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7:52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两会礼仪小姐=女性形象消费?


礼仪小姐在人大会议期间在人民大会堂外摆姿势拍照。(2015年3月5日)
礼仪小姐在人大会议期间在人民大会堂外摆姿势拍照。(2015年3月5日)

两会开幕,领导人忙了,记者忙了,还有一群年轻人也忙了。翻看过去几年中国两会的新闻报道,“礼仪小姐”从来都是历届必有的主题,也被评论人士批评为女性形象消费的对象。

两会礼仪小姐=女性形象消费?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03:12 0:00

“两会会场的美丽礼仪小姐”(2011),“‘两会’酒店礼仪小姐‘卖萌’”(2012),“两会最美女接待 大会堂前笑靥如花的中国红”(2013),“全国人大会议开幕 礼仪小姐一展风采”(2014),这些标题连同礼仪小姐的一身红衣每年三月都会出现在中国各大新闻网站的首页。

2015年的两会于3月3日正式开幕。在此之前,中国媒体就集中报道了今年礼仪小姐受训情况,几乎都聚焦在训练备战中要求“双腿夹白纸不掉地上”这一点上。这一类的“残酷”训练近几年来已经为大家所熟知,例如咬筷子练微笑、夹白纸练站姿等等。

中国经济社会学者何清涟向美国之音记者表示,“美女”礼仪小姐是很早之前就开始的传统,只是近几年来中国举办活动多、互联网以及媒体的报道增多,所以成为了一个公众话题。

何清涟认为,中国礼仪小姐的培训是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更多注重追求外在感官的享受,而不是服务质量、沟通交流方面的提高。她认为,这种情况下,中国女性被当作了性消遣的对象。

西方文化中比较少有“礼仪小姐”这一概念,很多活动或场合的服务人员不乏男性以及年长的女性。何清涟说:“实际上美国这种使用年龄大的女性做服务工作是消除了年龄歧视以后才有的人权进步。”

2013年《人民网》对于两会礼仪小姐的一篇文章这样写道:“她们来自全国各地,经过严格的筛选,终于成为‘两会服务员’。她们以标准化的动作和灿烂的笑容服务着两会,她们的东方之美吸引着所有的目光, 她们红色的身影也成为摄影记者们镜头下的宠儿。”

香港中文大学文化与宗教研究系的胡嘉明教授2013年在《台湾社会研究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后社会主义国家体操:礼仪小姐与超级女性化》。胡教授在文中称,经过了严格选拔和训练的礼仪小姐“达到的并不是一般的女性气质,而是一种超级女性化(Hyper Feminization)”。

过往的新闻报道中,受到采访的礼仪小姐们对于自己能够当选都表示非常的荣幸和兴奋,再加上媒体源源不断地溢美之词,正应验了胡嘉明教授在其文章中所说的:“国家舞台把年轻、漂亮、身材好的美少女变成为一种模范,除了满足大众眼球消费女性身体的欲望,也放大、商品化某些女性性征”。

中国性别研究方面的专家由于话题的敏感性,表示不方便发表评论。

随着女性主义等理念在中国社会越来越流行,社会各个方面也在发生着变化。今年的两会也新增了男性服务人员,在会场提供倒水等服务。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国就业供需失衡,毕业生怎么办?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40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