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朝双方上个月在延坪岛交火之后,朝鲜半岛波澜再起,紧张局势骤然升温,令比邻而居的中国深感不安。美国之音记者张楠最近走访了中朝边境,发现丹东、图们等中国边境城市在发展对朝贸易和投资方面,面临许多困难。
*北韩支付能力下降导致信用危机*
一位王姓中国商人告诉记者,跟朝鲜人做生意,三年就得更换合作伙伴,因为在换取你的信任之后,他就开始行骗了。比如,你给他发了货,他却不付款,而且从此在人间蒸发。
这不仅是王先生一个人的抱怨。也有其他跟朝鲜有业务往来的中国人说,在朝鲜,生意不好做。
丹东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处长黄宪民认为,原因之一是,朝鲜的支付能力在下降。他说:“90年代和80年代末期的时候,朝鲜的生意挺好做。现在,随着它几次核问题以后,这一制裁,它现在经济上特别困难,支付能力就挺差了。”
*北韩经济困境造成几近无货可易*
黄宪民说,朝鲜外汇来源少,基本靠出口矿产资源换取外汇,维持生计。因此,以货易货成为双边贸易的重要形式。
不过,黄宪民和丹东市外办副主任焦石都对美国之音说,朝鲜经济不景气,拿不出多少东西进行交换。“它那时候甚至把他们国内的破铜烂铁都拿出来了。”“企业也没有能源,也开不了工;工人又没有东西吃饭,又没有工资。怎么办?国家也是采取不得已的一个办法,有的可能把机器都给拆了卖。”
前述王姓商人就干过收废铜烂铁的事儿。他说,他把朝鲜更新换代拆下的旧铁轨弄回中国,卖到河北去做铁锹。有的铁轨还是日本占领时期的,锈得一塌糊涂,让他觉得很没面子。
王先生给朝鲜人送去的是大米。他在中国买下七八毛一斤的批发大米,转手以1块多钱的价格卖给朝鲜商人,而在朝鲜市场上,这些大米竟要价6元钱一斤。
*北韩投资环境恶劣令华商头痛*
在投资方面,黄处长说,朝鲜是个投资环境比较差的国家,丹东人对此深有体会,轻易不过去投资。
他说:“说变就变,你根本就没有保障,它不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惯例来做事,它也没有对你投资保护的法规。曾经它公布他们利用外资的一些法规,但是那法规没有用,废纸一张,基本上就是没有依据这个事来办什么事,还是受政治一些因素的影响。作为投资者,担心风险太大了。”
朝鲜严酷的政治环境也令中国人难以忍受。一位中国商人说,在朝鲜住宾馆时,当地保卫局官员跟他们入住同一个房间,就近进行监视。他们出去,无论走到哪儿,都有保卫局的人随行。
这位商人说,有时他们给监视者一点好处,送他几盒香烟什么的,让他回家。临走前,他总要对监视对象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做任何违反规定的事,否则他将被送去服苦役,甚至有可能丢掉性命。
*北韩封闭政策阻碍东三省开放进程*
延边大学东北亚研究所主任金强一认为,影响中国东三省对外交流的重要障碍是对外开放度太低。
他说:“从对外贸易的比重来讲,我们国家平均已经达到了59%,而我们吉林省现在才14%,黑龙江省达到了18%,辽宁省比较好,但是仍然达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我们统计是42%。所以,从这种角度,东三省现在需要的是对外的开放度。”
金强一说,中国提出的长吉图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打通从图们江口到东北亚的通道。但是朝鲜的封闭政策在东北亚形成了人为的断裂带。
*中朝边境互市尚难逾越人为障碍*
不过,中国边境城市并没有放弃努力。10月13日,图们市正式启动了中朝边民互市贸易市场。这个市场设立在图们江中国一侧桥头不远处,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内有三四间蓝顶白墙的简易铁皮房。
记者到达时,一群中国商人正在等待过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好像是免税的。一礼拜两次交易,礼拜二、礼拜四,早晨过去拉货,他们下午就回来了。咱们国家有个政策,好像免税。今年暂时就过渡一下,可能明年扩大。”
据图们市商务局网站介绍,通过中朝边民互市贸易,边民可以享受每人每日8000元人民币以下的互市商品免缴关税和进口环节税政策。
用于两国边民进行面对面交易的交易市场大厅,并没有开放。究其原因,图们市委副书记李忠文在接受《了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现在,中国边民出入朝鲜比较方便,而由于朝鲜的现有体制,朝鲜边民进到中国则比较困难。所以,“他们的边民就把货物拿到(朝鲜城市)南阳,然后由我们的边民到那里去取,再到临管区进行贸易。”
看来,金强一教授所说的那道人为断裂带一时还难以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