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2:23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苹果日报》前高层指证黎智英 触发法理道德争议


资料照:一辆监狱车将香港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送到香港西九龙法院。(2024年1月2日)
资料照:一辆监狱车将香港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送到香港西九龙法院。(2024年1月2日)

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被控违反《港版国安法》案,1月17日起传召首位从犯证人、壹传媒集团前行政总裁张剑虹作供。张剑虹提到黎智英在《苹果日报》扮演的角色、编采指示,以及与美国高层官员接触的经历。外界相信,张剑虹和其他《苹果》高层的证词将对黎智英案的裁决起到关键作用。不过,此举在法理、道德上触发争议。

黎智英三项控罪当中,两项均涉及张剑虹,包括一项串谋刊印煽动刊物,以及一项串谋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张剑虹两年前认罪后,被控方列为从犯证人。

连日来,张剑虹提到黎智英在《苹果日报》扮演的角色,以及对于反送中运动等社会事件的态度。

张剑虹:雨伞运动后《苹果日报》朝反中央方向经营

张剑虹说,黎智英在2014年年中开始积极参与编采政策,透过《苹果日报》叫人争取民主、上街抗争,其后也积极投入“雨伞运动”,从那时开始,《苹果》好像成为反中央、反政府报纸,而管理层一直按照黎智英这个方向经营。

至于2019年反送中运动有没有影响《苹果》的编采政策,张剑虹引述黎智英的话说,逃犯条例侵犯香港人民主自由和人权,认为北京透过条例将不听话的香港人及眼中钉送返中国大陆。
在国际层面,黎智英要求透过《苹果》寻求西方民主国家关注,提供援助及出手对抗中央,并制裁官员,使他们不敢乱来。

2019年7月,黎智英致电张剑虹,提及早前会见时任美国国务卿彭佩奥,“请美国支援香港反送中运动”,黎智英要求跟进此事,以及把它“做大”。自此之后,《苹果》的编采政策越来越激烈、偏激。

张剑虹又说,2020年5月中,黎智英觉得有需要成立《苹果日报》英文版,如果支持香港的外国读者订阅会对《苹果》有很大帮助,可成为《苹果》与美国政治之间的杠杆,做到“走向美国”。

2022年11月,苹果日报六名高层,包括张剑虹及五名编采人员陈沛敏、罗伟光、林文宗、冯伟光及杨清奇,在香港高等法院承认串谋勾结外国势力、危害国家安全。除了张剑虹,部分被告稍后也会在黎智英案以“从犯证人”身份作供。

《港版国安法》嫌疑人可因认罪获减刑

香港大律师萧志文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表示,在香港,刑事案的被告转为证人十分常见。

萧志文说:“若他当时不给口供,不录取‘无损权益供词’(Non-Prejudicial Statement,简称NPS,即作供人士纵使披露不利己的口供,执法机构日后也不能以该口供向特赦证人提出检控)的话,控方是不会依赖他的。若有了这份供词为基础的话,控方相信证人会按照供词去指证被告,这样才会传召他出任证人。若他能协助控方或法院把被告定罪,可能会有量刑折扣。也就是说,他可望获得较轻的判刑。若有助于减刑的话,(一般而言)证人会讲一些控方想要得到的证词。”

萧志文解释,香港的法制容许被告因认罪获得减刑,《港版国安法》嫌疑人也不例外。

萧志文说:“一般而言,在认罪的情况下,被告会获得扣减三分之一刑期,若他出任控方证人,扣减的刑期会更多,甚至可能高达一半以上。至于减到什么程度就取决于控方和法院。若控方觉得,如果没有证人的证词就无法把被告入罪的话,有机会扣减六成刑期或更多。若证人现在还是‘从犯’身份的话,意味着他仍有一些控罪在身。至于证人是否被减少控罪,我们无法知道。另一可能是,控方会确认他在另一些案件提供了协助。有关协议一般只是口头协议,不是白纸黑字的。”

作为黎智英在《苹果日报》的左右手,如今张剑虹在庭上以证人身份指证黎智英,会否违反公义呢?

萧志文说:“在道德层面上,我们是否该把控方证人视为背信弃义呢? 我认为不可以这样考虑。被传召的证人在宣誓后作供,法院只会考虑他的供词可信与否。若控方发现他突然改变立场,在庭上的说法与之前的供词有出入的话。法院会把他列为‘敌对证人’,控方可以拿着‘无损权益供词’去盘问他。除非有证据或资料显示,证人疑似被迫或非自愿去作证,否则在自愿和宣誓作供的情况下,法院都会相信他说的是真话。”

壹传媒前董事:《苹果》前高层指证黎智英乃莫大悲哀

壹传媒前董事祈福德(Mark Clifford)1月17日在社交媒体X平台发布声明,对张剑虹作为证人在审判中控告黎智英,“他感受到的不是愤怒,而是莫大悲哀。”

祈福德指出,张剑虹和其他五位同事几乎被扣押了三年,认罪后仍然被关押并被拒保释,被当局用来在对付黎智英的持续政治审判中任配角。很难想像如果置身于张剑虹和其他人所承受的那种压力下,会有何反应。

一名基于隐私理由要求匿名的法律界人士对美国之音表示,她对于祈福德的说法表示认同。

法律界人士说:“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正确的形容,是莫大的悲哀,是新闻界莫大的悲哀,社会公义上莫大的悲哀,因为新闻工作本来就是守护社会公义,可是现在法律、司法的程序成为损害社会公义的工具。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整个体制来说是一个崩坏的过程。”

法律界人士期望,外界不要以负面的态度看待张剑虹和其他《苹果》高层。

法律界人士说:“公众可以起码做到的一点就是理解与同情,因为我们都不知道,这案件里面的被告以及证人究竟在经历一些什么事情,他们所考虑的原因是什么,而且从被告转成证人的过程,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也不是公开透明的,所以在所有的内容(内情)都被公开之前,我们应保持理解、同情的态度去看待。”

评论区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