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0:09 2024年12月29日 星期日

国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隐患


中国国务院星期二表示,国企上缴的利润今年将开始提高,逐步让国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专家认为,这只是二轮国企改革的第一步,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要一步。

中国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2月2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随着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它们上缴的利润比例将会逐步提升。从今年开始,上缴利润比例将从5%和10%两档提高到10%到15%。

但邵宁并没有对这个比例最终会提高到什么程度才算合理给出一个明确的数字,他只是说,对于竞争性的国有企业,合理的水平应该是达到国内上市公司分红的平均水平。

中国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介绍说,国际惯例是,上市公司股东分红比例为税后可分配利润30%到40%之间。而国有资本向国家上缴赢利普遍高于这个水平,有的国家如英国的比例就高达70%到80%。

关注中国国企改革的专家们都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国企,特别是大型国企带来了巨额的利润。这笔财富究竟应该如何分配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美国西北大学长期研究中国国企问题的专家史宗翰博士对美国之音表示,这个措施议论了多年,是否能够顺利实施还令人怀疑。

他说:“有关的讨论持续了许多、许多年。在我没有看到政府的具体实施文件之前,在看到国企利润转移到国家财政部之前,我还是很难相信这个措施将会得到执行。大型国企,特别是央企一直对此持抵制态度。这个事情拖得太久了。”

据中国财政部日前发布的数据,全国国有企业去年实现利润近两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但是,这些国企上缴的利润只有440亿元,占总利润的5%。

社会上对国企把巨额利润占为己有的不满情绪日益强烈。北京地方报纸《京华时报》的文章说,国有财产被一部分人瓜分,他们享有高额工资、奖金和福利,加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国企通过扩大产能、资本扩张,不断挤压民间资本的发展空间。

文章还说,“中国人民枉背了一个全球最赚钱银行、全球最赚钱电信公司、全亚洲最大石化企业的虚名。10几亿人中有多少人享受了自己作为股东的国企成果?”

史宗翰博士说,最近几年中国的国企发展很快,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一部分。但是由于90年的国企改革遗留的问题,国企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再平衡和持续发展的一个隐患。

史宗翰对美国之音说:“从总体上看,国企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是积极的。近期看,毫无疑问,国企每年从银行拿到巨额贷款,进行大规模投资。庞大的投资转换成GDP,由此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这是不可否认的。”

但是,史宗翰指出,仔细分析一下,国企的贡献并没有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国企获取赢利的主要手段是垄断。垄断排斥竞争,投资效益也就很低。香港一家研究机构的研究发现,在剔出了政府给予的各种补贴之后,大多数国企不仅没有利润,反而都有很大的亏损。

史宗翰还说,由于掌握大量的廉价贷款,国企发展速度很快。这在客观上缩小了中国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私人企业的发展空间。国企对资金的垄断和对市场的控制严重地扭曲了市场价格。史宗翰认为,这些行为削弱了市场经济的基础,影响到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

国资委官员邵宁说,在十一五期间,央企的净资产平均每年增长15.6%,基本上是5年翻一番。

华盛顿经济战略研究所研究部主任本·卡林纳博士对中国政府启动新的国企改革表示赞成。他认为,国企除了投资效益差以外,更大的问题是它是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的最主要的一个因素。

卡林纳对美国之音说:“中国的这个增长模式在过去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还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种增长模式该结束了。增长不能够继续依赖投资和出口了。经济转型是必须的。”

卡林纳说,中国的银行体系、国企跟政府的密切关系以及国企自身的利益等因素都促使国企成为大规模投资的实施者。如果不对这些“大而倒不得”的企业进行彻底的改革,中国经济再平衡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卡林纳期待中国政府能够推出更为有力的改革措施,最终使国企走向私有化。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管控经济舆论能否振兴经济、提升信心?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19:16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