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8:00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核武库将翻一番 中国急速核扩军意图何在?


资料照: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国国庆阅兵式展示。(路透社 2019年10月1日)
资料照: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国国庆阅兵式展示。(路透社 2019年10月1日)

美国众议院共和党议员最近联名敦促拜登总统制定新战略应对中国的核武扩张。专家指出,中国不仅大量扩充核弹头,还迅速发展能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导弹和发射导弹的轰炸机,目标直指太平洋美军基地和美国大陆,北京的意图或已从其声称的“维持最低限度核威慑”升级到核武竞争。

中国核武未来十年翻一番,矛头直指美国大陆

6月7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军事委员会首席共和党成员迈克·罗杰斯(Mike Rogers)、外交委员会首席共和党成员迈克尔·麦考尔(Michael McCaul)以及情报委员会首席共和党成员德温·努涅斯(Devin Nunes)联名致信,呼吁拜登总统制定新战略,应对中国的高速核扩军。他们认为中国的核武扩张远比五角大楼的报告评估更严峻,信中援引战略司令部司令查尔斯·里查德海军上将最近的证词,“中国核武储备预计在今后十年预计至少会增加一倍,甚至二倍或三倍”。

信中写道:“到 2030 年,中国部署的核威慑力量规模可能会达到约 1000 枚弹头。中国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国达到核均势。”

6月14日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表2021年年鉴表示,中国在扩充其核武库,并使之进一步现代化。

依据年鉴公布的数据,中国的核弹头从2020年的320枚增加到了今年的350枚。俄罗斯仍然第一,拥有6255枚,美国第二,有5550枚。美俄两国今年都减少了它们的核武库。

去年9月,五角大楼对中国军力的评估报告认为,在接下来的十年中,随着中国核力量的扩张和现代化,中国的核弹头库存预计将至少增加一倍。

此外,五角大楼的报告认为,未来五年内中国核武可能直接威胁美国,因为“中国的目标是在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上部署近 200 枚弹头。” 报告估计,最有可能携带这种低当量核弹头是东风-26中程弹道导弹, 这些导弹对亚洲地区的陆上重要目标或太平洋海上大中型舰船具有精确的远程打击能力。而中国正在不断扩大东风-26的导弹库存。

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西太平洋不断恶化的军事形势。而北京正在发展的新核战略部署又让形势雪上加霜。报告指出中国正在建立陆地、空中和海上的“核三位一体,”,即洲际弹道导弹、携带能够发射导弹的轰炸机和核潜艇。

因此,众议院共和党高层在公开信中表示,“中国的弹道导弹武库比过去更有生存能力、更多样化、更警觉,包括旨在管理地区升级和确保洲际二次打击能力的核导弹系统。”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核信息​项目主任汉斯•克里斯滕森最近在美国国会机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的一场听证会上指出,中国洲际弹道导弹的数量从 2000 年的大约 35 枚(其中 20 枚几乎可以到达美国大陆的所有地区)增加到今天的 100 多枚(其中几乎所有导弹都可到达部分或几乎所有美国大陆)。到 2025 年,能够到达美国的中国洲际弹道导弹的弹头数量预计将增加到 200 枚。

北京意图:从“最低核威慑”到升级核竞赛

克里斯滕森在国会的证词里,还对中国宣称的“最低限度核威慑力量”提出质疑。他说,“所有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都声称他们只有防御所需的最低数量的核武器。但作为一个多年来一直声称其小武器库构成最低限度威慑力的国家,中国显然应该解释一下,一个不断扩大的武器库如何也是最低威慑力量。”

对于中国迅速发展和集结核武器,专家看法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种。

第一种认为,中国即使在十年内将核弹头数量翻一番,仍远不及美国,所以北京仍将保持其长期的“不首先使用”政策。

哈德逊研究所亚太安全项目主席,高级研究员克罗宁(Patrick M. Cronin) (照片提供:克罗宁)
哈德逊研究所亚太安全项目主席,高级研究员克罗宁(Patrick M. Cronin) (照片提供:克罗宁)

哈德逊研究所亚太安全项目主席,高级研究员克罗宁(Patrick M. Cronin) 就表示,“从冷战历史上看,核武器的核危险比我们公开知道的要大得多。与此同时,北京和华盛顿的领导人是理性的,对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的筹备不会让我们陷入使用这些武器的境地。”

但克罗宁表示,这种观点直接指向一个明显的问题,即,中国为什么需要进行无意义的核武扩张。

因此第二种观点提出了中国核武现代化的战略意义。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的克里斯滕森或许代表了这种观点。

他认为在美中关系的不稳定性不断加剧的时代,中国感觉更容易受到突袭,并决定建造新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东风-26,以及重新启动核轰炸机任务。这表明中国“正在开发一种预警能力,允许固体燃料导弹在发射井被摧毁之前(向美国的目标)发射。”也就是俗话说的,“我死你也别想活。”

这种考量显然加剧了对国际核稳定性的破坏,并导向第三种解释-核军事竞赛。

去年9月五角大楼的报告指出,北京已将核力量置于超越最低核威慑的道路上,“中国很可能打算在本世纪中叶建立一支与美国相当或在某些情况下优于美国的军队。”

当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提出反驳,称该报告“罔顾事实,充满偏见。。。蓄意歪曲中国的战略意图”,她并强调“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不过,克罗宁认为,台湾海峡局势可能是美中核竞争升级的导火索。他对美国之音表示,最近美国国会里不断讨论台湾议题,“即便你认为台海局势不会升级到核战争,这种担忧正在驱动有关美国军事现代化的讨论”。

2005年中国解放军高层朱成虎曾提出,如果美国军事干预台海冲突,中国应该对美国使用核武,而中国核威慑将让美国“更担心洛杉矶而不是台湾。”

对策:保持美国核威慑地位,推动中国核发展透明度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海洋力量中心主任克罗普西(Seth Cropsey) (照片提供:克罗普西)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海洋力量中心主任克罗普西(Seth Cropsey) (照片提供:克罗普西)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海洋力量中心主任克罗普西(Seth Cropsey​) 认为,美国处于核打击力量现代化的最前沿,但任务尚未完成。“我不认为本届政府了解其重要性和优先性,就是在对抗中国激增的核力量(包括他们建立弹道导弹)方面,以及再次向日本、韩国等盟国保证美国将扩大威慑方面一如既往的强大和可靠,这才是美国在该地区维持强大联盟的方式。”

他认为,美国应加大在西太平洋的核威慑力量,保持强大的联盟和强大的合作伙伴。只有这样,中国才不会想与美国进行军事对抗,无论胜算几何。

美国外交政策协会(American Foreign Policy Council)高级研究员亚历克斯·格雷(Alexander Gray) 也认为,保持美国强大的威慑力,确保它始终是最新、最现代化的,是应对大国潜在核威胁的最佳武器。

他认为,美国最近几届政府持续聚焦维护美国的海底核威慑地位-“弗吉尼亚级和哥伦比亚级核潜艇对于我们未来的海底主导地位非常重要,这是美国的竞争优势领域,对我们在西太平洋的主导地位至关重要。”

美国外交政策协会高级研究员亚历克斯·格雷(Alexander Gray) (照片提供:格雷)
美国外交政策协会高级研究员亚历克斯·格雷(Alexander Gray) (照片提供:格雷)

但他同时表示,“透明度永远是最好的良药”。他说,“中国核计划能向我们发出挑战正是因为我们对其知之甚少。因为中国不受美俄冷战后建立的军备控制制度限制,这让中国人在核领域独立运作了30多年。对于中国,我们没有国际制度,没有俄罗斯那样的可见度和检查能力,造成了我们对中国现代化战略做出正确反映的重大困难。我们应该推动中国在核能力,使命和投入方面保持透明。”

此外,在USCC听证会上,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全球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罗伯茨(Brad Roberts)呼吁国会建立综合的战略审查来制定国防战略应对中国。这包括对核政策、威慑战略和部队规划的全面审查,以及全面列出不同威慑能力(区域和战略、进攻和防御、机动和非机动、核和非核)的具体贡献以及控制风险。

罗伯茨认为,上届政府对导弹防御设定了“简单的目标”,也就是“随时随地摧毁针对美国发射的任何导弹”,但这种策略恐怕已不适用于今天更加复杂和众多的威胁。拜登政府必须制定自己的路线,“因为中国将通过军备竞争来保持其通过核报复威胁的信心”。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