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0:47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一带一路”中国劳工访谈(1): 我们像猪仔一样被卖到非洲


中国一国企安哥拉分公司营地前中国劳工孤独的身影 (受访者提供)
中国一国企安哥拉分公司营地前中国劳工孤独的身影 (受访者提供)

技术员李东到非洲一年了。 他是中国一家国字头企业安哥拉分公司的员工。一年中,他只拿到过一次工资,仅有劳动合同承诺的40%。

到安哥拉后不久,李东就听老员工们说起公司拖欠工资等种种问题,他抱着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可是真正得知账面上的数字时,他还是吃了一惊。

“失望、愤怒、想辞职,”他对美国之音记者说。

李东供职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水电工程局,隶属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后者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391位。

十年前,广西水电工程局在非洲西南部的安哥拉成立了分公司,负责承建当地的各种工程项目:厂房、安居房、道路、供水管网……目前,公司在当地有近2000名中国员工,人数最多时曾达到过3000人。

李东是个90后,来非洲前踌躇满志。“谁都想参与到这种‘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来,想在异国他乡做出一番事业,”他说。

“一带一路”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提出的一项战略目标,计划投资1万多亿美元,修建跨越60多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在此之前,早在江泽民时代,中国政府便提出大力支持海外投资,鼓励企业“走出去”。

从那时起,诸多中国企业便将目光投向广袤的非洲大陆。根据中国官方数字,截至2014年底,在非洲的中国劳工超过25.2万人。中国劳工数量最多的五个非洲国家是安哥拉、阿尔及利亚、苏丹、赤道几内亚和尼日利亚,其中仅安哥拉一国就吸纳了中国劳工总数的20%。

前《纽约时报》记者傅好文(Howard French)在2014年出版的《中国的第二块大陆》中说,中国在非洲的移民总数高达100万。

中国企业中一些常见的劳工问题也被移植到非洲。

李东说,广西水电工程局安哥拉分公司规定,员工每两周可休息一天;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当地的节假日都照常上班,只有春节可以休息两天。

每天的生活周而复始:早上6点半开晨会,之后就陆陆续续出工,“基本没时间吃饭,一直做到晚上6点半,工作强度很大,回到营地只想洗个澡,倒头睡觉 。”

这样加班加点,却没有一分钱加班工资,就连正常的工资也常常被公司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拖欠。

李东说,公司的中国员工分三类:高级人才工资按月发;正式员工每半年发一次;还有一些员工连劳动合同都没有,只签一个协议,一个月1700美元买断,其它像社保啊、公积金啊,一分没有。

李东大学毕业,有工作经验,外语流利,但他还算不上高级员工。他说,国有企业任人唯亲, “有关系的人才能算高级员工,没有关系的人,即使有再高的学历也没用。”

大多数员工工资被拖欠了也就忍气吞声,想着毕竟是国企,钱早晚会发。忍无可忍时一些员工也搞过一些象征性的抗议。

“我们有个下属的二级公司,三年里没发过一分钱,最后员工没办法了,拿着锅碗瓢盆到办公大楼里准备和领导同吃同住,最后公司才勉强把钱发了,但是当时闹事的人全部被遣返回国了,”李东说。

公司还拒绝缴纳医疗保险,理由是为员工购买了海外人身意外伤害险,可是没人见过保单,“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个东西根本就没有买。”

2002年才结束漫长内战的安哥拉近年来出现过多起华人被抢劫、被匪徒杀害的事件。 除了出工外,公司禁止员工离开营地,这样一来便减少了出意外的可能性,“我们在这里像坐牢一样,”李东说。他告诉记者,即便如此,依然有些员工在工地上被打劫。公司告诉他们,遇到抢劫就举手投降,所有损失员工自己承担,“一句话,算你倒霉。”

2013年,中国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学院调查了33家在非洲的中国企业,发现55%的企业每周工作时间不符合非洲的法定要求。 调查报告说,绝大部分企业都能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只有15%的企业对中国员工“可能会拖欠”,以防止中国人受不了苦回国。

李东说,他认识的一位中国女员工来非洲不到100天就走了,感觉上当受骗了。公司内部员工流动性很大,大多数人干个一两年就回国,“这样的公司留不住人才。”

星期二上午(8月22日),美国之音给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水电工程局打电话查问,但无人接听。

李东的经历只是冰山一角,在非洲的不少中国企业也存在类似的经营管理问题。安徽合肥一位名叫杨春云的村民在网上爆料说,2011年他随中铁四局二公司赴安哥拉打工,公司接连几个月不能如数发工资。他说,他提出异议后,党委书记夏峰带头对他拳打脚踢,几天后他被送上了回国的飞机。

李东自己每天还在挨日子,他计划再干上半年就回中国,因为工作一年半,公司就不会克扣机票和签证费。

李东说:“我们就像过去的猪仔一样,在这里被压榨。”他指的是清末民初,那些签了卖身契到海外做苦力的华工,“所不同的是,压榨者从过去的白人,变成了我们自己人,还是所谓的国有企业。”

为保护受访人身份,文中李东为化名。

请继续关注《“一带一路”中国劳工访谈》的后续报道。

(美国之音进行一系列采访,反映有关美中关系及美国政策的负责任的讨论和观点。被采访人所发表的评论并不代表美国之音的立场。)

中国对外贷款合同检索

本数据集收录了约100个中国国有实体与非洲、亚洲、东欧,拉丁美洲和大洋洲24个发展中国家政府借贷者之间的贷款合约。为了进行基准分析,数据集也提供了另外28个(商业、双边和多边)债权人的约142个贷款合同。这些基准合约来自喀麦隆。喀麦隆是政府公布了与各类国际债权人的所有债务合约的极少数国家之一。这个数据集体现了每一个贷款合约的金融特征(如本金、利息、货币、到期、分期偿还时间表、抵押,担保)和非金融特征(如偿还优先、保密条款、违约、终止和取消权利、适用法律,主权豁免)。

这些合同是通过威廉与玛丽大学的研究室AidData负责的多年数据收集项目获得的。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