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两位大学教授发表文章称,刘晓波代表的战争而不是和平,认为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把今年的和平奖授予刘晓波是不合适的。但有评论人士说,这种看法是有偏见的。
*香港两教授:刘晓波支持战争*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学副教授沙伯力(Sautman Barry)和香港理工大学人类学教授严海蓉10月25日联名在南非报纸《邮卫报》发表题为“刘晓波代表战争而非和平”的文章认为,诺贝尔和平奖是授给那些捍卫和平的人,而刘晓波鼓吹战争,因此刘晓波得奖是不合适的。
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沙伯力博士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我们在世界各地听到的是某种程度对刘晓波的赞美,对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称赞。但我们认为,实际上绝大多数人对刘晓波并不了解。我们只知道他在中国是政治犯,他反对中国政府的人权纪录,他是“零八宪章”的起草人之一,而且还主张中国西化。
但是人们恐怕不了解刘晓波还支持战争。而诺贝尔和平奖应该奖励那些倡导和平的人士,当然也可以奖励倡导人权的人。不过我们认为,和平与人权是密切相关联的。因此如果你不倡导和平,你也就不会倡导人权。
沙伯力说:“我认为,人们对刘晓波不一定有足够的了解。人们也许不知道他支持攻打伊拉克和阿富汗,他还支持越战和韩战。他支持战争言论有不少。因此我们认为,像刘晓波这样的人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不合适。”
*金钟:刘晓波支持的是反恐战争*
香港开放杂志总编辑金钟说,这两位教授认为刘晓波支持美国打伊拉克、阿富汗的战争,但美国主导的这两场战争是反恐战争,得到了全世界的同情。
金钟说:“美国这两场战争,我个人的看法是它并不是侵略战争,美国是因为发生了911恐怖袭击事件,对美国造成了重大的伤害,赢得了全世界正义的人士的同情。所以我本人也是对这点有充分的了解和同情,因此,用战争的手段来打击恐怖势力,我觉得这是一个有道理的选项。”
*金钟:把支持反恐战争统称为反和平是偏见*
金钟认为,美国攻打伊拉克和阿富汗得到了美国两院的支持,而不是哪个人的决定,按照民主制度来讲,这就代表了美国多数的民意。因此,上述两位教授把支持战争笼统的说成是反对和平是一种偏见。
他说:“所以我觉得这两位教授的文章,把好像支持战争都笼统地说成是支持战争,反对和平。我觉得根本说不通,这是一种偏见。这是一种学术界的偏见。”
沙伯力和严海蓉在其文章中还说,刘晓波1988年接受香港一家杂志采访时说,中国应该经历300年殖民统治,以使自己向香港一样。文章认为,殖民统治意味着大规模侵犯人权,刘的观点显然不符合中国及大多数前殖民地国家的利益。
*刘晓波主张中国全面西化,实现长期现代化*
那家香港杂志就是开放杂志,而1988年对刘晓波做专访的正是金钟先生本人。金钟说,刘晓波确实说过这话,当时他谈到对香港的印象非常好,这是因为有英国人的管理。刘晓波认为,中国要想从根本上加以改造,必须经历300年的殖民统治。但是,金钟先生说,刘晓波并不是真的主张中国要走香港的道路,而是要经过全面的西化,才能进入长期的现代化。
金钟说:“后面我又问他,你所说的300年殖民统治是不是中国还要走香港的道路呢?他回答说,历史不会给中国这样的机会了,殖民地的时代过去了。从他前后的回答可以看出,虽然他说300年殖民地这个话,但是并不是说要中国现在给哪个国家做殖民地。因为他是一个西化论者,他认为,中国只有全面的西化,才能进入现代化。”
香港开放杂志总编金钟说,2006年刘晓波给开放杂志写稿,其中正式解释了他的“300年殖民统治”主张。他说,“我的意思是中国的现代化需要长期的西化过程才能实现”。
金钟认为,刘晓波只不过是用比较夸张的手法,来表达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期盼。
沙伯力和严海蓉还认为,刘晓波大力鼓吹中国应该进行工业及土地私有化,多数中国民众并不认同这种全面私有化的主张。文章还说,刘晓波长期接受美国民主基金会的资助,主张中国尽快转型,实现“西方民主”。文章作者认为,刘的这一主张并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多数网友对文章持批评意见*
在南非《邮卫报(Mail&Guardian)》网站这篇英文文章的下面,有许多网友用英文跟贴,他们大都不同意文章作者的观点。有网友说,这就是一种宣传,他原来曾希望邮卫报有更好的文章登出。另一位网友说,我从来不知道刘晓波,我要向他学习,发现真相。还有网友说,读了这篇文章,我感觉,作者没有表达客观的观点。这位网友说,我个人认为,反对战争并不见得就是拥护和平。有时需要做出强硬的决定。
刘晓波被中国政府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11年监禁,目前正在服刑。由于他多年来在中国争取基本人权的非暴力抗争,而获得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