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一名年轻的白人男子在南卡罗莱纳州查尔斯顿市的教堂里枪杀了九位黑人教民。这次枪击惨案发生后,网络上很多人都在讨论极端主义以及是什么使得凶手从言语转向暴力。
20世纪美国极端主义的形象是遮脸穿袍火烧十字架的三K党。在21世纪的今天却换了面孔。公开的极端主义隐藏在表面下。在社交媒体上,在聊天室里,用户可以辱骂黑人、亚洲人、拉丁裔、政府、犹太人,等等。
电脑屏幕使得用户可以匿名活动。记者发现,即使是采访某人,记者也要躲在暗处,掩盖他的身份。
比如罗杰(Roger),今年26岁,他跟一家网站有关,该网站已经被南方贫困法律中心(Southern Poverty Law Center)认定为仇恨团体。罗杰不赞成族群混合社会。
“罗杰”说:“我觉得,只有当人们之间有界限的时候,文化才能够得到充分表达。如果你把不同的人混到一起,结果就只剩下最低公约数。”
他还引用了他自己所谓的“契约理论”,来论证为什么要把白人和黑人分开。
他说:“意思就是,如果你把人们混合到一起,就会减少偏见,那确实适用于大部分情况,但是黑人是个例外。当其他种族和黑人近距离接触时,他们往往会产生比以前更多的偏见。当白人和亚洲人互动的时候,却没有这样的问题。”
“说实话,我真的没法理解他们。”艾丽莎·莫里斯(Elyssa Morris)说。
22岁的莫里斯在城市里的多元文化区长大。她也精通电脑,但是并没有把全部的生活放在网络上。
她说:“如果他们不再整天都坐在屏幕后面,而是走出去和别人交流,敞开胸怀去看世界,也许他们会有不一样的观点。”
分析人士指出,网络使得人们更容易发现志同道合的人。J.M 伯杰(J.M Berger)撰写了大量关于极端主义者和他们使用社交媒体的文章。他通过Skype说:“让人们赞同你的观点或者世界观,没有什么比这更来劲了。”
迪兰·鲁夫(Dylann Roof)就是通过他在网上的帖子和一份关于种族的宣言来印证自己的价值。6月,警方说,他走进南卡罗来纳州的一家黑人教堂,杀害了九个人。执法的困难在于,如何确知什么时候极端的网络聊天会转变成暴力。
克林特·范·赞特(Clint van Zandt)是前联邦调查局人物性格分析员。
他说: “比如,我听过不少的白人至上主义团体成员说‘我们不知道哪些疯子只是在网上宣泄,哪些会第二天就拿枪去杀人’。”
因此,范·赞特说,如果连他们都不能判断,执法部门又怎么能呢?对试图弄明白那些隐藏在网络上的嫌疑犯脑子里在想什么的分析专家来说,这是一个让头疼的难题。