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7:56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中国CPI再破高位海内外密切关注


中国国家统计局12月11日发布11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其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1%。海内外对这一高数字予以严重关注,并且纷纷猜测中国是否会采取紧缩措施打压通胀。

*CPI创28月新高*

中国全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再度引发关注。继10月份“破四”之后,最新发布的该指数在11月份“破五”,达到5.1%,并且创下28个月以来的新高。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对媒体表示,11月份物价涨幅出乎意料;从构成看,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涨幅较大,共同推动指数上涨。

盛来运说:“蔬菜价格在11月下旬政策出台后出现明显下降,但由于中上旬价格涨幅较大,所以整个11月份蔬菜价格同比涨幅仍达21.3%。另外,蔬菜以外的食品价格涨幅有所扩大,所以综合下来,食品对CPI的‘贡献率’还是比较高的。”

此外,11月份物价上涨原因也包含季节变化因素,因为入冬以后消费者对肉、蛋、菜的需求趋于增加。

*举步谨慎 政府择日公布*

美联社说,中国不同寻常地选择在星期六宣布这一通胀消息,让市场有足够的时间在周末进行消化。同时,中国政府也试图平息它可能带来的不安。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只要所有部门和地区认真执行国务院稳定物价的16条措施,物价应该在不久的将来基本稳定下来。

*食品领先 效应幅射*

香港澳新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师刘利纲博士对美国之音表示,由食品带动的价格上涨也将在其他行业获得体现。刘利纲说:“CPI上扬主要以食品推动为主,但与此同时住房和一些服务性行业价格也在攀升,这是通胀预期的原因。食品价格的高位将逐渐传导到其他行业。”

*改变货币政策提高利率势在必行*

法新社和彭博新闻社都说,CPI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涨幅加大了中国央行再次加息的可能性。瑞士联合银行驻北京经济师王涛说:“现在应该提高利率帮助管理通胀预期,这是无可争辩的。”

路透社引述分析人士的话说,从技术层面看,12月CPI还可能上行,说明中国通胀压力仍然很大。所以,在中国政府明确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下,不排除有进一步收紧举措。

香港澳新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师刘利纲博士对美国之音表示, 中国通胀指数也受到来自国际、尤其是美国的压力;收紧利率和加速货币升值势在必行。

刘利纲说:“在国际环境下,美国的量化宽松标志着弱美元将持续,使世界大宗商品价格在高位徘徊。中国进口很多原材料,只要国际商品价格在高位徘徊,中国就会继续进口通胀。所以, 中国不仅需要货币政策的收紧,同时利率政策也应该加速。”

*价格攀高 消费者力所能及?*

另有分析认为,北京政府的数十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和政府银行两年来的大手笔借贷是造成通胀的罪魁祸首。

北京优先理财事务所董事长、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协会秘书长赵良博士对美国之音表示,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货币发行量过多; 此外,它也是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的必然结果。

赵良说:“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强调的是扩大内需,提高百姓消费能力。其核心问题是让他们花钱没有顾虑,因此必须提高收入。在生产力和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工资水平,必然牵涉到钞票发行。 ”

经纪公司里昂证券(CLSA)中国策略师安迪.罗思曼(Andy Rothman)对媒体称,随着中国消费者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他们有能力应对价格上涨。

*遏制发展速度 美澳或要替罪*

美联社说,中国政府正试图从经济发展速度上着手,把增长率放缓到更可持续的目标上。中国经济增速已经从今年第一季度达到的后危机最高点11.9%放缓到第三季度的9.6%。

不过,中国如果继续放缓发展步伐,意味着减少进口铁矿、机械和其他物品,这可能影响到美国和澳大利亚等经济实体。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国就业供需失衡,毕业生怎么办?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40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