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宣称自己是一个近北极国家,近年来加强了在北冰洋地区的活动。美国对此感到忧虑,但是北极国家对于中国在多大程度上对地区安全构成威胁并没有共识。
来自多个北极国家的政府和民间机构代表星期四聚集在挪威驻华盛顿大使馆官邸,讨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形势下北极地区面临的安全问题。
与会者在讨论北极地区的潜在安全威胁时主要提到了俄罗斯和中国。
美国海警队资深北极政策顾问艾默森(Michael Emerson)在会上回答美国之音记者提问的时候说,中国在南中国海的表现不得不引起人们对它未来在北冰洋上的行为的担忧。
艾默森:“大家知道在南中国海发生了什么。那里的中国人跟我们在北冰洋、南极洲和其他地方看到的中国人是一样。”
艾默森说,中国的雪龙号破冰船和其他船只在北极地区越来越活跃,中国对在北极地区国家投资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使人们对北京的意图产生了警觉。
前国防部副次长古德曼女士(Sherri Goodman)在会上也对中国的北极战略意图表达了疑虑。
古德曼:“他们增强了在那里的存在,我们不知道他们的长远意图是什么,但是我们应该感到忧虑。”
五角大楼去年递交给国会的年度中国军力报告说,中国预计会加强在北冰洋的军事存在,包括可能在那里部署核潜艇。
但是来自其他北极国家的政府官员和民间人士对中国在北极的行为并不那么担心。
挪威巴伦支独立观察家报编辑、北极问题专家托马斯·尼尔森(Thomas Nilsen)对美国之音说,至少目前看来,中国在北极的活动依然不多,不对该地区构成军事威胁。
尼尔森:“跟俄罗斯和美国的一些攻击潜艇不同,中国的弹道导弹潜艇不是为在冰冷的海水中航行而设计的。”
美国国防部还对中国在格林兰投资兴建基础设施的计划感到忧虑,担心北京会将这些设施用于军事目的。
但是,丹麦驻华盛顿大使馆副馆长汉恩(Henrik Hahn)表示对中国在格林兰投资感到理解。
汉恩:“我们认为中国对北极地区的兴趣与它作为一个全球大国的地位是相称的。我们理解这一点,并欢迎非北极国家对这一地区的兴趣。”
包括美国在内的北极地区几个盟国的官员们一致认为,各国需要加强在北极的合作、维护航行自由等国际准则,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各项安全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