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美元最近连续升值,目前已经上升到2005年汇率机制改革以来的最高水平。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货币当局允许人民币升值的主要用意在于对抗通胀,但这个作法能否奏效则值得怀疑。
中国国家外汇交易中心的公告显示,7月2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持续走高,收在1美元兑6.4592元人民币,创下2005年7月汇改以来新高。过去6年里,人民币兑美元总共升值幅度超过25%。
托列多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张欣认为,尽管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没有公开声明,但从过去几年的人民币汇率运行情况来看,中国货币当局显然认为人民币每年4到5个百分点的升值幅度较为合适。
张欣教授认为,从近期来看,中国允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强则有明显地对抗通胀意图。
他说:“所有现在遏制通胀的一些作法,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包括加息,包括人民币升值,总是多少会有一些效果。但这个效果不是一下就可以看出来的。通胀有翘尾的因素,和过去惯性的因素,但我们看到房地产至少不像以前那么热了”。
过去半年里,中国央行三次加息,并以差不多每月一次的频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尽管这些措施对于控制信贷供求起到一定收效,但由于最近国际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上涨迅速,中国的通胀压力,尤其是输入性通胀压力并未稍减。6月份,中国CPI同比上涨6.4%。
加拿大皇家银行驻香港分析师布莱恩·杰克逊在接受彭博新闻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最近表现不俗,增加了货币当局利用汇率机制对抗通胀的信心。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GDP同比上涨9.5%,比第一季度小幅回落,但高于预期。此外,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中国贸易顺差连续4个月扩大,在6月增至222.73亿美元。
不过,托列多大学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张欣教授认为,利用汇率对抗通胀的局限性很大,主要原因是中国采取的小幅渐进的升值方式带动了升值预期,造成热钱流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冲销了汇率走强对进口商品价格的抑制作用。
他说:“ 实际上人民币现在大概还有15%到17%的升值潜力。如果按现在的作法,大家都知道人民币要涨,所以就会引起大量热钱进入中国。所以现在中国的外汇存底增长很快,早就超过3万亿美元。现在热钱进去之后,为了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人民币流动性就要增加,所以反倒增加了通胀的压力。”
中国证券报的分析文章也指出,从目前国际原材料市场来看,原油和铁矿石等主要市场基本都处于卖方垄断的状态。该文举例说,自2005年汇改以来,尽管人民币升值超过20%,但铁矿石的价格上涨幅度远远超出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因此,通过汇率对抗输入性通胀的效果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