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年中以来,中国银行体系的存款在减少。为了留住正把钱从传统存款帐户转移出去的客户,中国各家银行纷纷推出了各种理财产品。银行监管部门因为担心这些替代产品可能会损害经济的金融基础而试图对其加以控制。
*银行存款减少*
由于中国对存款利率设置上限,近年来通货膨胀的不断上涨导致存款出现负利率,这种状况促使越来越多的居民把储蓄存款从银行转移到其他投资渠道,寻求更高的回报率。
有关数据显示,今年7月,中国居民和公司总共从银行了取出了1万1000亿元。今年8月,居民储蓄只增加了260亿元。中国官方媒体报导说,在9月份的前半个月,中国各大银行出现了传统存款的净流出。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9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了7303亿元,不过份析人士认为,银行很可能对它们的账目进行了美化,用季末优惠吸引临时存款。即使如此,这个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减少了近一半。
*理财产品出现爆炸式增长*
为了留住存款客户,中国各银行对居民存款这一主要资金来源的竞争愈发激烈。它们的主要手段是发行理财产品。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导,这些理财产品通常是被重新打包成短期投资工具的贷款,并且放在资产负债表外,其年利率可能高达8%,为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的2倍以上。
*银监会出台限制措施*
理财产品的爆炸式增长引起了银行监管部门的关注。中国银监会上个星期警告说,银行的理财业务已经“暴露出银行业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且发布了相关限制措施来加强监管。
银监会告诉银行,理财产品不能被用作提高利率或是吸引新储户的隐秘手段。它还要求银行更加坦白的向投资者披露风险,并禁止它们在电视上以及通过派发赠品的方式来推销这些产品。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一直跟踪这方面发展的高级客座教授鲍泰利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储户把存款从银行转移到其他投资领域的做法多年前就出现了,但是现在规模越来越大。他对这种情况感到关注,因为这会对银行的流动性保证金带来压力,也使人们更难从银行得到贷款。他还表示,这种现象也导致银行间拆借利率上涨。
鲍泰利分析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他说:“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对金融体系的压制,这继续成为中国金融体系管理的特征。这种压制包括在官方体系人为的压抑汇率和利率,但是在官方体系之外有很多按照自由市场价格的金融中介现象在发生。”
*专家:限制措施未必起作用*
这位前世界银行驻京办事处的首席代表认为,政府的限制措施未必有效。
他说:“现在魔鬼已经从瓶子里出来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走得太远了,现在政府出于社会和政治目的人为的压低这些利率的企图与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激烈的冲突。”
这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希望中国政府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加快对金融部门的改革。他说,中国对经济的大部分领域都进行了改革,但是金融行业的改革仍然滞后,导致地下市场的兴盛。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