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八月底的临近,又有一大批中国留学生到美国的校园展开新的求学之旅。有报导说,部分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后面临就业难等问题。美国之音记者皓祥采访了三名回国发展的中国留学生,看看他们如何评价回国后的生活就业经历。
*家庭很重要 海外经历是竞争力*
刚刚从美利坚大学拿到MBA硕士学位的学海来自一个条件较好的家庭,他表示虽然自己在美国留学六年,但从来没有长留美国的想法。
他说:“我从来没有在美国生活的想法。我觉得在国外生活久的人都有对家的想念。印象很深刻的是,我爷爷身体不好,我觉得我一下子不能回去照顾他心理非常内疚。直接原因也是家里需要我。”
今年7月回国的学海表示,对国内人太多和气候炎热有些不适应,但是既然从中国到美国完全不一样的环境都适应了,所以回来适应也从来不担心。
学海说:“只要是在国外呆过好多年的,所有东西都靠自己,回来其实就已经是竞争力和优势。我觉得海归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要求不要太高,否则会有挫折感。”
目前计划在家庭公司学以致用的学海在美国取得本科和硕士学位,短暂工作后又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正在组建一个年青有活力的团队,为创业作准备。
*海归海待也看个人*
像学海这样有一定家庭基础条件的海归也许并不是多数。媛媛和晓燕两人就在09年从美利坚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分别到北京和上海找工作。
媛媛说:“回国有父母的原因,他们希望我离家近一点。我也觉得国内变化很快,竞争很大,也隐藏着很多机会。对于有事业心的人还是需要这个充满机会和挑战的国家去奋斗。”
回国前就搜索申请 ,回国后笔试和面试之后,媛媛进入了北京一家英文报纸。她说:“其实竞争力也挺大的。我觉得在这里工作主要能力还是与人沟通能力和英文写作能力。”
有国内报导称,世界HR人力资源实验室对随机抽取的1500多个“海归”样本统计的结果显示,有35%以上的“海归”存在就业困难,40%“海归”感觉自己的职业方向出错。
都于有“海归变海待”,媛媛认为,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本身已经困难的社会大环境,另一方面海归的自身期待。媛媛说:“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称心的工作,可能觉得受到的教育得不到回报。我觉得中国有很多行业还没有开发出来。”
在美国尝试工作但未能如愿的晓燕现在在上海一家公关公司工作。“因为我的专业吧,跟美国人竞争会有些困难。”
福布斯杂志报导说,由于美国经济不景气,有230万本科学生毕业后就失业,平均起薪也比去年下降1.3%。
不过回到中国的晓燕并没有感觉工作难找。“我投了几份简历就好几个offer 了。”
*怀念美国生活 回国需时适应*
反而让她需要适应的是和国内朋友寻找共同话题。“大家谈不到一块去,他们会提房子车子结婚孩子,我对这个一点兴趣都没有。”
虽然已经回到国内发展,但是这三位海归留学生都对曾经的留学生活感到怀念。学海说:“说真的我在美国的朋友比在中国的还多。美国生活环境确实比较舒服。”
媛媛说:“刚回来很不适应,看什么都不顺心顺眼,觉得不如在美国生活方便。中国人口这么多,不是都很有素质。没有自己的空间。怀念美国那种自由的生活方式。我从来不后悔出国的决定,因为我觉得美国还是一个大熔炉多元文化的社会,见到的人世百态对人生都是挺好的影响。”
虽然这三位选择回到中国发展的留学生只是“海归”大军的几个个例,无法代表所有“海归”,但是他们分享的经验,也为“海归变海待”问题提供另一个角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