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评为美国十位最有影响力“中国通”之一的电子报《外国人看中国》(Sinocism)的创办人利明璋(Bill Bishop)前不久又去了一趟中国。他回来后在8月19日发出的一期新闻通讯中说,近期中国任何关于美中关系的讨论都离不开一个主题,那就是是否应该找到一个不太丢面子的方式向美国妥协,抑或是美国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的施压是美国多层面遏制中国崛起大战略的一环。现在看来,这种讨论已经有所定论。
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8月29日在第7版发表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的评论文章文章,标题是《理性认识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文章说,“随着美国将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中美关系将发生深刻调整。”美国对中国首轮5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反映了美国遏制中国技术追赶的意图”,通过“关税战、科技战逼迫中国改变原有发展模式。”
中国国内对于如何应对美中贸易战的讨论在7月末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发表美欧日要努力建成零关税自贸区的共同声明后。当时,中国的舆论中、特别是自媒体上弥漫着一股悲观气氛,认为在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治下,中国过早地摒弃了邓小平制定的“韬光养晦”策略,导致美国枪打出头鸟。中国的互联网上还出现过“倒胡运动”,也就是抨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中国综合国力已全面超美”的言论。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最近在杭州的一次公开演讲上说,仍然秉持“韬光养晦”论的人是在回避矛盾。他表示,中国的领导人采取了“现实派”的处理方法,就是不投降,和美国斗一斗再说。
自美中贸易冲突今年6月爆发以来,中国官方对贸易战的说法一直是中国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对美国之音表示,中国对美中贸易战的判断是美国想要改变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高关税还不是最重要的,”他说,“最重要的是美国提出要求要改变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即使将来有休战,这个措施不会改变,就是美国从现在开始,已经几乎全面地遏阻中国的高技术贸易和发展。”
据金融时报报道,在8月22日至23日举行的最新一轮美中贸易谈判当中,双方的谈判集中于特朗普政府5月份第一轮谈判时提出的140多项具体要求。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说,在这140多项具体要求中,中方认为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要求是不能谈判的,因为这些要求涉及国家安全和政治原因。这些要求包括,中国调整《中国制造2025》产业政策、停止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不公平补贴、不干涉美国数据公司的运营、以及停止强制性技术转让。
金灿荣说在杭州的演讲上说,这些条件如果中国政府答应了,那就是21世纪的“二十一条”。
不过,人民日报发表的隆国强的文章也以前苏联与美国在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和美日的贸易战教训警告说,“(中国)要保持战略定力,避免犯颠覆性错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10月7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时的主旨演讲时提出了颠覆性错误的观点。他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
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美中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争端正越来越朝着一场3600亿美元规模的空前贸易战的方向发展。
彭博社8月30日援引六位知情人的话报道说,特朗普总统希望在下星期征求公众意见期结束后尽早启动对价值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的措施。报道说,白宫内部关于如何解决与中国的贸易争端的激烈讨论似乎终于有所定论,对华鹰派现在已占据了上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在拿下与墨西哥的NAFT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后,特朗普有可能把对中国的贸易谈判交给这位以作风强悍著称的谈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