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39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回顾2010年中日关系


早稻田大学教授刘杰
早稻田大学教授刘杰

回顾2010年中日关系,钓鱼岛(日本称:尖阁列岛)的冲突无疑是这一年中最值得关注的大事件。有专家指出钓鱼岛事件折射出两国关系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若要适应新局面关键是要加强国民之间相互理解增进信赖。

*结构变化*

日本非营利活动法人<言论NPO>自05年起,每年与中国的<中国日报社>进行中日联合舆论调查。

言论NPO代表工藤泰志认为尽管05年靖国神社问题与今年9月发生的尖阁列岛(中国名:钓鱼岛)事件都导致了日中关系陷入紧张,但是从国民感情的角度来看两者之间性质不同。

他说:“这次事件让日本人开始对体制不同并且正在走向强国的中国心怀不安,也就是说对中国的未来担忧。而靖国神社问题是中国人对日本的过去担忧”

早稻田大学教授刘杰指出,钓鱼岛问题凸显出中日关系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

刘杰教授日前在东京发表的中日关系演讲中分析,日本需要适应中国成为强国这一现实,因为对日本来说近百年来中国一直是一个弱国。同样中国也面临首次与日本民主党政权打交道的新课题。

*脱中入亚*

钓鱼岛风波给日本最深刻的教训莫过于“中国风险”。

早稻田大学教授刘杰指出,钓鱼岛问题发生以后,中国在包括稀土出口在内的对应上让日本再度认识到中国风险,并开始调整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的重视亚洲外交路线。

他说:“目前日本菅直人政权的对华外交正倾向于重视日美同盟,脱中入亚。”

刘杰教授分析,所谓脱中入亚并不是要断绝与中国的交往,而是为了回避中国风险,打算广泛构筑与亚洲国家的关系,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增进理解*

言论NPO 与中国日报社今年5-6月进行的第6次日中联合舆论调查结果显示两国国民的直接交流不见改善,对方国的信息来源主要依赖新闻媒体的基本倾向没有改变。

调查显示日中受访者访问过对方国的分别为14.5%和0.6%,通过新闻媒体获取对方国信息的日中受访者分别高达9成和8成以上。

<言论NPO>代表工藤泰志指出,正是由于两国国民之间相互理解基础和直接交流薄弱才有尖阁列岛事件中表现出的对立。

工藤说:“我们的调查显示日中国民相互理解状况尽管比05年略有好转,但是一直处于低迷。为此很难指望2011年这种状况会发生巨大变化。

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加强民间直接交流,增进相互理解与信赖。

早稻田大学教授刘杰预测钓鱼岛问题将促进中国反思,进入新的一年后中国可能在外交上做出重大调整,以得到国际社会认同。

2010年9月初,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发生中国渔船与日本巡逻舰相撞事件,引发日中两国围绕钓鱼岛主权归属争议尖锐对立,导致双边关系乃至国民感情恶化。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国就业供需失衡,毕业生怎么办?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40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