果,但是这个还不是解决根本问题。”

他说,中国须尽快重建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对未来国家发展的信心,除宽松的宏观政策外,产业调控政策也要减少随意性。

朱天说:“所有那些收缩性的、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政策也不要再出台了。根本的还是政策的稳定性,(要)让人家看到,中国经济只会更加市场化,而不是说更加的国家的干预,也只会更加的开放,而不是更加的保护主义,如果是这个样子的话,我相信,这个信心慢慢就会起来。”

中国房市仍存泡沬破裂危机

对于中国房市危机的解决,李强在政府报告中著墨不多,仅强调将“因城施策优化房地产调控,推动降低房贷成本,积极推进保交楼工作”,或“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对于保交楼的政策目标,位于香港的日本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去年底曾呼吁,官方“兜底”,补齐2.7万亿人民币的资金缺口来协助近2000万套的烂尾楼尽快完工,以免引发社会动荡。

不过,中国金融圈的反对声浪不小,就连官方于2月初出台的房企白名单融资政策,也受到部分人士的批评。

上海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金融学者告诉美国之音,白名单的作法不符正常的商业模式,也不尊重市场,银行应自行依照其风险评估放贷,若政府强制银行向白名单房企放贷,届时出现坏帐,责任归属如何界定?

她表示,白名单应是行业退出措施,而非保护措施,因为白名单更适合操作的场景是在房地产过热时,作为银行提前退出房市的手段,亦即,银行只融资给白名单客户,让其余房地产客户顺势全面退出。另外,她说,就功能而言,白名单也不适用于楼市低谷期的保护措施,因为白名单若只是保护具定房企、而非保全房企业的整体健康,进入白名单的标准该如何制定?又如何避免白名单里出现权力寻租?

她说,她相信,许多商业银行早有自己的白名单,白名单内的房企融资不要“一刀切”断供,而白名单外的房企就应让他们全面退出市场。

评论区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特朗普2.0国安团队成形 对中更强硬?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2:31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